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长江的“处罚”:匿迹销声24年,野生鲥鱼陷入“迷局”?

 零壹贰012 2022-10-19 发布于湖北

鲥鱼(Tenualosa reevesii)自古就是我国的鱼中上品,明代古籍有载:“初夏时有,余月即无,故名鲥”。鲜活的鲥鱼通体银鳞,滑润如玉,鱼鳞富含油脂,烹饪后风味独特,美妙无穷,在国内享有极高的声誉。

文章图片1

鲥鱼

鲥鱼还是著名的“长江三鲜”之一,但在“三鲜”之中,唯有鲥鱼已经绝迹,种群现状令人惋惜。禁渔2年以来,长江生态逐渐恢复,生物多样性日趋完善,但鲥鱼始终音讯全无,国内也只有老一辈的渔民才知道鲥鱼的“高光时刻”。

鲥鱼的“高光”只在特定的季节才出现,即每年春夏之交的6~7月。此时,成年的鲥鱼集体入江,经鄱阳湖抵达江西赣江,最终在新干至吉安江段产卵。其中,峡江江段是主要的产卵场,据监测,亲鱼每次怀卵100~330万粒,卵子内含油球,胚胎在场内浮水发育,孵化过程仅需17~18小时

文章图片2

产卵结束后,亲鱼踏上返程,浩浩荡荡回归大海,初孵仔鱼则暂时随波逐流,滞留在鄱阳湖南部水域觅食“养膘”。直到秋季,水温开始下降,鄱阳湖水面缩减,鲥鱼幼鱼才经湖口通江达海,结伴而行的还有刀鱼的幼鱼,二者集结形成壮观的鱼汛。

沿江渔民的生产捕捞也围绕应季的鱼汛展开。在1960年代,鲥鱼是长江重要的渔业对象,综合产量非常稳定,每年约309~584吨。到了70年代,长江中游的机动渔船规模壮大,鲥鱼产量达到1574吨的最高记录,但高峰并未持久,种群的波动突然变大,最低产量只有74吨,不及峰值的5%

文章图片3

80年代的“成绩”更加惨淡,最高年产量只有192吨,最低的只有12吨(1986年),种群数量已无法形成鱼汛。经长江渔业部门统计,在江苏、安徽、江西等省上岸的渔获物中,高龄鱼的比例明显缩小,1973~1975年的鲥鱼以3~4龄鱼为主,1980~1986年,主力鱼变成了2~3龄鱼,平均年龄降至2.7龄

平均年龄的下降,标志着野生资源出现了衰退,而这和产卵场的作业活动有关。据资料记载,在每年鲥鱼的洄游季节,峡江县出动的渔船达30多艘,覆盖从新干至峡江30km的江段,三层流刺网日夜兼捕,导致高龄鲥鱼被捕殆尽。直到1987年,峡江产卵场的通宵围捕才暂告终结。

文章图片4

原因是1987年沿江各省开展了“鲥鱼保护计划”,江西赣江的产卵场、鄱阳湖的索饵场全面禁捕,保护了亲鱼的繁殖和幼鱼的肥育过程。下游的安徽、江苏、上海等省市也联合行动,在长江下游保驾护航,保护幼龄鲥鱼顺利出江入海。

禁捕后,国内的专家学者一直在密切关注鲥鱼的资源恢复状况。从1987~1996年,鲥鱼保护计划已实施十年,为掌握资源动态,中科院的邱顺林等学者申请野外调查,在产卵场试捕亲鱼,在鄱阳湖湖口试捕幼鱼,以此追踪鲥鱼的种群变化。

文章图片5

但结果出乎专家的预期:产卵场内累计捕捞414.5小时,出动93船次,最终一条鲥鱼都未捕到。同样的结果也发生在湖口水域,调查员连续监测了16天,采捕渔获1570.5kg,但其中只发现了短颌鲚、蛇鮈等鱼种,期待已久的鲥鱼幼鱼并未出现。

或许是对鲥鱼的幸存还抱有希望,寻找鲥鱼的调查又多次在长江下游开展,但越是调查,结果就越令人心灰意冷。

文章图片6

通过对当地渔民走访问卷,鲥鱼消失的时间线逐渐浮出水面:从1994年以来,安徽江段就再未出现过捕到鲥鱼的消息,而在整个长江中下游,最后一条鲥鱼被发现于1998年,是由江苏段的渔民误捕所得,重约1.5kg。从此,长江鲥鱼销声匿迹,彻底落幕。

