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郭德纲和曹云金

 俗文化研究院 2022-10-18 发布于河北

本来想说说张德武的,但是写完前两篇之后,有很多人发消息问我,很质疑王先生为五十块钱就走,而郭老师为五十块钱都不挽留?我想说的,这件事我全程了解,了解的内相就是这样的。至于为什么?我原来写过的一篇老文章里有提到,大家再看看吧。

原来知乎上有一个,郭德纲和曹云金谁对不起谁的问题,我觉得不太准确,就说说他们为什么裂的吧。(是不是这个词不太准确呀😄)。

任何团队在创业之初,都会有各种各样的不尽如人意,郭德纲也如此。郭德纲尤其如此。为什么说呢,因为他没有任何创业经验,没有任何成功经验,所以,他更难。期间,为了养活自己和夫人,想了很多主意,比如办曲校,比如收徒,比如徒弟收费(我们不探讨为什么收费),可惜,天不随人意,几件事都没有办成。曲校没有办成,收了几个徒儿,可是徒儿的兜比脸还干净。还好,在他为难之时,园子的生意日渐红火。而且,突然一夜之间他红了。

红是红了,可是他是一夜爆红呀。他的思维定式还停留以前呢。况且,红了,只代表他知名度高了,可收入还是不能和知名度成正比呀。那么做人做事难免不那么周全,难免不那么敞亮,于是乎,矛盾来了。

再说曹云金,他在当时已经有了一些知名度,有了自己的粉丝群。他又是郭夫人的亲戚,最难的时候他也是跟郭德纲一起度过的,掏钱也掏了。各方面都不比别人差,自然就觉得高人一头。自然就不愿意受委屈,受了委屈怎么办?和则留,不和则散,爷不干了

再说老郭。老郭受传统文化浸润很深。非常崇尚班舍里面的'角儿’文化。认为一个演出团队,靠的是角儿,只有角儿好了,这个团队才能上座才有号召力,才有凝聚力。问题是,你要把你的想法告诉大家呀,要传达下去呀。有些话即便自己不好说,也要找个代理人给说出来呀,结果没有。没有的结果,就是矛盾总爆发。

结果的结果,大家都看到了,那个时候走了一帮人。对德云社算重创。好歹,花花轿子人人抬的道理,走的人都懂,离开以后,大家没有说一句德云社不好的话。本来相安无事了,挺好的。有谁出的馊主意,修家谱。修就修吧,还多说几句没用的话,说这几句话能让你多挣钱吗?结果,这几句话,直接把离开的几位订上了'忘恩负义’的标签,自然有那脾气大,不服气的,于是撕逼开始了。你说这事怨谁?[/cp]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