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散文||歌声飘进文苑群

 冬歌文苑 2022-10-19 发布于北京

歌声飘进文苑群

金秋十月满载着收获的喜悦,我带上一首《祝你生日快乐》之歌,带上一篇《母亲的守望》,用文学和歌声,祝福冬歌文苑六周岁生日快乐,有声传播远方,歌声飘进文苑群。

时间拉回到2020年春节,我原计划回老家陪母亲过春节,因受新冠疫情的影响,全国上下拉开防控大幕,回老家过春节之事就泡汤了。春节期间,我在北京,心里却惦记着90岁的老母亲,不禁心一酸,模糊的眼眶浮现母亲在树下朝我们回去的方向守望。

守望是挥之不去的眷念,不管你想不想,都会模糊你的双眼。母亲家门前有两棵四十多年的大柳树,树身挺拔高大,像一把巨伞,树枝一半遮掩公路,一半覆盖院坝,树下常有一个身影在晃动,那便是母亲的守望。多少年过去了,母亲就这样年复一年地守望。守望着这份家业,守望着她的儿女,守望着这片热土地。头发全白了,背驼了,听力差了,视力也不行了,一次次的守望,守望成一尊雕塑,定格在两棵大柳树下。

我把当时的所思所想,经过反复构思,写成一篇《母亲的守望》,投稿冬歌文苑。没想到冬歌文苑很快就推出这篇文章,激活了我的写作热情。更让我没想到的是,还有不少文友老师给我这篇拙作留言,“守望的是故土,守望的是乡愁,守望的是希望。”春节后,一篇《母亲的守望》,就这样亮相冬歌文苑。

2020年4月初,还是因新冠疫情惹的祸,我们都宅家两个多月了,趁着春暖花开之际,儿子说:“我带你们去一个人少的地方溜达溜达,透透气。”

小车在宽阔的马路上转了一个弯,行驶约十来分钟。“到了,下车吧!”儿子说。“这是哪里?”“潮白河呀!没来过吧?”

原来,潮白河与宋庄擦肩而过,像一位母亲,一手牵着燕郊,一手牵着宋庄,两岸垂柳飘逸,倒影水中,河水清清,鱼翔浅底,丁香花盛开,浓郁的芳香扑鼻。林中百鸟争鸣,多美的一幅鸟语花香的画面啊!此情此景令我所感,令我所思,脑海里翻动着潮白河、长江的画面,和着画家的歌声飘扬。我仔细观察潮白河的水面在春风吹拂下,荡起层层涟漪,显示“柔”的画面;而长江水是奔腾咆哮,一泻千里的气魄,显示“刚”的情怀。长江和潮白河一刚一柔,像一对完美的搭档浮现在我眼前。我把生活中观察到的人、景构思为一篇《歌声飘过潮白河》,描绘潮白河的美景,放飞春天的快乐歌声唱起来了。没几天,冬歌文苑推出我的第二篇文章。有文友留言:“潮白河是宁静幽美,长江却是奔腾咆哮,桀骜不驯,两条河一动一静,各有各的美。”文友周振英老师留言:“潮白河的美景美在晚霞,如诗如画,被春风托起的晚霞,是天空与大地交汇后远去的地方,我就喜欢用晚霞包裹的样子。”

冬歌文苑是学习的平台。入群后,我逐渐感觉到这个大家庭的温暖,整体素质好,写作水平高,更与其他群不同的是军人军嫂多。依我看来,凡有军人的地方就有安全感,何况还有老师、写作高手、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或各省作协会员?一个有着500人的纯文学群平台,诗歌、散文、小说、报告文学等文体的写作高手,相聚文苑群,拥着太阳再登高。

在学习中,我把重点放在写作技巧上,学习老师们如何谋篇布局、承上启下,用哪些写作手法、如何立意突题等等,增长了不少新知识。如:有文友提出文章“留白”。开始我很诧异,“留白”,比较隐约含蓄,不说透,留给读者联想的空间,本是绘画艺术上的技法,现在也用到文学作品中来了。我带着疑问,慢慢走进留白的表达语境中,领悟在一篇文章里如何妙用“留白”?使文章读起就停不下来,越看越薄,生怕读完了,但还是读完了的效果。正如黄玉东大校说的那样:“读起来有味,放下去有感,拿起来有用的散文,就是好散文”。我就不断地向文友们学习,取其之长补己之短。

冬歌文苑是交流的平台。冬歌文苑属纯文学平台,每天推出八篇文章,体裁有诗歌、小说、散文、随笔、报告文学等,知识面广,互相交流,各取所需,每10天(原为5天)一次点评会,互相交流学习。

