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贾宝玉挨打事件里的众生相

 城北十五里666 2022-10-18 发布于北京
图片
 图片

公众号ID:hlmyj001

编辑微信:dongzhu1968

投稿:hlmyj001@163.com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作者

归途如虹

《红楼梦》第三十三回“手足耽耽小动唇舌 不肖种种大承笞挞”和第三十四回“情中情因情感妹妹 错里错以错劝哥哥”是《红楼梦》里具有关键性转折意义的两回。

贾宝玉挨打是《红楼梦》里矛盾冲突较为集中的一个事件。引发该事件的导火索有三个:贾宝玉和贾雨村见面的时候没有潇洒慷慨的谈吐;贾宝玉和忠顺王喜欢的戏子琪官结交,得罪了忠顺王;贾政听信贾环的谗言,误以为贾宝玉奸污王夫人的丫鬟金钏儿未遂,并打了一顿,导致金钏儿自杀。

贾宝玉挨打是贾府内部父子矛盾和嫡庶矛盾长期积累的一个必然结果。

图片

贾政觉得贾宝玉不务正业,不思进取,且任性胡为,对贾宝玉的不满也不是一天两天了。他原本就已经因为贾宝玉得罪了忠顺王,觉得贾宝玉连累了自己,再加上金钏儿的自尽让他觉得贾府的名声体面有可能不保。所以,他觉得自己有必要教训一下贾宝玉了,否则贾宝玉以后会酿成大祸。

“恨铁不成钢”的贾政采用了最为简单粗暴的方式,那就是痛打贾宝玉。他这是爱之深,责之切,在强烈的愤怒下已经来不及思考了。他没有想过贾环的话是否可信,也没有想过毒打贾宝玉的后果,完全是在恶劣情绪的支配下对贾宝玉进行的毒打。

贾政事后也有后悔,不过他后悔的是自己打得太重了,并没有后悔自己责打贾宝玉的行为。他也没有去看望被自己打得下不来床的儿子。

图片

贾宝玉挨打让不少人很心痛。王夫人在贾政面前以死相逼,还哭起了已经去世的长子贾珠,惹得李纨和贾政也泪如雨下。贾母用母亲的权威让贾政完全偃旗息鼓,她指责贾政不把自己放在眼里,让自己没有立足之地,甚至威胁贾政自己要带着王夫人和宝玉回南京去,让贾政除了道歉别无他法。

王夫人是贾政的夫人,在古代“夫为妻纲”,所以王夫人只能采取怀柔的办法,希望贾政可以看在夫妻情分上停手。她哭贾珠,是希望贾政能够考虑一下自己只剩这一个儿子了,未来只能依靠他了。这时候,原本就不打算打死贾宝玉的贾政终于心软了。

贾母很好地利用了自己作为长辈的身份。在古代,“百善孝为先”,在封建宗法社会里尤其如此。像贾政这种恪守封建伦理的士大夫,更是不敢有违孝道。所以他根本经受不起母亲的指责,在母亲面前丝毫没有脾气。贾母一方面保护了贾宝玉,另一方面发泄了自己对于贾政的不满,强调了自己作为老祖宗应有的权威。

贾母还特意提到了贾政的父亲贾代善。其实,贾政年轻的时候也是诗酒放诞之人。他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个标准的封建士大夫,和贾代善的教育有很大的关系。贾母提到贾代善就是希望贾政反思一下自己教育贾宝玉的方式,想一想自己的父亲当初是怎么教育自己的。

图片

贾政这一次彻底失败了。他打伤了儿子,伤了夫人的心,还得罪了母亲,也没有改变儿子贾宝玉。

事后,贾宝玉在贾母的纵容下可以不用去见贾政的同僚了,也可以随意地晨昏定省了。他每日只是在大观园里游荡,为丫鬟服务。

薛宝钗等人对贾宝玉因势利导,他不仅不听,反而觉得薛宝钗是“入了国贼禄鬼之流”,甚至把除了《四书》之外的书都烧了,比以前更加叛逆。

可见,像贾宝玉这种秉持了“正邪两赋”、天生思想就和主流价值观格格不入的人,靠打骂的方式是改变不了了。贾宝玉看似柔弱,其实具有石头一般的倔强。外力不仅很难改变他叛逆的性格,反而会激发他的意志。再加上贾母对他的溺爱,他就可以暂时地享受自由了。

图片

薛宝钗在贾宝玉挨打后第一时间送去了药丸,也表达了对贾宝玉的关心。这是《红楼梦》里薛宝钗第一次流露出对贾宝玉的怜惜心疼之情。尽管薛宝钗表达得非常克制压抑,但是贾宝玉还是很受感动的。

贾宝玉没有记恨父亲对自己的毒打,也不计较贾环是否进了谗言,也不在乎是不是多嘴的薛蟠导致了自己挨打,他在乎的是人间温情。他只是因为感受到了别人对自己的关怀就觉得一切都无所谓了。可见,人与人之间的温暖对于贾宝玉而言多么重要。“情”是贾宝玉最在乎的,是贾宝玉赖以生存的空气。尤其是来自少女的柔情,更是让贾宝玉产生了一种精神依赖,以至于他只希望得到少女们的泪水,也就死而无憾了。

