分享

华人数学家张益唐:传奇天才的热爱与探险

 baoyisheng143 2022-10-17 发布于新疆
图片

10月15日,在北京大学当地的校友会组织的一场视频会议上,著名华裔数学家、“北大数学天才”张益唐口头表示,他已经做完了朗道-西格尔猜想。

这是他首次亲自证实此事,学术界据此认为,今年最“骇人听闻”的数学成果即将诞生。这一消息也迅速在微博、知乎及朋友圈流传。

轰动学界

自曝攻克了朗道-西格尔猜想,在数学界已经引发强烈地震。

朗道-西格尔猜想是本世纪数论难题之一,也叫零点猜想。微博博主“物理芝士数学酱”认为,如果张益唐所证明的是朗道-西格尔零点存在,那么黎曼猜想就可以死了:张益唐直接就是前后50年里最伟大的数学家,没有之一。

与此同时,他认为“这就过于骇人听闻”,因此他更倾向于认为张益唐所证明的,是朗道-西格尔零点不存在——“这也是更令人信服的结论”。

至于具体证明了什么,还需要等待张益唐本人的正面回复了。

但这项工作的价值可以说是毋庸置疑,正如知乎网友爆料所述:张益唐要是能把朗道-西格尔做出来,就相当于一个人被闪电击中两次。并且根据这条爆料消息来看,相关文章将会在11月初发到预印本网站,一百多页。

图片

实际上,关于朗道-西格尔猜想,早在07年张益唐就曾预印了一篇名为On the Landau-Siegel Zeros Conjecture的论文,但是里面的论证有些Bug,因此没有掀起讨论。

此后,他多次提到过他正在关注这个问题。2019年,张益唐在未来科学大奖科学峰会上,表示在这个猜想上已取得一些可喜的进展。

现在,这个结果离和大家见面似乎确切地又近了一步。

天才少年

回溯张益唐的成长经历,我们可以窥见到一个数学天才的诞生。

1955年,张益唐出身在上海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受家里知识氛围的影响,张益唐从小也非常喜欢学习,尤其喜欢看各种有趣的课外书。在看《十万个为什么》系列书籍后,张益唐渐渐对书中的一些数学问题产生了兴趣。

在同龄人都在“玩泥巴”的时候,张益唐就展现出对数学的热爱,而且,他的自学能力超强,小学阶段就已经自学完成了高中课程。

但由于成长时代碰上“文革”,张益唐无缘上高中,人生差点被定格在务农的命运。到“文革”后期张益唐回到北京,已经错过了高中,只好去一家制锁厂当工人。每到周末,张益唐都会泡在图书馆,看数论重镇山东大学的学报,看王元、潘承洞等数论大家早期发表的文章。

恢复高考的第二年,张益唐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北京大学数学系。这一年,张益唐23岁。

张益唐对数字极其敏感,只要看过一次几乎都能记住,也因此被同学们戏称为数学系“学神”。但张益唐并不是大众眼中的“书呆子”,大学期间他还是学生会主席,爱好运动,踊跃参加各类演讲比赛。

图片

张益唐靠前第二排,左手边第二个

因为在数学方面的惊人表现,张益唐吸引了很多老师的注意,包括后来北大校长丁石孙。所以当有机会用公费名额去美国留学的时候,丁石孙把这个机会给了张益唐。

就这样,通过学校的支持,张益唐走上了去美国求学的道路。1985年,张益唐赴美留学,去普渡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当时,所有人都以为会看到一颗数学新星冉冉升起,他将年少成名,誉满归国,在数学界大放异彩。但慢慢地,一年年过去了,以异乡为故乡的北大毕业生张益唐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野里。

异国蛰伏

张益唐天赋异禀,外加自己的不懈努力,只用了两年就完成了博士论文,不过他的论文中借鉴了莫宗坚部分研究成果,但是这些研究成果后续被发现有很大瑕疵。

这篇博士学位论文,成了年少气盛时一个并不美好的错误,当然也就无从发表。导师莫宗坚的声誉也因此受损,两人就此出现矛盾。走到博士毕业,张益唐用了七年。

当张益唐终于拿到毕业证书的时候,已经37岁了。博士毕业的同时,他失业了。

如果人生也分四季的话,离开普渡大学后,张益唐的人生便进入了严冬。既没有导师的推荐信也没有代表作,数学博士张益唐在美国寸步难行,更难以找到一份心仪的学术研究工作。

为了维持生计,张益唐被迫在美国打工,刷起了盘子,做一些杂活补贴生活,生活艰难。大约有七年时间,他在各种朋友那儿打零工。

从数学天才沦为打工者,换作他人,或许就此一蹶不振,但张益唐却从未放弃。在人生的逆境中,在那些看似蹉跎的中年岁月中,数学成了他唯一的依靠又是梦想,既是逃离现实的手段又是最终的目的。

一鸣惊人

所幸,张益唐人生中的又一位“伯乐”出现了,正是他在北大和普渡大学的校友唐朴祁。

1999年,张益唐与唐朴祁合作发表一项互联网专利。这项专利涉及一个实用性很广的计算机算法难题,但张益唐只用了3周的时间就搞定了,这令唐朴祁对其刮目相看。

于是,唐朴祁向在新罕布什尔大学任教的学弟葛力明介绍张益唐,后经葛力明推荐,张益唐先后在这里担任数学系与统计学系的助教和讲师,执教微积分、代数、初等数论等课程。

到此,他终于回归了学术圈,有了关注新进展、了解同行思想和下载学术论文的便捷渠道。

图片

2013年,张益唐等来了自己职业生涯的分水岭——他完成了论文《素数间的有界距离》,破解了令学术界一直头疼“孪生素数猜想”难题:证明了存在无穷多对质数间隙都小于7000万,这是素数分布领域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定理。

这一成就震惊了美国数学界,原本名不见经传的张益唐,一下子成为炙手可热的学术明星。这一年,他已经58岁了。

成名之后的张益唐不再是无人问津的讲师,他受邀加盟了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成为数学系终身教授。论文发表后的第二年,瑞典公主亲自颁发给张益唐罗夫·肖克奖中的数学奖项。同时出席的数学家都留出了时间在瑞典旅行,张益唐却第二天就飞回美国上课。回到美国,他又被授予了麦克阿瑟天才奖。

功成名就之后,张益唐再次将全部精力投入新的数学高峰。“朗道-西格尔零点猜想”就是他的新目标。

结语

像张益唐这样喜欢挑战难题的数学家,在学术界并不多见。追求终身教职,需要一个学者频繁地发表论文,这通常意味着将研究缩窄到某个特定领域,而张益唐对此没有兴趣。他似乎从俩不想和其他数学家竞争,也不因数年来只是一名普通老师而不满。只是常年专注在自己的研究领域,思考着那些让他着迷的数学理论和推导公式,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如果别人问我有什么成功的秘诀,我只能说句大实话:我就这么实实在在地去做,而且坚持着。我过去是这样,将来也会是这样”。张益唐就像一个探险者,踏在数学的荒原里,不知自己是否会迷失方向。

也再次践行了那句老话:一个人只要知道自己去哪里,全世界都会给他让路。

因为热爱的人,终将会让自己也成为被热爱的一部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