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毛泽东对艾思奇《研究提纲》的批注难点笔记

 昵称22998329 2022-10-18 发布于北京

图片

《研究提纲》在艾思奇《哲学选辑》一书的最后部分。毛先生对此书的批注时间比写作《矛盾论》的时间晚,对于读者理解矛盾论大有裨益,很多矛盾论中没有说明白的问题,在批注中有所解释。我将列出几个自认为易错的点,不一定按照批注原文来,是按照方便自己理解的方式重新组织的语言。

1.质与属性

质为主要矛盾所规定,为矛盾的统治方面所规定。属性为次要矛盾所规定,一切属性由质所决定。把握了属性不等于把握质,需要进一步研究才能把握质。
2.质变
矛盾的被统治方面(非主要方面)转变为统治方面(主要方面)。比如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以后,无产阶级就是主要方面,占统治地位,社会性质也就变为了社会主义。
3.量变引起质变
虽然是各方面的量变,但是对于两大主要方面的量变来说,一方面的量变小了,另一方面则变大了,于是过程的质就变了。新质取代了旧质,就引起整个过程质变。
4.前进与后退
后退现象,是矛盾的双方 一方被另一方击败而发生的,而且被击败的一方是新质。
若被击败的是旧质,就不是后退了,而是前进。
因此,后退是一过程内部的现象,属于量变,而不是两过程之间的质变现象。
(我的看法:战争中的主动撤退,不属于哲学上的后退现象,也不属于否定。教员在批注里说:战争的辩证法:和平——战争——和平)
5.今天重点要说明的一点:
基本矛盾、主导矛盾、主要矛盾,在毛先生那里意思是一样的,不应区别开来。我坚定坚决坚持支持这个观点。
图片

艾思奇先生则认为应该区分看待,现在的教科书、大学老师也都是区别看待的,考研的学生也是这么学的: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不一样。  为什么我在这点坚决支持教员呢,因为关注“我国几次主要矛盾变化”的人,应该了解这个问题的重要性。惊叹于毛先生在1939年给艾思奇的书作批注时就已经有了这个重要结论,在接近二十年后的1956年和1957年(下一段详细说),这一哲学范畴的不同意见直接影响了主要矛盾的定论,甚至,直到今天,还在影响着我们。

1956年八大,主要矛盾有了变化,这个会议的过程也有些奇怪。有位伟人不同意八大中主要矛盾的说法,但他说会议已经开完了,不适合马上做出改变。1957年9月底10月初,八届三中全会就做了改变(见图,去年搜集'主要矛盾”相关资料的时候截的,今天没有再去重新找原文,所以清晰度不大好,就是想提一下这个事),后来的九大十大,我记得也再次强调了。但是,21世纪的我们,似乎没几个人知道这事,多了不能说了。

图片


今天批注部分的文字及截图都可以在《毛泽东哲学批注集》里找到,忘记之前有没有分享过这本书了,如果没有就在下方留言区单独分享一次,此书强烈推荐。(有个长期无偿分享资料的号名为 Z零壹 的号主被告了,分享资源有风险,他说有些公司是故意等一两年,掌握充足的证据再起诉你,这样能赔钱更多一些,我也得注意了,以后换别的方式,或者在公号专注于文章和知识的推送,不再分享了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