薛宝钗是理性而务实的,所以在贾宝玉挨打后采取了最实际的做法,送药丸。同时薛宝钗也是一个合时宜的人,所以她会委婉地指责贾宝玉不听自己的劝告。对于贾宝玉的叛逆,薛宝钗觉得不妥,希望贾宝玉改变。

图片

林黛玉是感性的。贾宝玉挨打让她哭得眼睛肿得如桃子一般,见到贾宝玉也还是泣不成声。这是发自肺腑的心痛,是深切的在乎和关切。

林黛玉也劝贾宝玉改,可是贾宝玉却对林黛玉说自己为那些人死了也情愿。这样的话贾宝玉只会对林黛玉说,因为他清楚只有林黛玉可以理解自己。

林黛玉之所以劝贾宝玉改,不是因为她觉得贾宝玉做错了什么,而是因为她太爱贾宝玉了。她不愿意看到贾宝玉被贾政打成这个样子,不愿意看到贾宝玉和贾政产生如此剧烈的矛盾。就像是第十九回里她担心贾宝玉帮丫鬟们陶制胭脂被贾政知道一样,林黛玉这一次也是希望贾宝玉做事谨慎一点,不要只顾别人不顾自己,只顾当下不考虑结果。

林黛玉回到潇湘馆后,贾宝玉放心不下她,就让晴雯去潇湘馆看看林黛玉。晴雯觉得这样不太妥。贾宝玉想了想,就让晴雯给林黛玉送去两张半新不旧的手帕。

不明就里的晴雯就这样送去了手帕。她完全不同于《西厢记》里主动撮合崔莺莺和张生的红娘,完全不知道贾宝玉让自己给林黛玉送手帕的动机,可见其天真单纯。

图片

林黛玉一开始也不明白,细想一番之后也明白了。她百感交集。一方面,她感受到了贾宝玉对自己的牵挂,明白了贾宝玉对自己忠贞不渝的爱,另一方面,她内心又充满对未来的隐忧,对封建礼教的忌惮。在又惊又喜,又悔又惧的情绪下,林黛玉写下了《题帕三绝》,用清新的文字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感动、欣喜和彷徨无奈。从此,贾宝玉和林黛玉的感情稳定了下来。两个人之间再也没有争执,只有互相关怀,只有心心相印的默契。

在贾宝玉挨打之后,袭人觉得自己有必要向王夫人进言,让贾宝玉可以搬出大观园。之前,她听到了贾宝玉对林黛玉的表白,吓得魂飞魄散。她担心贾宝玉的名声体面,觉得自己必须想办法让贾宝玉和林黛玉的感情不要再继续发展下去。贾宝玉挨打更是让袭人觉得事态严重,所以她鼓起勇气向王夫人提出了让贾宝玉搬出大观园的建议。

袭人的建议在王夫人看来是很对的。她和袭人一样都把贾宝玉的前程看得非常重要,把自己的未来和贾宝玉紧紧联系在了一起,觉得贾宝玉好,自己才好。

金钏儿事件已经让王夫人心有余悸了,这次贾宝玉的挨打更是让她心痛不已。所以,王夫人把怡红院交给了袭人,给了袭人“准姨娘”的待遇。王夫人希望袭人帮自己看好怡红院,维护好贾宝玉。

袭人和王夫人都是爱贾宝玉的,都希望贾宝玉好。可是,她们这种爱的方式以后会给贾宝玉造成极大的精神伤害。不过此时的她们考虑的就是不能让贾宝玉被“勾引”坏了,不能让贾宝玉身败名裂。

图片

薛宝钗误以为是哥哥薛蟠的失言导致了贾宝玉挨打,和哥哥产生了激烈的争执。薛宝钗希望哥哥安分守己,不要到外面惹事。哥哥却觉得薛宝钗等人太在乎贾宝玉了,甚至扬言要杀了贾宝玉,还说薛宝钗是因为贾宝玉有玉,而和尚对母亲说过她的金锁要有玉的才能正配,所以才护着贾宝玉。

这种指责在当时那个讲究“男女授受不亲”、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时代是很严厉的,薛宝钗这种克己复礼的女子自然经受不住。她本来就对哥哥比较失望,觉得他不争气,现如今又被哥哥伤害了自尊,于是就哭了一夜。

薛蟠是一个爱弄性的人,说话做事完全凭情绪,再加上喝了酒,就做出了让母亲和妹妹伤心的举动。事后,他也后悔,真诚地给母亲和妹妹道歉。可见,薛蟠是一个性情中人,并不是一个冷酷的人,只是在父亲去世后,缺少人管教,又有母亲的娇惯,所以成了“呆霸王”。

图片

贾宝玉因为金钏儿的自杀非常心痛自责,所以无论玉钏儿如何给自己脸色看都没有生气。怜香惜玉的他哄着玉钏儿吃了一口莲叶羹,自己被烫伤了还一心只关心玉钏儿。

在傅试家那两个“极无知识”的老婆子看来,贾宝玉呆傻且没有刚性。其实,贾宝玉是无私,是善良,是满腔柔情。

曹雪芹写贾宝玉挨打写得很精彩,通过贾宝玉挨打这一事件展现出了两种价值观之间的矛盾,也将贾府内部复杂的关系展现了出来。贾宝玉挨打事件所展现出的众生相让我们对《红楼梦》里的人物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因此,贾宝玉挨打事件值得细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