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5-氨基乙酰丙酸在西葫芦、大枣以及花卉上的应用表现

 海底丛林 2022-10-19 发布于河南

▍5-ALA简述

5-氨基乙酰丙酸是生物体内存在的天然氨基酸,是所有生物体内卟啉化合物( 包括叶绿素、亚铁血红素、光敏素等) 生物合成的第一个关键前体,与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等过程有着密切关系。低浓度时它可以调节植物生长发育,增强抗逆性,提高作物产量,并且改善产品品质;在高浓度时它可以作为农田除草剂、疏花剂,并且可以促进果实着色。在植物生长过程中,特别是在低温、弱光,盐渍或干旱等逆境条件下,5-ALA 对光合作用的促进效应更为显著。


▍5-ALA作用机理

5-ALA 为叶绿素、血红素合成的前提物质,作用机理如下:

图片

主要作用:营养生长期使用,促进光合作用,提高肥料利用率,加快地上部植株生长;着色期使用,加速光合作用积累的物质向可溶性糖转化,增加糖含量,促进果实着色,改善果实品质。


▍5-ALA三种剂型

图片

1、90%5-ALA原药


图片

理化性质:

白色粉末,熔点149-151,是一种广泛存在于植物体内的非

蛋白型氨基酸,没有毒副作用,易降解无残留,绿色环保。



图片

2、5%5-ALA发酵母液


图片

理化性质:

黑褐色液体,PH值4-5(1:100),在酸性和中性环境中稳定,在PH>8液体中易发生反应。



图片

3、3%5-ALA可溶粉


图片

理化性质:

浅橙色粉末,PH值6-7(1:100),在酸性、中性和弱碱性环境下都比较稳定。



▍5-ALA的配伍性

  与助剂产品增效胺、DA-7、诱抗星、促保利素进行复配,能够复配,复配后稳定。

  与氨基酸水溶肥、大量元素水溶肥能够复配,复配后稳定。

  与中、微量元素肥硫酸镁、磷酸二氢钾、硝酸钙、硼酸等中性或酸性肥复配,复配后稳定。多种微量元素复合使用,需要先解决多种微量元素之间的复配问题。


▍5-ALA的功能总结

1、抗逆性

    逆境下,植物代谢产生具有较强氧化能力自由基,引起膜质过氧化,破坏生物功能分子,进一步导致细胞受伤或死亡。

    ALA通过诱导或者合成积累一定的渗透调解物质,来维持质膜结构的稳定性,提高植物渗透调节能力,抑制膜质过氧化,从而保证细胞功能正常。

   植物在受到胁时,通过维持较高的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以减轻胁迫造成的伤害,而血红素作为过氧化物酶的辅基普遍存在于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中,ALA是血红素合成的前体,外源ALA可促进血红素合成,从而提高植物的抗氧化酶活性,来增强植物的抗逆性。


2、促生长、提高产量

(1)ALA作为叶绿素合成前体物质,能够促进叶绿素合成,提高植物的叶绿素含量,提高光和系统的活性和植物的光合能力;

(2)有利于提高叶片气体交换性能,增强叶片光合作用,降低暗呼吸,促进碳水化合物运转,使叶片合成输出较多的光合产物。

3、促进着色、改善品质

(1)5-ALA与果蔬中花青苷的合成积累密切相关,5-ALA能够有效促进相关基因的表达,进而促进果皮花色苷提前合成与积累,促进果实着色;

(2)加速光合作用积累的物质向可溶性糖转化,增加糖分积累,改善果实品质。


▍5-ALA的复配案例

案例1:在西葫芦上试验效果

试验设计:西葫芦幼苗于3月3日定植于大棚,每个大棚定植左右2行,每行株间距 50 cm,肥力均匀一致,管理措施同常规大棚管理方式。处理情况见表。表 每个处理施肥和添加助剂情况

图片

对植株长势影响

在处理后第7天观察发现,与对照组相比,肥料+5%5-ALA发酵液处理后,在阳光照射没那么充足的大棚一侧(弱光条件),西葫芦植株长势较好,叶片大,颜色较深。

图片

案例2:客户试验站,在甜瓜上试验

· 试验方案:施肥情况相同,处理组:每亩喷施增效胺3g+5%5- ALA发酵液5ml,对照组:不处理

图片

案例3:含5-ALA等养分水溶肥料对月季生长、开花及体内养分元素含量的影响

复配方法:试验所设的3个处理,肥料外观和技术指标见下表:每个处理所用肥料均稀释800倍进行喷施处理,从开花前两个月开始,每隔2周喷施1次,共4次。

图片

试验结论:单花鲜重比对照增加20.11%,花产量比对照高30. 4%,每克花瓣吸光值比对照高44. 8%。

图片

案例4:ALA与硫酸镁对红掌光合作用影响

实验设计:叶面喷施,15天处理1次,各处理见下表

图片

结果表明:ALA 与 硫酸镁共同施用更能改善红掌的光合性能,极显著高于 硫酸镁单独处理,与对照相比增加1.58倍;促进干物质积累,混合处理的干重/鲜重比对照提高了 69.84%,从而利于植株的生长。

案例5:5-ALA复配对大枣着色影响试验方案:

在红枣开花量达到40%左右时进行喷施处理,间隔7天喷第2次,各试验方案见下表

图片

试验结果见下表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