我第一次参加点评活动,主要是当观众。后来,我逐渐悟道,点评文章不像老师给学生作文下评语,而是起点高,重在点评文章的结构是否严谨,语言是否生动,内容是否完美,立意是否深刻。然后大致从四个方面着手点评,一是看文体,如是散文就按结构、铺陈、技巧等来点评。若是小说,就要读懂小说的人物、环境、情节。情节又分发生、发展、高潮、结局等进行点评。二是看文章的内容,包括题意、中心、内容和感情,表达的文体、结构,发展有无创新。三是结合文章内容,提出文章好在哪里?四是点评时要找准侧重点,互相交流,达到提高写作水平的目的。

我喜欢读老师们的文末点评,对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手法有很大的启发。文苑焦红玲老师在《曾是惊鸿照影来(作者:朱湘山)》一文的点评,对理解文章和写作很有帮助。焦老师从这篇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特色进行解读:全文分四部分,第一部分是造境,第二、三部分是入境,第四部分是化境。整篇文章围绕“惊鸿照影来”写历史人物陆游与唐婉的爱情故事,以千古绝唱的《钗头凤》终化为千年一叹。在写作特色上,焦红玲老师简析道:无一处闲笔,开头写陆游与唐婉奇妙的机缘;无一丝矫情,处处写情感情绪的变化;无一句陈腔滥调。尤其是写好历史题材很难,难于突破固有,写出新意。我读了焦老师的点评后茅塞顿开,受益匪浅。无疑这篇文章是朱湘山老师的优秀之作,标题是来自陆游的诗句。陆游是大家熟悉的诗人,但对陆游和唐婉这段凄美的爱情故事不是人人皆知,尤其是历史题材,如果对历史人物把握不准,就影响对文章思想内容的理解。我读了焦老师的点评后,又重读朱老师的这篇文章,琢磨朱老师是如何“造境”“入境”“化境”的,加深了对文章的理解。

文苑平台是共进的平台。不少老师在谈创作体会时,也谈到选材的问题。鲁迅说:选材要严,开掘要深,不可将一点琐屑的没意思的故事,便填成一篇,以创作丰富自乐。我在学习何纯中老师谈《摸着石头溯溪头》一文的心得,对我启发很大。何老师说:写作方面提倡“无期待”“远痛苦”“纯快乐”的写作心态,常怀“好心情”和“童趣”去写过程,在生活中注意观察,重视“言之有物”,写作崇尚“快手”“快餐”“快递”的模式,出手要快,有的想法、灵感,就把它记录下来,快速留痕,等相对时间允许,文章的思路和脉络一旦构成,动笔就写。我获得了一条好经验,值得借鉴和学习。

赵继平老师之所以能写出好文章,就是达到“三种境界”:一是景物美,用朴实的语言描绘出逼真的形象,让人如临其境,不能自拔,这叫“形境”,有点像绘画的写生。二是情感美,要创造出一种精神氛围,让人留恋体味,翻江倒海地寻找人物的影子,这叫“意境”,有点像绘画的写意。三是哲理美,好的文章总是有能给读者留下启迪,说出一个你不得不信的道理,或者几句富有哲理的精句,这叫“理境”,有点像绘画的抽象。这三种境界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一种比一种境界高。

作品的最高境界是给人以享受,悟出思想,产生共鸣。但要做到这点很难,需要在写作技巧上下真功夫,好的作品从头到尾都能把读者带入情感世界,写出好文章。

我的文章谈不上好文章,挖掘不深。但每一篇文章我都是用心在对话,用情在书写,素材都是来自生活,写我身边熟悉的人和事。从构思到完成至少要修改3—5遍后,还不能急于出手,需沉淀三两天,完全属于自己心里想要的文章,才投进邮箱。所以,高产作品注定与我无缘。

我进入冬歌文苑二年多来,推出我的散文、评论文章共24篇,其中头条9篇,参与点评3篇,省市级刊物发表7篇。我收获最大的不是写了多少文章,而是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平台,进入冬歌文苑群,就像回到了自己的家。一个来了就不想走的家。在这个大家庭里感受到了家的温暖,感受到了文学的氛围。

冬歌文苑是我学习的摇篮,我的家。我愿为你吟唱,为你泼墨;为你祝福,为你放歌。

祝冬歌文苑生日快乐!

图片/网络

 

作 家 简 介

高兴兰(笔名:兰草),女 ,土家族,重庆市人,毕业于西南大学文学院,重庆市作协会员,曾从事中学语文教学、纪检监察工作、林业工作和编修地方志工作,先后有散文、论文、人物通讯、评论等多篇文章在《中国地方志》《中国监察》《中国民族报》《重庆日报》《重庆文艺》《重庆晚报》《重庆晨报》《贵州民族报》《巴人》《运河》《检察文学》等报刊发表。

用诗和远方,陪你一路成长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冬歌文苑工作室

名誉顾问:戢觉佑 李品刚 
文学顾问:周庆荣 王树宾 白锦刚
法律顾问:北京盈理律师事务所

总编:琅    琅 
副总:蔡泗明  倪宝元  赵继平 
编审:孟芹玲  孔秋莉  焦红玲

主编:石   瑛  赵春辉 

审校:严圣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