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平贵:师者虽逝 风范犹存——追忆顾慰祖教授在陕学术活动

 水利天下 2022-10-19 发布于福建


【编者按党中央、国务院一直以来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工作。日前,水利部亦正式印发《水利部关于加快推进水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为加快推进水文化建设,助力推动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本着传播水利知识,宣传生态文明之宗旨,【水利天下】公众号开办【上善若水】专栏,专栏集各位专家智慧,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营造与时俱进、健康向上的水文化发展新局面为己任,进行水文化传播、分享与交流。本期为第89期,分享人是刘平贵老师,本文经作者同意授权本平台原创发布,让我们一起致敬分享者并与诸位分享、交流。


文章全文




师者虽逝 风范犹存
——追忆顾慰祖教授在陕学术活动
刘平贵


顾慰祖教授是我国著名实验水文学家,2009年06月与袁隆平等20人荣获“全国野外科技工作突出贡献者”称号,他的同位素水文学实验研究,处于国际领先水平,是基础水文学、水文计算、水文及水资源规划、水文实验站规划设计、野外实测技术、实验成果数据分析、同位素水文学等方面的权威。他于1952年从上海交通大学土木系毕业后一直从事从事野外水文实验工作,在国内首次开设实验水文学、同位素水文学的大学和研究生课程,主持建立滁州实验基地等多个水文实验站点,与国际原子能机构合作建立中国大陆降水同位素站网。曾任河海大学、西安理工大学兼职教授,退休后受聘担任国际原子能机构赴蒙古国专家和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项目专家,多次牵头组织国内外专家赴内蒙古巴丹吉林沙漠进行水资源调查,多次参加国际学术讨论和应邀国外讲学。

上世纪60年代,我在华东水利学院(今河海大学)陆地水文专业学习期间,到滁县(今滁州市)城西径流实验站实习,结识了顾慰祖教授,那时他风华正茂,学识渊博且平易近人,儒雅谦和却不乏热情,生活简朴却关心他人,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这里,我见识了多种类型的量水堰槽和先进的仪器设备。此后,常有书信联系,但见面机会少。时至90年代,我在京参加全国水文工作会议,巧遇他来京办事。其时,他忙于办理组团赴内蒙古巴丹吉林沙漠开展水资源调查的准备工作,与我商谈可否以西安为科考人员集散基地,要求陕西省水文局承担国外专家的接机任务和沙漠水样分析任务,商谈妥当后,由水利部国际合作司、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分别下发了相关文件。

巴丹吉林沙漠,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部,是中国四大沙漠之一,总面积4.7万平方公里。其中的巴彦淖尔、吉诃德沙山是世界上最高的沙丘。巴丹吉林沙漠年降水量不足40毫米,但是沙漠中的湖泊竟然多达100多个。高耸入云的沙山,神秘莫测的鸣沙,静谧的湖泊、湿地,构成巴丹吉林沙漠独特的迷人景观,具有极大的吸引力。浩瀚的巴丹吉林沙漠被誉为地球上最奇特的地貌之一,大大小小100多个湖泊犹如钻石般洒落其中,金字塔一样的沙山被公认为世界之最。然而,巴丹吉林沙漠的水是从哪里来的?这些湖泊会干涸吗?巴丹吉林沙漠曾被认为是中国沙尘暴的沙源地之一,未来究竟会怎样?一切都是待解之谜。

顾慰祖教授率领科考队乘骆驼前往沙漠腹地

顾慰祖教授多次牵头组织并率领由中国、美国、日本、加拿大、德国、瑞士等国科研人员以及志愿者组成的科考队,前往内蒙古巴丹吉林沙漠考察,其路线由西安乘火车至酒泉,再由酒泉乘汽车到额济纳旗,以额济纳旗为基地,乘骆驼前往沙漠腹地,进行沙漠水采样、沙山定位等科考工作。其经费来源由国际组织资助一部分,自筹一部分,科考队员往返机票和生活费用自理,他们具有浓厚的科考旅游兴趣。科考队首次巴丹吉林沙漠之行始于1998年夏,20多名科考队员在西安报到集合,我在西安接机时曾与部分科考队员交谈,美籍巴西专家阿克多先生说:“我们来自不同的地方,但都同在一个地球村”。这次沙漠考察历时20多天,条件很艰苦,食品主要为方便面、面包、火腿肠、咸菜等等。那时候沙漠腹地通讯条件差,国际组织、水利部和中科院地质所的电传文件,由陕西省水文局转送额济纳旗政府,再由旗政府派专人送达科考队。考察发现,年蒸发量达4000毫米而年降水量仅50毫米的巴丹吉林沙漠,竟然存在着大大小小上百个湖泊。据调查统计,沙漠深处有144个湖泊,总面积超过23平方公里,其中72个湖泊常年有水,12个是水质很好的淡水湖。最大的湖泊面积达1.5平方公里,最深达16米,考察资料表明巴丹吉林沙漠地下有丰富的水量,且有强大的补给,含水量一般2米,越往下越多,存在一个大水源,是一条有源的“地下河”。位于额济纳旗东南部古日乃苏木草原的水源,也是由巴丹吉林沙漠水源供给的。巴丹吉林沙漠神秘的水资源,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到目前为止,已有16个国家300多名专家先后来此考察。顾慰祖教授在一些盐水湖中央发现不断涌出淡水的泉眼,泉眼周围分布着碳酸钙晶体沉积而成的钙华,形成原理类似于钟乳石,说明这里的泉眼流水可能存在数千年之久。顾慰祖教授对采访记者说:“巴丹吉林沙漠以沙山高大、湖泊众多闻名于世,是全球最为奇特的地貌之一。”他表示要将巴丹吉林沙漠科考持续进行下去,协助阿拉善沙漠国家地质公园申报世界自然遗产。而今阿拉善沙漠国家地质公园已经成立,独特的沙漠风光吸引了国内外各方人士前来考察和观光,自2010年铁路通车后,巴丹吉林沙漠文化旅游迅速火热起来。可以说,顾慰祖教授是巴丹吉林沙漠科考的开拓者,又是巴丹吉林沙漠观光旅游的先行者。

