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煜与大周后

 新用户0096fsbV 2022-10-18 发布于辽宁

许多人把大周后唤作周娥皇,只不过需要说明一下这娥皇不是“名”,而是“字”。大周后是名副其实的“官二代”,其父周宗官至南唐司徒。作为南唐社稷元老司徒周宗的长女,十九岁的娥皇被南唐中主李璟指婚给了李煜。其时的李煜还是位亲王,年龄比周娥皇尚小一岁。

史书说周娥皇“通书史,善歌舞,尤工琵琶,尝为寿元宗(李璟)前,元宗叹其工,以烧糟琵琶赐之”(《十国春秋》卷18,周娥皇在这次为中主李璟拜寿的宴会上,不仅赢得了李璟的青睐,获赐李璟自己最喜欢的宝物“烧糟琵琶”,还为自己赢得了一桩美满姻缘。

宴席之后,李璟把周宗宣来,问他周娥皇的年岁。周宗刚开始还有点紧张,当听明白是准备给李煜当王妃时,周宗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下来。没有任何的恋爱过程,周娥皇就成了李煜的女人,“后主嗣位,册立为国后,宠嬖专房。”(同上)李煜和大周后看起来也极像是天生的一对儿,一个写得一手好诗词,一个弹得一手好曲儿,年岁相当且琴瑟相合。在南唐的后宫阁楼中每每可见大周后怀抱琵琶,后主则陪坐在旁。后主经常含情脉脉地望着自己的妻子,见她葱指如玉拨弦,婉转动听的乐声传出,词作便在心中自然酝酿。后主李煜曾专门写词描述这种幸福生活:“晓妆初过,沈檀轻注些儿个。向人微露丁香颗,一曲清歌,暂引樱桃破。∕罗袖裛残殷色可,杯深旋被香醪涴。绣床斜凭娇无那,烂嚼红茸,笑向檀郎唾。”(李煜《一斛珠》)

李煜对大周后极尽宠爱,大周后也风情万种,很会讨后主欢心。大周后独创的“高髻纤裳”和“首翘鬓朵”等妆容,纤丽袅娜,使后宫争相效仿。当然,两人最值得称道的是将已经失传的《霓裳羽衣曲》重新发掘整理,让古曲重见天日。“故盛唐时,霓裳羽衣最为大曲,乱离之后,绝不复传;后得残谱,以琵琶奏之,于是开元、天宝之遗音,复传于世。”(《十国春秋》卷18

大周后与后主的婚姻存续了十年。大周后为后主生了两个儿子,其中小儿子李仲宣就是大周后刚刚被册封为国后的那一年出生的。只可惜这个孩子在四岁时突然暴病死去,幼子的离世让大周后郁郁寡欢并染病上身。“未几,后卧病,后主朝暮视食,药非亲尝不进,服不解体者累夕。”(同上)后主虽对大周后极尽照料,但却做了最不该做的事,他在大周后病重期间与大周后的亲妹妹有了私情。这件事终究还是被大周后获知,于是她的病情加重,很快便病亡,去世时年仅29岁。

失去了大周后,李煜痛悔万分,他写了一篇悲悲切切的祭文《挽辞》:

珠碎眼前珍,花雕世外春,未销心里恨,又失掌中身。玉笥犹残药,香奁已染尘。前哀将后感,无泪可沾巾。艳质同芳树,浮危道略同。正悲春落实,又苦雨伤丛。秾丽今何在?飘零事已空。沉沉无问处,千载谢东风。

“秾丽今何在?飘零事已空。”文字是好文字,可再凄婉哀伤的文字,也唤不回他的周娥皇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