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父子关系再好,也不要送这几种礼物,避免家庭矛盾

 布衣粗食68 2022-10-18 发布于湖南

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

父亲和儿子的关系好了,对于家庭的发展,是不无裨益的。

尤其是在农村,父子一起劳作,可以带来丰厚的回报。父亲把传统的种养方法告诉儿子,儿子就有了养家糊口的本领。

随着时代的发展,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了,父子关系不仅体现在劳作方面,还会体现在平时的送礼、家宴等方面。

我们力所能及地让亲人过得更好,但是要注意方式方法。以下几种礼物,就不要送了,容易导致家庭矛盾。

01

寓意不吉利的礼物,令人反感。

送礼的本意,是带来美好的祝福,引导家庭积极向上。但是礼物的选择,是很讲究的。

如果礼物的寓意不好,会让人很伤心。价格很高,但是价值不大,甚至是一文不值。送礼的人,落得吃力不讨好的结局。

在我的家乡,很忌讳“送终”两个字。

一般来说,父亲到了奄奄一息的地步,儿子坐在身边陪伴,就是“孝子送终”。

关于“终”的礼物,一定不能送,会让父亲觉得自己命不久矣。

比方说,钟表,不能乱送。如果父亲需要,儿子应该和他商量之后,再去采购,很容易造成误会。

粽子,也不能乱送。儿子一开口就说“送粽给你”,话一出口,就变味了。

另外,礼物要注重实用性。

老人不喜欢穿西装,但是儿子一定要送。钱花了,但是老人却觉得太浪费了。并且,西装一次也不穿,变成了压箱底的东西,完全没有必要买。

谁的钱,都是辛苦钱,不要为了送礼,随手就花掉了。

02

价值很大的家财,导致偏心。

人人平等的时代,儿女都是传后人。父母老了,不仅儿子要管,女儿也脱不了干系。

在父母的思维里,还有重男轻女的思想,难免会出现“把家庭的一切送给儿子”的问题。

父亲背着女儿,把房子、存款、车子等送给了儿子。看起来是应该的,其实是在排挤女儿。

对于有几个儿子的老人来说,把大量的财产送给某一个儿子,其背后的祸根,就非常明显。

父亲很偏心,那么在自己很老的时候,就会被儿女“偏心”。得了钱财的儿子,不一定会尽孝,没有得到钱财的儿女,在斤斤计较。送礼了,害人害己。

聪明的父亲,会和家人商议,到底要如何分配家庭财产,或者让儿子当家做主,和兄弟姐妹沟通。

偏心的“大礼”是万万不能送的。就是平时的红包、礼物,也要尽量体现公平公正,旗鼓相当。要是某个儿子经济困难,需要父母的帮忙,也要进行情况说明,让大家都知根知底。

03

美色、庸俗的礼物,低级趣味。

《后汉书》里有这样一段话:初,曹操攻屠邺城,袁氏妇子多见侵略,而操子丕私纳袁熙妻甄氏。融乃与操书,称“武王伐纣,以妲己赐周公”。

三国时的曹操,打败了袁绍,得到了很多的财物,袁绍家的妻妾都归附曹家。

曹丕见甄宓长得天姿国色,于是非常敬爱。可是他不知道,曹操也动心了。

大臣孔融见状,戏言了一句:“周武王打败了纣王,把美人妲己,送给了周公。”其本意是,取笑曹家父子不懂得做人,做了违背常理的事情。

色字头上一把刀。

父子相处,任何时候,都不要做好色的事情,更不能臭味相投。

撇开父子关系,两个人都是男人,应该有很多一样的兴趣爱好。但是要有做人的规则和底线,要知道道德廉耻。

父子一起去钓鱼,开车去旅行,在城里买房,这是值得点赞的。但是一起好色,就显然是违背道德。为了美色而争执,或者互相礼让,都是一个低级的笑话。

04

对孙辈的大礼,本是溺爱。

有个词语叫“爱屋及乌”。父亲喜欢儿子,因此会对孙子、孙女更好一些。

也有一些家庭,父母为了让儿子安心工作,包揽了带孙子的任务;为了讨好儿子儿媳,把孙子当成手心的宝。

爷爷爱孙辈,这是人之常情,但是不能送大礼。表面上看,送大礼给孙子,实际上是把礼物给了儿子。只是绕了一个弯而已。

过年、过节时,大红包到了孙子手里,儿子儿媳会“代为保管”。

如果爷爷单独拿红包给孙子,还瞒着儿子儿媳,那就是犯错误。孙子还年幼,不知道如何处理钱财,也许他很快就会在同伴们面前炫耀,或者买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找人赌钱。

很多孙子败家,其实是爷爷培养出来的,别知道太晚。

古人说:“富不过三代。”

到了孙辈,就是第三代人了,教育问题,不得重视。孙子混得好不好,和爷爷奶奶是否能安度晚年,有很大的联系。

教育孙子,要尊重儿子,而不是爷爷奶奶拼命去爱。护短,是很忌讳的,对孙子没好处,还让儿子很伤心。

05

礼尚往来是做人的热情,也是一门学问。

不同的年龄段,要学会不同的送礼方式,别分不清轻重缓急。

最好的礼物,就是有好的家风,多商量的处事方式。

父子关系再好,也要“明算账”,别总是一笔糊涂账。智商和情商,要一起提升,送礼要恰到好处。

送大礼,不代表大恩大德;送小礼,不一定是小气鬼。

实用的,真诚的,善德的,就是皆大欢喜的。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