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的故乡,我的河

 君君的小书屋 2022-10-18 发布于河北

这是君君的自媒体平台第133篇原创文章。全部是君君原创的诗歌、散文、游记、随笔。这里有书、有诗、有爱,这里有思想、有远方、有情怀。君君的小书屋是你心灵休息的精神小花园,愿你我在这里聚首,共度美好时光。

小时候写作文,我经常自豪地写道:我的家乡很美丽,依山傍水,山清水秀。
是的,我的家乡是位于冀东的一个小村庄,有山有河,有水有田。从村庄往北望去,是一大片生长着小麦或玉米的水田,极目处便是东西向的山了,那山属于燕山余脉,我们这一段叫龙山。有一条河从村西蜿蜒而过,名字叫还乡河。
龙山向西而行,在还乡河边戛然而止,形成一段陡崖峭壁,这一处叫熊虎岩,但奇怪的是,最后一个字我们发音是nie。
村东北方向还有一座东西向的小山叫攒玉坡。这是我们家乡的叫法,至今未在任何文字表述中见过这几个字,包括百度,是不是我第一次写了这个名字呢?
站在山上往西望去,那条玉带似的还乡河,波光粼粼,缓缓的向南而行,但很快就拐个弯向西流去了。
往南是一大片平展的水田,春天的时候登上山坡,眼前是绿波翻涌的麦田,麦苗儿独特的清芬气息从四面八方涌来,沁润着我的每一个细胞。
我常常呆呆地站在山坡上,在万物天光中,仿佛遗世独立,就那么深深地陶醉着。
我特别喜欢小满节气,花儿落了,一簇簇青果在叶子的半掩中快速地长大,麦子抽穗了,清甜的空气中夹杂着繁殖的气息,不身临其境难以体会那样极致的沉醉如水一般漫过我的世界。
而今的我常常感叹又感恩:我是何其幸运,能够降生在这样美丽的地方。
从攒玉坡山顶往北望去,是圆缓逶迤的龙山,两山之间自然形成一条山谷,两面的山坡和谷种满了各种果木,有桃儿杏儿梨儿,当然更少不了苹果树了。
春天,山谷的花潮涌起一波又一波,白的粉的红的,你方开罢我登场,安静又热闹。安静的是不说话的花儿们,热闹的是蜂儿蝶儿还有赏花人的心。

往东看去,是一片高低错落的丘陵地貌。这儿的土地是旱田,但依然连年丰收,因为这是一片丰饶润泽的土地,连年风调雨顺,很少有灾荒发生。
我时常想起高中地理老师说的一段话:我们丰润县的名字你们知道什么意思吗?丰是丰饶,润是润泽。我们丰润这片土地物华天宝,地杰人灵……说这段话的时候,老师的神情中满是骄傲和自豪!
这里除了庄稼地,还有一片片的果园,那几颗巨大的核桃树是我的最爱。夏日里,不论多么炎热,站在核桃树下,总能享受翠叶遮蔽的巨大阴凉以及微微的清风,空气中弥漫着的核桃叶子浓郁的香气。
攒玉坡的山脚下还有一眼泉,形似一只大浅锅,底部是细细的白沙,有许多泉珠自沙底累累而上,像鱼儿吐出的气泡,形成碧澈的浅塘,泉水微甜而清冽,犹若乡村冬晨的气息,溢出浅塘的泉水,汇成一条丰盈清澈的小河,悠然的淌过田野,穿过村庄,向西汇入还乡河。 
故乡的泉于我的童年有着非凡的意义。儿时眼中的泉是神奇的。这眼泉并非四季长流,要等到夏天连阴雨的时候才有可能开泉,这便成了夏天里孩子们的心事,越是下雨越要往外跑,去看泉,等待那一声“开泉了”的喊声飘过村庄的上空。 
泉水是极洁净的,真正是水至清至凉而无鱼,所以春天去河边洗衣,夏天则去泉边洗菜濯衣。炎热的夏天,撩着清凉的泉水,是一件多么惬意的事啊。从泉边地里拔了萝卜青菜,用泉水洗过,是何等的鲜润呢,渴了,俯身掬一捧泉水,那是真正的矿泉水呀。 
泉水从浅塘流出来几米的距离,就有一个落差不太大的小瀑布,但水声很大,远远的就能听到泉水的声音,闻到甜润的泉水气息;近看则泉池水光粼粼,清澈照人。泉边常有蒲公英、苦菜、紫地丁、野菊开着各色花儿,野花摇曳,引来蝶儿飞,蜂儿舞。徘徊在泉边,最能体会“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的美好意境。
家乡最让我牵念和怀念的还是我的母亲河——还乡河。
还记得《小英雄雨来》吗?
晋察冀边区的北部有一条还乡河,河里长着很多芦苇。河边有个小村庄。芦花开的时候,远远望去,……
这是小学语文课本里《小英雄雨来》里面的第一句话。感谢管桦先生,因为他的这篇小说,让我家乡的还乡河、我的母亲河名扬天下。
汤汤河水流过我的童年少年,流不走的是永驻心间的美好记忆……