顾慰祖教授在内蒙古巴丹吉林沙漠腹地考察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顾慰祖教授在陕期间不遗余力,积极推进环境同位素技术应用。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渭河傍河水源地污染严重、关中水资源紧缺,地下水超采。我在水利部《政策研究》《水利发展与研究》等刊物发表了《陕西省水资源可持续化的思考》《黄河三门峡水库的功过剖析与思考》等科技论文,顾慰祖教授研读后建议采用同位素水文技术和方法,进行渭河傍河水源地水污染监测和污染防治、关中地下水监测和污染防治,得到了国际原子能机构的响应和支持,决定立项研究,时任国际原子能机构副总干事钱积惠致函陕西省长程安东,建议采用环境同位素技术,进行渭河傍河水源地水污染监测和防治、关中地下水监测和防治等项目的研究和开发,表示在技术、设备、资金方面给予支持,省长程安东阅后迅即批示住建厅、水利厅抓紧落实,由省水文局等单位提出实施方案。在顾慰祖教授指导下,由我主持编制实施方案,西安理工大学水电学院秦毅教授、省水文局赵静、张宏斌等同志参与了实施方案编制工作。实施方案上报后,国际原子能机构先后派阿克多、果麦斯两位专家来西安考察,得到中科院院士汪集旸教授、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庞忠和教授和副研究员秦大军等人的积极支持。后来因实施方案中的配套资金未能落实拖延下来,加之我临近退休,遂向部水文司领导如实汇报情况,部水文司长刘雅鸣率领有关专家赴维也纳国际原子能机构总部访问,促成江西等省区与原子能机构合作,利用环境同位素技术,开展傍河水源地水污染监测、地下水监测以及污染防治项目研究。

顾慰祖教授在陕期间大力推进建立降水同位素站网,得到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国家地热能中心科技委副主任、国际地热大使、国际同位素水文学主席、中国同位素水文学主席庞忠和教授的重视和支持。1999年深秋,我和西安水文局长巨先顺陪同他们驱车深入秦岭山区分水岭鸡窝子等多处雨量站勘查找点。分水岭地处山脊风大,以致庞忠和教授患重度感冒发烧,治疗两天才好。顾慰祖教授在陕期间还应邀在陕西省水利厅、陕西省水利学会、西安理工大学作“同位素水文学应用”学术报告,深受欢迎,获得好评。我将顾慰祖教授赠送的《同位素水文学》一书,转省水文局副总工程师井勇、水资源处高级工程师韩广钧等同志研读。他们研读后,深感顾慰祖教授治学严谨、一丝不苟、尊重客观、无私奉献,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令人敬佩。    

惊悉顾慰祖教授于今年4月仙逝,走完了他栉风沐雨的辛劳一生,不胜悲痛,祈愿顾慰祖教授一路走好,天堂安息。顾慰祖教授具有优秀的师德修养、高尚的人格魅力和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将永存天地之间。嗟乎,师者虽逝,风范犹存!

 注:原文首刊于【水利天下】公号2022年10月11日推文,本期作者对其间部分错漏进行了更正,并特此重新刊发。


附:作者简介



作者刘平贵老师近照
  
【作者简介】刘平贵:安徽省巢湖市人,中共党员,退休干部,陕西省水文局原副局长、高级工程师,现任陕西辛亥后裔联谊会副会长、西安巢湖商会顾问、中国水利文学艺术协会创意设计专家委员会委员、中缅泰谱牒文化研究会副会长、世界华人交流协会理事。主要著作有《防汛水情知识讲座》《辛亥巢湖刘氏双烈》《皖江辛亥风云录》《游子追梦记》等,学术论文主要有《黄河三门峡水库的功过剖析与思考》《渭河二华夹槽凹地退田还湖的构想》等,入选《中国科学技术文库》《中国当代社科研究文库》,散文诗词散见于地方报刊杂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