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35岁以后咋办,“越老越吃香”还是“扫地出门”?

 Earls360馨醫堂 2022-10-17 发布于北京

昨天和一位申请DBA项目的上市公司高管聊天。他出生于香港,在西方受教育,后来因为看好中国发展前景,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回到国内工作。历经快消、电子、汽车、新能源等多个行业。

图片

他年逾五旬,成功跨界如此多的行业,而且都是越干越好。他的经历让我好奇:为什么他能对社会上普遍存在的“35岁现象”免疫呢?

所谓“35岁现象”就是员工如果年龄超过35岁,对公司就失去了价值,有被扫地出门的风险。很多公司招聘时也明确表示不会招收35岁以上的员工。

我这个朋友的经历显然与“35岁现象”截然相反。

很多人会有一种错觉,他们会认为被开除是因为公司老板不重视自己的经验。

我接触过不少像这位高管朋友一样,年龄远超35岁,但在职场仍然干的有声有色的人士,他们的经验或许可以给大家带来一个新的视角。

图片

按照常理,绝大部分的工作岗位都是需要经验的,应该是“越老越吃香”才对。像医生、律师、老师这样类似“个体户”的职业无疑是这样。看病要挂“主任专家”号,打官司要聘请“大律师”,给孩子上课最好是“特级老师”。过了35岁,并不影响他们挣得更多。

除了这些职业以外,在公司里的岗位大多也需要经验。产品开发人员的经验决定了产品是否符合市场需求、客服人员的经验决定了客户对公司服务质量的评价……可以说公司就是靠“经验”活着的。

但是,与医生、律师这种靠单打独斗的职业不同,大部分公司的工作都是以团队为单位进行的。比如技术研发部门可能有程序员、系统分析员、硬件工程师、软件工程师……等不同的岗位。

在这样的情况下,仅仅一名员工有经验,其他人都是小白企业还是玩不转,这和全部员工都没有经验没有什么区别。

图片

企业需要的是可分享的系统化的知识。零碎的、个人的经验对公司价值不大。只有能形成系统化的知识,并在员工中分享才能提升公司整体的战斗力。因此,有经验的员工必须要将经验分享出来,才能拿到与其经验相匹配的报酬。

所以,老员工需要从“自己做”转变成“指导别人做”,完成从普通员工到“老师”的角色转变。这倒不一定和年龄挂钩。

图片

在我和这位高管朋友聊天的过程中,他特别强调他除了本职工作外还有去学校当老师和做培训师的经历,这让他有机会系统整理自己的经验,并形成可复制的教案。同时,他还有和朋友从事VC的经历,这让他对行业有比较前瞻的洞察。

正是有了这些丰富的经历和角色转变,才让他在一波又一波旧行业衰落、新行业崛起的浪潮中,不仅没有迷失自己,反而能够实现“降维打击”,为其“经验”找到了更好的买家。

大部分人没有主动或没有这样的能力进行转型,这也是35岁后就要面对 “下岗”危机的原因之一。

即使转型成功了,也不见得就一定能保住饭碗。“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没有“徒弟”,要“师傅”何用?新行业、新技术的发展往往意味着我们原来的经验会迅速过时。

比如汽油车被电动车代替,那么原来开发汽油车的经验和知识就失去了价值。相关工作人员就面临其职业生涯的重要转折,要么被淘汰出局,要么接受培训以适应新的技术。

图片

在中国,行业变化和技术更新很快,4G还没适应就5G了,汽油车还没开几天就电动车了,原来的机床换机器人了……,在这样的背景下,不积极学习的话被淘汰只是时间问题。

说到学习,这也是我这位高管朋友特别有体会的地方。他早年在澳洲拿到了MBA的学位,在国内30多年,他感觉中国进步很快,现在某些领域已经超过了西方,已经没有榜样可循。

但与此同时,近几年国际环境复杂多变,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企业发展面临很大的不确定性,这种情况下特别考验企业的决策能力。因此,自己原来的知识体系急需升级,学习显得非常必要,所以他积极参加了DBA的学习。

回到“35岁现象”,单纯的批判不解决问题。从我朋友身上能看到一种更积极的互动方式。这正应了中国那句古话:“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在高速发展的中国,只有不断提升自己才能跟上时代的脚步。

你如何看待35岁现象?中年危机如何破?欢迎在下面留言区发表高见。

图片

加入一个学位项目,是应对35岁危机的一种有效方式。学位项目是所有课程项目中的最高形式,从知识的系统性、师资的水平、教务教学管理、校友资源等各个方面保证了学习的高质量和可延展的附加值。

参加学位项目可以帮助你与这个世界建立更多有价值的链接,这是在一个封闭的工作、生活环境里无法获得的,这将大大提升你转型成功的概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