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金庸当年为何来陕西参加华山论剑?

 江南一鱼6jvvqc 2022-10-18 发布于江西

按:本月底即为金庸先生逝世四周年。

如果问金庸武侠小说里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地名有哪些,想必是众说纷纭。金庸笔下的人物足迹遍布大江南北,故事的发生地也不断拓展,东至大兴安岭(鹿鼎山《鹿鼎记》),西至中亚(花剌子模《射雕英雄传》),北至北极(冰火岛《倚天屠龙记》),南至文莱(渤泥国《碧血剑》),各地的风光也随之展现在读者面前。从《鹿鼎记》《碧血剑》里的北京紫禁城到《射雕英雄传》和《神雕侠侣》湖北襄阳城和浙江嘉兴的烟雨楼,再从《天龙八部》里的云南大理到河南少室山再到山西的雁门关,这些地名也都随着金庸小说而深入人心。

Image

 ■ 香港文化博物馆内“金庸馆”陈列的部分金庸影视作品

作为一名陕西人,更是对金庸笔下的众多涉及陕西的故事发生地耳熟能详。无论是“一见杨过误终身”的风陵渡,还是终南山下的活死人墓,抑或是占据了《笑傲江湖》一小半篇幅的华山思过崖,这些地方都随着金庸小说的传播而声名远播甚或直接得名。

不过,若是说起在金庸小说中出现的第一个地名,想必很多人一时间都反应不过来。

其实,金庸笔下的第一个地名也出现在陕西:

“清乾隆十八年六月,陕西扶风延绥镇总兵衙门内院,一个十四岁的女孩儿跳跳蹦蹦的走向教书先生书房。”

——《书剑恩仇录》(三联版)第一回 古道腾驹惊白发 危峦快剑识青翎

延绥镇也称榆林镇,榆林镇原来因总兵驻绥德而称延绥镇。所以,金庸笔下的第一个地名其实就是如今的榆林市绥德县。

Image

 ■ 绥德县 | 图源:陕西日报

无论这是不是一种巧合,陕西都是金庸笔下一个极为重要的存在,毕竟这里是金书中许多重要故事情节的发生地。

不过与其他的地方不同,北京、嘉兴等地都是金庸曾到访或生活过的土地,甚至石梁和湘西这种当时尚较为偏僻的地方,金庸也曾在彼处生活过一段时间,描写起当地的景色自然是信手拈来。而涉及到陕西的风土人情,自然只能依靠书中的资料和自身的想象。

事实上,直到封笔的十年之后,金庸才第一次来到陕西。

1981年7月,金庸在内陆进行了为期33天的访问与旅行,其中旅游的一站就是西安。可惜当时的金庸尚无后来的影响力,对这次西安之旅也只有个别媒体提到了只言片语。

在1981年9月号的《明报月刊》中有一篇题为《中国之旅——查良镛先生访问记》的文章,其中金庸自己在回答记者的访问时提到:“在新疆到了天池、吐鲁番、石河子等地,然后到兰州、西安、成都、重庆……刚好碰上最炎热的日子……吐鲁番、火焰山、西安、重庆、武汉,都是著名夏季酷热的地方。”

对于金庸此次造访西安究竟去了哪些地方,已不见诸于公开报端,我们也无处猜度。加上当时行程颇为紧凑,华山和风陵渡恐怕并未涉足,活死人墓本来就是金庸根据史料虚构,想必他也兴趣不大。

不过金庸在这次的采访中曾提到,这次旅行都是完全根据他的个人意愿,由中央政府和中国旅行社的各地分社安排,此次游览他是颇为满意的,甚至感觉受之有愧。

Image

  ■ 1981年邓小平会见金庸 | 图源网络

相比这一次,金庸的第二趟陕西之旅就声势浩大的多了,说一声轰动全国也不为过,甚至堪称当年文化界的一大盛事。

2003年10月,79岁高龄的金庸再一次踏足陕西。此时全国上下的金庸热方兴未艾,新一轮金庸剧的拍摄也是如火如荼,因此金庸的这次陕西之行也全程处于媒体的聚光灯下。

这次金庸是应邀参加一系列以“华山论剑”为主题的文化活动,共到访了三处景点并参加了相关活动,分别是法门说禅、华山论剑和碑林谈艺,而其中的重头戏自然是“华山论剑”,毕竟这也是金庸笔下武侠世界的一大盛事。


陕西电视台从金庸来到华山下开始,对这场活动进行了长达全程的现场直播,最后因卫星信号中断而不得不停止了直播。

现在,这场长达三个多小时的节目的完整版已无处可寻,只能在网上找到零星的片段。而我作为一个资深金庸迷则全程观看了这场节目,甚至直到节目中断直播后仍在电视机前守了半天。

Image

■ 图源网络

作为陕西台为数不多的两个能让我印象深刻的节目之一(另一个为《周六乐翻天》),时隔近20年,我仍对当时的盛况记忆犹新。

当天除了金庸之外,参与活动的还有包括严家炎、聂卫平、孔庆东、司马南、张纪中等人在内的不少彼时在国内颇负盛名的文化学者与文化名人。

但事实上,由于主角金庸言语较为讷钝,这场活动并没有想象中精彩。甚至金庸本人参与的部分都较为枯燥,反而不如后面孔庆东、司马南等人的对谈有趣。

节目从金庸于华山脚下乘坐索道登山开始直播。

在索道轿厢内,主持人对金庸进行了采访,而金庸略带口吃的回应则让我想象中金大侠形象瞬间破灭,我心目中的金庸应该是李白“俱怀逸兴壮思飞”那样的潇洒不羁。可惜的是当时的我还不知道钱钟书的“鸡蛋与下蛋母鸡”理论。

其后,金庸在下索道后,参与了活动方设置的三道难题,分别是侠女关、美酒关和棋局关。第一关由当时刚当选为新一任王语嫣的刘亦菲主持,辨认了三任黄蓉的扮演者便算过关;第二关则是央视版《笑傲江湖》岳不群的扮演者巍子主持,辨认了三件酒器,浅啜了一口认出杜康酒即过关;第三关则是由聂卫平坐镇,原以为能看到写出珍珑棋局的人与棋圣的精彩对局,可惜只是由金庸应下一子后便算通关。

Image

后面的节目便乏善可陈了,除了各方文化学者对金庸热这一文化现象进行点评之外,剩下便是对由金庸小说衍生出来的武侠文化进行探讨。平心而论,这些内容并没有什么新意,在严家炎的《金庸小说论稿》中早已被深入浅出的分析过了。加上金庸年事已高,后面的发言明显能看出恹恹之态。

不过这么多文化名人济济一堂来谈论金庸小说,也确实足称文化界的一大盛事。据《北京娱乐信报》的读者调查,光是在北京地区,就有87.5%的人观看了这一节目或知晓这一盛事。

Image

■ 图源网络

可惜的是,后来的陕西台再也没有举办如此有影响力的文化节目。多年以后,陕西卫视的百度百科里,仍将这一节目作为招牌列出。

值得一提的是,金庸此次华山之行,还给西凤酒增加了一个著名的子系列,这都是后话了。

金庸先生与陕西的渊源也不止于此,因为他笔下那个光彩照人的令狐冲就是一口关中方言,这也是金庸与陕西永远的羁绊。

■ 仅以此文纪念金庸先生逝世四周年

作者 | 张梦九金庸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