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宁夏:银川老西门往事知多少?,不止是一座凤凰碑而已呢

 桂临塞上 2022-10-18 发布于宁夏

银川的凤凰碑对于老银川人来说,有着难以磨灭的回忆,所以说它是老银川人的一个地标记忆了。

很多人都知道,凤凰碑是在老西门的原址上矗立起来的,但是很少有人对这老西门的往事有了解的。

明朝正统九年(公元1444年),银川“复修西半城”,使得银川恢复了原有的城市规模。于是西门就建立起来了,曰“镇远门”,它直对着贺兰山。

银川人不喜欢走西门,那是因为明朝时期,人们家里有人死了,都会选择把亲人葬于唐徕渠畔。他们相信,唐徕渠会把亲人的亡魂带回老家在,所以,西门一般都是出殡或者节日上坟祭拜的时候才会走。

尤其是和虏寇打仗战死的那些将士,很多也都会葬在唐徕渠畔,于是西门充满了肃杀之气。

西门还见证了明朝银川城的最后悲壮时刻,那是明朝文人最后的风骨!

顺治六年(公元1649年),大部分明朝官员已经投靠大清王朝。宁夏巡抚李鉴伟委署灵武同知治花马池姜瓖,将军刘登楼攻宁夏城(银川城)。城陷时,一个叫邱希孔的人和他侄子踞坐西门城楼大骂姜瓖和刘登楼的变节行为,毫不畏惧。

最后二人恼怒,怒斩其头,但是邱希孔尸身“犹箕踞坐上不为动”,二人惧之,遂厚葬在如今的解放街和西桥巷口处。

这个邱希孔字所愿,乃四川绵州人,为人倜傥,负气节。在明末张献忠入川的时候,他为了避兵灾而来到宁夏,不曾想,终究没躲过兵灾。正所谓躲过了张献忠的屠刀,却没躲得过叛军的军刀!

现在的人只看到了凤凰碑的风姿绰约,还有谁记得镇远门的悲壮?

大名鼎鼎的“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他赴任柳州的时候,衡州侯吕温在送别宴上,即兴送了一个上联:柳州柳太守种柳柳江边。

据说这上联是绝对的,一千多年了都没人对出来。威记看着凤凰碑,忽然想到一个下联,那就显摆一下吧:

上联:柳州柳太守种柳柳江边
下联:凤城凤凰碑引凤凤栖上

绝不绝不知道,反正凤凰碑都知道!

这里是银川!发现银川之美,感受银川之美!

我是威叔,用温暖的文字,翻起尘封的记忆,记录银川的人文历史!谢谢阅读关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