那时候的还乡河四季淌水,特别记得河西沿岸是一排垂柳,春夏时光,柔软的垂柳和水波一起荡漾,河水轻浅的时候,西岸的柳树下会露出光滑的鹅卵石。
小伙伴们经常沿着河边,探宝似的捡拾自己认为好看又特别的石头,有一种像粉笔一样能写出字来的石头,我们视为珍宝……
河东岸是绿茵茵的草地,草地上长着一排高大的加拿大杨,我们的村庄就在河东岸。
我出生的村庄于庄子,村名的来历也与这条河密切相关。据说,宋代徽宗年间(1101~1125)刘姓建村,始称刘家窝铺。明初有李氏自山东迁此定居,又因村西还乡河流过,每逢雨季,鱼虾顺沟流入村中,故改村名鱼家庄。1945年,又改写成于庄子。
这么说来,这个建村的刘姓并非我的先祖。我的先祖是明代从浙江迁居而来,我想单另成篇,说说我们的浭阳刘氏。而这个李姓却是说的我母亲的家族。要走题,赶紧拐回来。
小时候,我们从没有叫过它的学名——还乡河,小伙伴们约起来的时候会说:我们去哪里玩?去河沿吧。我们去哪里洗衣裳?去河沿吧。
春天的河水清澈舒缓,奶奶和妈妈拆完被子或者棉衣棉袄,我们赶紧端着盆去河沿洗,洗完了就晾在河边的草地上,或者挂在矮树枝上,等回家的时候,大部分已经半干了。
记得河边堆着几块不规则的巨大的麻石,正好可以几个人在上面洗衣服。也不知是那个年代,谁把它们放在这里?当时以为平常,现在想来,这里面一定有故事发生吧?
历史的洪流涛涛而去,我们已经找不到他们的踪影。
这儿除了洗衣裳,还可以当观景台。有时候我们说去洗衣服,其实是去玩耍。站在大麻石上,可以看摇曳在水面的白色浮萍花,在水草间、石缝里穿梭来去的小鱼小虾小蝌蚪们,让河水充满了生命的律动。
夏天是河水最丰盈的季节。赶上连绵雨的时候,山水滚滚而下,这时候会听到村子里有人喊:河沿发水了,快去看啊!于是大人孩子们顶着雨跑到河边,看河水汹涌澎湃自东向西滚滚而去,极为震撼。
去左家坞镇上的小石桥淹没了,但谁也不会伤心,反而特别兴奋,大家可以拉着手从桥上蹚水过河了。
收麦的时候,人们割麦累了,会到河边去洗洗镰,在树荫下休息一会儿。
晚秋的时候,河水减少,还乡河异常的宁静而美丽。秋光山影、烟云霞色倒映在河水里,让坐在河边的我生发无限的惆怅和美好的怀想。
冬天,河水结冰了,胆大的男孩子们会打着滑溜过河,也会看到有人在河面上凿冰钓鱼。
这条河与我关系是如此密切,它陪伴我长大,在我心中永远留存着它曾经美丽的容颜。
岸边的鹅卵石、通往左家坞镇的小石桥,都给我的少年时光留下了快乐美好的记忆。
其实,这条河原来的名字叫浭水,也是一条极有故事的河。千年前,北宋的徽宗、钦宗两位皇帝被金国俘虏后掳往金国的首都五国城,途经丰润时住在了城西的沙岩寺,徽宗皇帝看着西流的河水,凄惨的发出了“万水向东,唯此水西去,过此渐近大漠,吾安得似此水还乡呼?”的悲叹。
后人感其情,写下了“沙岩古寺树苍苍,塔势崚嶒大道旁;北狩至尊仍出塞,西流浭水自还乡。看花古驿愁春雨,驻马危桥泣晓霜;五国城中寒月白,魂归艮岳总荒凉”的诗句。
由于丰润在北京东面150公里处,因此“浭水朝京”也就成了丰润八景之一。他站过的那座桥也成为古迹“思乡桥”,当年住过的的沙岩寺早已不见踪迹。
“西流浭水自还乡”,从此后,浭水改名还乡河。
汩汩滔滔的还乡河水,从宋朝直到今天,几百年过去了。可是我依旧怀念浭水这个名字。
浭水,多么诗意的名字啊,这条美丽的浭水,陪伴了我的童年和少年的美好时光。春天的河水清澈和缓,夏天的时候汤汤滔滔,秋水明媚,冬凝成练。我曾在这条河里洗衣游水,看大人们捉鱼捞虾,看悠长的浭水容云纳月,映青山落晚霞,映霞生花;西岸垂柳,东岸俊杨,四时美景,尽收河中。
我曾经无数次的想象我的先祖是何等的睿智,选择了这条河以及这片丰美的土地。
据说当年的浭水极为清澈,河底细石皆分五色,桥上望之灿若披锦,如果夜宿于县城,早晚又可见河滩上落栖的群雁鸣叫之声,当地称之为“西沙落雁”。
浭水水质甘冽,适合烹茶酿酒,左家坞以此水酿制的“浭阳老酒”名扬冀东和东北一带。浭阳老酒曾一度更名为“曹雪芹家酒”,可见,曹氏家族与《红楼梦》应该也得益于这条河的濡养吧。

与浭水有关,丰润县古称浭阳。浭阳二字极具历史文化色彩。这片土地上的姓氏族谱都被冠以浭阳某氏族谱。比如我们家族的浭阳刘氏谱牒,还有浭阳曹氏等。
遗憾的是,浭水,我的母亲河,一条历史文化之河、自然生态之河、美丽景观之河,早已不复当年的模样。
幸运的是,植绿俢堤、复原青山绿水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修复河道,让河水重现生机的工程已经开启。浭水呀,多么期待你再次打开自然流动的美丽画卷。
愿生命不息,时光永续,浭水长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