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试评《红楼梦》续作第九十二回

 城北十五里666 2022-10-18 发布于北京
图片
 图片

公众号ID:hlmyj001

编辑微信:dongzhu1968

投稿:hlmyj001@163.com

作者赵安胜,男,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人,1962年出生。上世纪八十年代初,高中毕业,即在家乡任小学教师至今。业余从事文史方面的学习和研讨,在《红楼梦》研究方面,用力尤多,有几篇红学论文,刊发于《红楼梦学刊》、《红楼梦研究辑刊》等专业期刊。现为中国红楼梦学会会员。本文原题《高鹗续作“后四十回”批点之第九十二回回后总评》。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作者

赵安胜

题注

笔者对于高鹗续作《红楼梦》“后四十回”,所做批点,基本完成。今摘引其中第九十二回回后总评,发出来,期望能够得到大家的批评指正。

此回仍是对应回目前后两句,“评女传巧姐慕贤良  玩母珠贾政参聚散”,由前后两大部分内容所组成:

前一内容,是利用在贾母处过“消寒会”,众人尚未齐集之际,宝玉与先期来到的巧姐儿,讲书授理。这其间还穿插了凤姐接见迎春处的来人,并由孙家来人转述了司棋与表兄双双殉情的故事。

后一内容,是冯紫英来到贾府,兜售古董,并由此展开的一系列的谈话、餐饮等内容。

整回文字,基本都是人物语言,几乎等同剧本。续作者习惯于通过人物语言叙述故事内容,推进情节发展,展现场面环境,交付人物结局。许多内容、情节、背景、人物,续作不采取以叙述人视角做正面实写,而是纳入人物语言做侧面地虚写的笔法来表现。

续作的这一”叙事策略”,在这一回中得到集中而显著的体现。长篇大论者,有“那人”演说司棋与表兄之情死;零星散碎者,如贾蓉续弦之家世、贾雨村之履历,等等。

总的来看,这回文字,对于故事内容的表现,对于故事情节的推进等方面,是有其作用的;但艺术水平却是相当低劣的。

一是,人物的言谈话语,浅了;

二是,人物的口中所言,土了;

三是,文中的有些内容,错了。

图片

先说其“浅” 。

原著第二回中“冷子兴演说荣国府”,说到:

“如今的这荣宁两门,也都萧疏了,不比先时的光景。”

那是外人的闲话杂议。贾府的今不如昔、日渐衰落,于此一节文字之内,先有贾政,继有凤姐、复有贾赦,累加点染。何以如此钟鼎之家、簪缨之族的男女主人,如此浅露?此实乃续作的浅露。

续作者心中之意,往往迫不及待地通过人物之口,将内幕或内涵表露出来,乃至于多人扎堆儿一起表露,做集束型的表露。这是“后四十回”在情节设置方面的浅薄、浅露。

“后四十回”中的很多人物形象,也与其在前八十回原著中的表现,大相径庭。这里出现的冯紫英,在原著前八十回中的出场亮相,英气豪迈,洒脱爽利,给人极深的印象。这次却纯是以一个古董商的身份亮相,口口声声,讲价促销。

冯紫英当着贾家之人的面,直接评说贾蓉:

“续娶的媳妇,远不及头里那位秦氏奶奶了。”

这样的说话方式,较之薛蟠,犹恐不及。

贾赦偌大年纪,在参与议论官场险恶、风云多变之时,竟然口出类似孩童之言:

“咱们家是最没有事的。”

是他老糊涂了,还是酒喝大了?

其实,贾政说起自家后代儿孙“虽无刁钻刻薄,却没有德行才情”的话,也是很不得体的,要说这是他的谦逊,其谦逊得过头不过头,暂且不说;最起码,也不该这样的措辞。

贾政与冯紫英,宾主之间的寒暄,也是大不合于人物身份与性格特征的。譬如贾政的留饭,与冯紫英的客套:

贾政道:“你在我这里吃了晚饭去罢。”冯紫英道:“罢了,来了就叨扰老伯吗!”

皆是极浅极薄的人物语言。操此语言者,其身份与表现,同时一落千丈。

另外,像秋纹对宝玉的诳绐之言;宝玉向袭人透露与黛玉的参禅;袭麝二婢的玩笑调侃之语,皆是严重拉低人物品行与境界的拙劣文字。

再说其“土” 。

要说其“土”,贾政留饭的话语,“你在我这里吃了晚饭去罢”,难道还不已是“土”得掉渣儿?冯紫英的那句答言“罢了,来了就叨扰老伯吗!”,虽然夹杂了“叨扰”这样的雅词,但仍不掩其“土”。

孙府来人,述说司棋与表兄的死情,其言虽“土”,这也无妨,因为,这与此人的身份地位等,还能大致相合。但贾政、贾赦与冯紫英等上等阶层的人物,也是满口的俗言土语,就很不合宜了。

图片

最后,再说说其“错”。

“后四十回”中的这一回,写得不够好也就是了;难道还有什么差错吗?

有的。而且,这其间的有些差错,还是很严重的。只不过,不少人还意识不到而已。

这其间,写到贾政与冯紫英的对话,相互之间多次以“你”相称;贾政以长辈的身份,对冯紫英以“你”相称,这还或许稍有强词一辨的余地;而且冯紫英没大没小地,竟也对贾政称起“你”来:

冯紫英道:“你们是个国戚,难道宫里头用不着么?”

(贾政)便与冯紫英道:“这两件东西好可好,就只没银子。我替你留心,有要买的人,我便送信给你去。”

贾政道:“你在我这里吃了晚饭去罢。”

贾政道:“那两件东西你收拾好了么?”

