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吉安市青原区:从改革红利到百姓福利——大力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纪实

 上帝也有烦恼 2022-10-18 发布于湖北
“现在每家都有股权证。拿了这个证,就能领股权分红。这在过去,是想都没想过的好事……”日前,说起村里进行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给大家带来的好处时,青原区富田镇横坑村支书钱长存满脸笑容。
 
近年来,青原区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农民现实需求为导向,稳步探索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确认农村集体资产总额2.22亿元,净资产1.6亿元,核实农用地面积99.4万亩,成立股份经济合作社共109个,为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和持续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探索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的典型经验在全国推广交流。
 
确权 村民吃上“定心丸”
 
端午前夕,降水不断,富田镇杨柳村支书汪立红,撑着雨伞来到前家园专业种养合作社,查看脐橙、高产油茶长势。杨柳村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之后,让村民都吃上了“定心丸”。曾经备受冷落的荒山荒坡,如今成为种养能手眼中的“香饽饽”。
 
“再有几年就能收获了,3000多亩的脐橙、油茶,一棵棵都是'摇钱树’……”汪立红扳起指头算给笔者听,通过林权改革,村里明晰了土地产权关系,“以前集体的就是集体的,现在能感觉到,集体的也是个人的!”促进了土地资源合理利用,构建了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村民人人有股份,个个按股分红,村集体从中受益,再借助政府土地整理的优惠政策,杨柳村以及周边村民在合作社务工,每年有万元以上工资性收入,真是一举多得,各方得利。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重要目标是通过改革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青原区在改革推进过程中,始终坚持保护农民合法权益,坚决守住集体资产被侵蚀和农民利益受损害的底线,既发挥集体的优越性,又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激活农村各类生产要素潜能,确保农民群众成为改革的参与者和受益者。
 
“组建工作组、宣传发动、全面清查、完善合同、数字审核、张榜公示、大会确认、结果上报、台账管理,这一套流程下来,对集体所有资金、资源、资产进行全面清产核资,对账外资产、无产权资产进行专业评估。”青原区委政研室副主任阮丽娟介绍,通过对集体资金、资产、资源进行全面清理核实,同时通过社员资格界定,明确了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人数,在这个基础上把集体资产折股量化到户,赋予了农民对集体资产股份占有、收益、有偿退出及抵押、担保、继承等权能,从源头上化解了农村经济发展与分配的矛盾,有利于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保护农民财产合法权益,让农民也能够分享集体经济发展成果。
 
活权 集体有了“活资本”

“这个房子之前是村里废弃的综合场所,如今,我们在这里办起了马塘古法酿酒厂,一年可以给村里带来近20万元收益,还安排了多个公益性岗位。”近日,说起盘活闲置资产的好处,青原区新圩镇马塘村第一书记刘健十分高兴。
 
曾经的马塘村,产业基础十分薄弱,村民靠种田为生,村集体经济几乎为零。
 
马塘村家家户户有酿酒的传统,为进一步把“传承酒”变成“致富酒”,近年来,马塘村围绕明晰农村集体产权归属,维护农民集体权益,发展集体经济,依靠折股量化集体经营性资产,让1583位村民变身“股东”。在政府积极引导下,马塘村将古法酿酒作为全村主导产业发展规划,不仅让村集体经济实现增收,更让广大村民尝到酿酒带来的甜头。2021年,马塘村酒坊售出5000公斤白酒和1.5万公斤水酒,为村集体增收近20万元。 
 
“马塘经验”并非个例,通过开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青原区进一步摸清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家底,使集体经济发展日趋多元化,集体资产监督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从根本上解决了农村集体产权模糊、主体缺位、机制不活、分配不公、监督不力等问题。
 
灵活运用“资源、资产、资金”三要素,坚持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游则游,切实增强农村集体经济“造血”功能,在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之路上,青原区步履铿锵。
 
富田镇花岩村和白云山林场合作开发“闲地”种植湿地松1500亩,每年可得到10多万元的分红;天玉镇桥上村利用紧靠城区、交通方便优势,修建了2000多平方米的厂房用于出租,并在厂房上面安装光伏发电,一年厂房租赁收入可达30多万元,光伏发电收益可达15万元……截至目前,全区105个行政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全部达到10万元以上。
 
用权 村里端上“聚宝盆”
 
“集体土地经营权也能抵押贷款,可解决资金紧缺这个大难题……”日前,全国种粮大户、青原区富田镇新兴粮食产业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罗昭明显得异常兴奋。
 
今年,受到疫情影响,加上化肥、柴油等农资价格明显上涨,新兴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流动资金一度吃紧。青原区普惠金融中心联合佳信担保公司、农业农村局及农商银行青原支行,第一时间“会诊”并推出了“百福惠农贷”产品,为其提供融资担保,获得了200万元的贷款授信,并以0.8%的担保费利率给予优惠,有效缓解合作社春耕备耕资金压力。
 
青原区把创新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健全金融支农服务机制作为突破口,坚持推进体制机制创新,进一步激活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内生动力。
 
围绕“土地”这一农业核心经济资源,该区以开展全市“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服务平台+'地押云贷’”试点为契机,探索创新金融科技支农服务,实现土地经营权流转的信息化、规范化管理,破除了当前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的现实障碍,成功实现用土地经营权融资。金融保险机构以“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服务平台”大数据为依托,将土地经营权认定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融资抵押物,推出金融支农产品,提供低成本、高效率的综合金融服务,有效解决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的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等问题。仅该区建设银行就完成土地经营权的流转400笔,合计2520.08亩,土地抵押流转1671.38亩,流转价值达288万元。
 
强化组织领导、强化培训宣传、强化要素保障、强化改革试点,推行“党建联盟+龙头企业+村民”等模式,促进各村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抱团发展,青原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效初显、蹄疾步稳,必将进一步推动建立共商共建共享格局,助推乡村振兴再出发。

来源:青原区委改革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