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虎年寻茶 (五) 邦崴山

 春友社xufan 2022-10-18 发布于云南

寻茶记(2022)
第十集 虎年寻茶 (五) 邦崴山
-------------------------------
In me the tiger sniffs the rose

 

傍晚

陌生的山

清晨

陌生的山

陌生的山间

往复的旅途

昨日如故

今日如故

【无的老寨】
十八

远山清冷,茶林发芽晚。今早,龙从石虎山发来影像,妻子采新芽,自己在割草。黄盼从勐腊象明乡寄来新鲜出炉的曼松头春,青涩未褪,新茶的风味要日日更新。刮风寨李成仙,多日不见第一句问候往往会是:转化得如何。邦崴山双旭,今年为我采紫叶,昨天一个人采了二十斤的鲜叶。景迈山林夕回复说古树老茶存放数年味道会苦,但是陈化期过后会产生奇异香。

各座茶山,各户茶农,各有习惯,各有成规,我不会干涉打扰。天人合一是自然。以理解的态度和方法看经,得到的只是知识,不是无漏的智慧。以体验的态度来看经,无着的智慧才会自然成长。

【无的】

十九

不是卧虎藏龙里的大侠李慕云,他是邦威山上的老爹李木云。我说:老李,明天上你家。回复:好的,正在县城住院,明天下午出院回家。

于是我在县城和邦崴山之间,划了一条线,中间是富邦乡无的老寨,地图上那里一片蔚蓝色,似乎藏有一个高山湖泊。在等待老李回家的时间,先去探索这片无的之地。

行驶至道路尽头,老乡说老寨还在前方,水泥路,可以开。徒步走很远的路,会令我陷入尴尬的境地,驱车走很窄的路,同样令我陷入尴尬的境地。

村口有一段阳光照耀下明亮刺眼的水泥路面,仿佛要走进无限光明的世界里。无的老寨是拉祜族的村庄,支委会的屋顶上有葫芦形状的装饰物,这起源于拉祜族创世史诗《牡帕密帕》,在每一个有拉祜族人的地方,都能发现。

寨子里最流行的交通工具是越野三轮载重摩托车,体积硕大,载重强悍,动力充沛,通过性好,而且价格低廉。打听了一下这种大家伙一万多块钱一台,上山下水都能跑,一次能装一个班的战士,加上一个帆布顶篷,就是一部战斗房车。

茶不远人。在无的老寨,随处可见年代久远,苍健遒劲的老茶树。茶树底下,有鸡群和白兔。沙质的土壤,不长杂草。红色的眼睛,眼角打量着我,并不躲闪。

皮肤黝黑,头发结块,眼眸深邃,戴着简易项链的拉祜族女孩只道是,寨子里没有人家采茶,他们也从不喝茶。

寂寥的村寨,炙热的阳光。家家户户太阳能储水罐里都开了锅,一只接一只,向空中喷射出忽高忽低沸腾的水。

【无的】

【上允】

二十

上允镇的一晚。旅馆在汽车站的十字路口。路口上方悬着一组红绿灯,对面是三座窣堵波佛龛,数棵大树,背后有一缕垂直向上的青烟。我向旅馆家讨了一把茶叶。

镇上有几所学校,街市因此而增添了许多年轻的面孔,佤族女孩黝黑的肤色,褐色的眸子,自带一种野性的气质。热带地区多凉食,或者加许多佐料的水果,我不敢尝试。街上高帮的解放鞋35块一双,是李双旭的爬山利器。镇上有卫生院,隔日下山来做检查,是澜沧县第二人民医院。

我在学校集中的一条街上行走。路边张贴着篮球比赛的公告,不仅有男队的赛事,还有女队的比赛。校门口排列着学生们的摩托车,弯梁最多,像一匹匹精神抖擞的战马。口中无意的诵读《论语》第一句:“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儒家“学”的最高宗旨只有一个:治国平天下。通《论语》全书,“时”都不做“经常”解,而是“有时”。“習”在古代汉语不是“复习”,而是“练习”“践行”。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学习治国理政之道,并且有机会亲身实践它,多么快乐啊!

上允 盛产蔗糖。入夜,压榨过后的甘蔗渣,整车整车倾倒在附近的农田,燃起一团团红色炽烈的焰火,在山谷间绽放。

【文东】 

二十一

经过文东佤族乡,认真打发时间,再到邦崴村找老李,却只有儿媳在家,于是进寨子去参拜千年茶王树。

今年的体力不如从前,几乎用尽了气力,穿过寨子去看树。云南普洱茶黄金产区,澜沧江流域北起凤庆,南至景洪,茶王树屈指可数。相较于其他几棵,邦崴山的茶王树最容易接近。树龄逾千年,树冠高达二十米,枝繁叶茂,生机勃勃。枝叶性状有人工栽培的痕迹,证明了云南是人类最早采茶的地方。

邦崴山上邦崴寨,除了茶王树第一,还有茶王树第二,和第三,后面便不再排名次,古茶树整体资源特别丰富,价值不可估量。这些千年古树单株的成茶价格超乎想象,从不缺买家。去景迈山,要在哎冷山拜一拜茶魂台;到了邦崴山,要去邦崴寨拜一拜茶王树。

视线越过茶王树,在它和遥远的山谷之间,山脊上还有一户人家。我在那里同老李一见如故。如今外婆健康。牛犊温顺偎依在老人脚下。今年老李将他的小儿子介绍给我。未来古茶和美酒的事业,将由年轻人继承。

【茶王树】

【外婆家】

二十二

隔天早,双旭将人字拖换成35块的高帮解放鞋,带我去茶园。茶园里的桃花开了。每年最好的古树茶青用来做生普。树龄百年以下的小树嫩叶做晒红。那些自然变异的紫叶大山茶,通常不会单独挑出,除非我对此有特别的要求。我问:邦崴山的茶林里不见采茶人的小木屋。他说,这里的茶树树龄长,树冠茂密,呆在底下休息晒不着。

【邦崴紫笋】

【邦崴古树】

午后,他骑一辆弯梁小摩托,载我进山采野菜。他们山里人对大山的熟悉程度,如同一个城里人对地铁八号线B2出站口A5商铺临期食品打折时间表一般的精通。

他不动声色,一高一低,手起刀落,递给我一根极为趁手的手杖。我努力跟上他的脚步,却早已迷失了方向。这一片深邃的山涧,种植着高逾数米的草果,成年人直立身体自由在叶底潜行,一眼望不到尽头。

他在一棵倒下的枯木上砍了一个口子,回头说:砍过记号的木头,不会有人来取。找到火林菜,便用脚勾住树枝,顺势下沉重心,让树梢顶端的嫩叶,低垂至唾手可得的高度,采其嫩叶,凉拌入菜,有异香。

二十三

走了这么久,何时回苍山。明天下山,北渡澜沧江,一日可至凤庆鲁史。走史迪威公路,再一日,便可望得见苍山雪顶。

【FINE】

过往文章:
虎年寻茶 (四) 景迈山
虎年寻茶 (三) 去思茅港
虎年寻茶 (二) 石虎山
虎年寻茶 (上)
攸乐山往事
易武刮风寨
景谷秧塔
邦崴古树
寻茶记

相关推介:

春友社出品:云南普洱茶(系列)
致友人的这封信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