读者诸君,您还记得吗?生活于贾府的阶层之内的平儿对凤姐,倒是果真用过这个“你”字。那是第五十五回。在特殊语境之下,平儿一时情急 ,口不择言,一个“你”字冲口而出。她说了一句:

“你太把人看糊涂了……”

此时病中的凤姐,与平儿交心,已是交得火热,不但没有为之气恼,反而抓住了平儿口中的这个“你”字,做了进一步拉近距离的工具。书中这样写来:

凤姐儿笑道:“我是恐怕你心里眼里只有了我,一概没有别人之故,不得不嘱咐。既已行在先,更比我明白了。你又急了,满口里'你’'我’起来。”平儿道:“偏说'你’!你不依,这不是嘴巴子,再打一顿。难道这脸上还没尝过的不成!”凤姐儿笑道:“你这小蹄子,要掂多少过子才罢。看我病的这样,还来沤我。过来坐下,横竖没人来,咱们一处吃饭是正紧。”

由此亦可见,当时的上层社会,在纲常礼仪的严格框范下,是不可轻易地使用“你”、“我”这样的指称代词的。即使是平辈的兄弟、姐妹之间,也是不可轻而言之的;下层对上层、晚辈对长辈,更是不可以之替代应有的称呼。

杜甫《醉时歌》中有“忘形到尔汝”的诗句,正表明了,以“尔汝”相称呼,那是到了“忘形”程度的表现。宋明之后,理学兴盛,至清代而达到顶峰,各类纲常礼仪,也尤为严酷。这在《红楼梦》这面封建社会的“镜子”中,是映照得极为显明、极为清晰的。

图片

有道是“礼出大家”。这一避免直接称“你”的规矩,也主要是在上层社会中,被相对严格地执行着。至于中下层大众,这一规矩或曰规范,可能未必严格恪守。

第六回,刘姥姥的女儿对刘姥姥,周瑞家的女儿对周瑞家的,都曾有过“你老人家”的言辞。那是等级之外者的生活状态,或当别论。而且,还不单是一个“你”字,还有后缀“老人家”。

第七回中,写王熙凤受尤氏婆媳盛情诚邀,到宁府来逛逛,“散淡散淡”。凤姐初至,即与尤氏及宁府侍妾媳妇们玩笑起来。甲戌、己卯、庚辰、梦稿等几个脂抄本,同有这样的一句话:

尤氏、秦氏未及答话,地下几个姬妾先就笑说:“二奶奶今儿不来就罢;既来了,就依不得二奶奶了。”

多个脂抄本相同的这句话,在程甲本以及整个程本系统,发生了一处变异。

几个姬妾的见面玩笑,“……既来了,就依不得二奶奶了”,这句话,变异为:

“……既来了,就依不得你了,二奶奶。”

程本系统,这句引文中,众侍妾对凤姐用了人称代词“你”。这是程本对脂本曹氏原著的异变之文;这一变异,造成了严重的错误。

程乙本为这个“你”字做了修补,在其后加了“老人家”三字。其修补后的文字为:“既来了,就依不得你老人家了。” 程乙本的修补,略有裨益;但尚未触及根本。

类此异文,尚有第六十四回中的一处。这里的一个“你”字,在不同版本之间的异文,也很重要。

贾琏主动提出自己回家去取银子,为贾珍应急;同时还要兼替贾珍督查一下家中之事,再捎带给尤老娘请安致意。为此,贾珍对贾琏,有一句客套话。这句话,在程甲本是这样的:

“只是又劳动你,我心里倒不安。”

贾珍之言中的“你”字,亦非曹氏原文。这一回庚辰本阙遗;己卯本乃是据程本系统的本子抄补,同于程甲本的“你”,并不奇怪。其他的几本,戚序、列藏、甲辰几本,则同作“老二”,其句作:

“只是又劳动老二,…… ” 

这一时段的文字,贾珍对贾蓉,一口一个“你”,这毫无问题;对贾琏 ,则虽是长兄对少弟 ,亦是不可直接称“你”的。这个“你”字,是程甲本所错成,还是程甲本另有所本,这或许还不太好遽断;但是,“你”字不对,这是可以确认的。

笔者看到,在现今出版的《红楼梦》新校新印版本中,有不少依据戚、列等本,校作了“老二”的;十分遗憾的是,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红研所”校注本,第一版迄于第三版,皆取“你”字。

“后四十回”的续作者,也就是前八十回的编纂整理者;进一步来说,也就是高鹗其人。在他的思想意识中,根本就未曾理会得到这一问题 。所以,这个“你” 字,又在这里的第九十二回中,频频现身。贾政昆仲与冯紫英的会面其间,主宾双方,“你”来“你”去的,频繁使用。

图片

本回之内,“你”字之外,还有一处用词,也很有必要予以揭示。

贾政向冯紫英解说贾雨村与宁荣贾府的交往时,有这样的话语:

“……岂知雨村也奇,我家世袭起,从代字辈下来,宁荣两宅人口房舍以及起居事宜,一概都明白,因此遂觉得亲热了。”

将父辈,口称“代字辈”,这也是续作者的大失检点的用词。然而,这一用词造语,却一再地出现于“后四十回”中。第八十三回,写到贾府人丁入宫探视元春,有这样的文字:

贾赦贾政答应了出来,因派了贾琏贾蓉看家外,凡文字辈至草字辈一应都去。

文字辈至草字辈各自登车骑马,跟着众家人,一齐去了

“探宫闱”中的“文字辈”、“草字辈”,这还只是出现于作者的叙述语言中的名目,却也已是怪异得很了;至此第九十二回,竟将这样的名目,纳入贾政口中,其逆情悖理,无以复加。

总之,第九十二回,其“低”、其“土”、其“错”,是很严重的。完全可以说,这是相当低劣的一回文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