很多人都抱有疑虑,既然我国采取了为期十年的禁捕,为何野生鲥鱼的数量非但没有上升,反而越来越少,最终野外绝迹了呢?事实上,商业捕捞只是影响鲥鱼种群的一个因素,水环境的污染、水利工程的修建也不容忽视。

文章图片7

据不完全统计,上世纪70~80年代,江苏、安徽、上海每天排放入江的废水达800万吨,重大污染源153个,长江水质污染日趋严重。大量有害物质进入洄游通道,导致幼鱼的存活率降低,会加剧种群的衰退。

这种观点有一定的科学依据。在1987年,科研工作者曾对江苏镇江、江西峡江的10尾鲥鱼进行过残毒测定,结果显示:鲥鱼肌肉中的铅含量达到了1.7mg/kg,内脏中镉含量为0.41mg/kg,铜含量为2.72mg/kg,都超出了食品卫生标准。这也说明,鲥鱼存在有毒物质的富集现象,这无疑和水质、食物链的污染有关。

文章图片8

直接原因则和洄游、繁殖有关。鲥鱼的自然繁殖非常特殊,洄游途中要求江河有明显的涨水过程,亲鱼方能顺利产卵。而在每年初夏,江西赣江进入汛期,自然洪峰频繁出现,为鲥鱼的产卵活动提供了有利条件。科学观测还发现,鲥鱼产卵规模的大小和赣江6~7月份的涨水频率、洪峰强度密切相关。

然而,赣江中上游建成的万安水电站打破了水文节律,江水被截流,阻断了鲥鱼的产卵通道,自然繁殖深受影响。根据调度安排,万安水库在4~6月份主要满足发电、航运、灌溉等需求,7月1日开始蓄水,汛期削峰流量达2000~3000m³/s,鲥鱼因此陷入“只洄游而不产卵”的恶性循环。

文章图片9

有人可能会问了:既然自然繁殖受到阻碍,那为何不进行人工繁殖呢?说来令人惋惜,国内并非没有尝试人工繁殖,但由于种种原因,进度上还是晚了一步。

早在1982年,江西省的科研团队就孵化出了30000多条鲥鱼的幼鱼;同一时期,江苏也开展技术攻关,在池塘中驯养野生鲥鱼,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所有的试验都有限制条件:依赖于江河中的野生鲥鱼,一年的繁殖机会只有一次,可供试验的次数很少。

文章图片10

在人工繁殖方面,如何保护鲥鱼众说纷纭,主要的思路有两个。一是依靠野生鲥鱼,将其转移到人工环境下繁殖,但缺点是野生数量迅速减少,捕到雌鱼的概率渺茫。据文献记载,1986年峡江段鲥鱼的产量只有248kg,相当于250条亲鱼,其中雌鱼的比例还不到10%。每取用一条,就意味着自然繁殖的亲鱼少了一条。

文章图片11

另一个思路则是不依赖野生资源,而是全程人工培养幼鱼,但缺点也很明显,就是死亡率高,培养周期长。鲥鱼属于中型鱼类,雄鱼在3龄初次性成熟,雌鱼则为4龄,雌雄正常的性别比为1:1。然而,我国驯化时间最长的鲥鱼也只长到3 龄,可见风险之高。再者,人工繁育还面临着近亲繁殖、性状退化的窘境,即便培育成功,幼鱼的体质也比不上野生鱼,放流到长江后难免九死一生。

由于种种原因,长江鲥鱼还是退出了历史舞台。但匿迹销声24年,国内依然能听到鲥鱼的消息,真假鲥鱼的迷局让人难解难分。其实,市售的鲥鱼均不是长江鲥鱼,而是国外同属或同科的近缘物种。比如:名为“美国鲥鱼”的美洲西鲱(Alosa sapidissima),孟加拉国的云鲥(Tenualosa ilisha)等等。

文章图片12

在鲥属的五个物种中,云鲥和长江鲥鱼的形态最为相似,亲缘关系也最近,仅凭肉眼难辨真假。有学者指出,云鲥和长江鲥鱼是同一物种,只不过分布范围、名称不同而已。这一观点的真实性已无从考证,因为二者形态太像,只能从耳石、DNA等角度判断,而长江鲥鱼至今找不到活体,无法作物种鉴定。

文章图片13

值得一提的是,云鲥也是一条备受欢迎的“财鱼”,该鱼在孟加拉国被尊为“国鱼”,别称Hilsa鱼。凭借庞大的资源储量,云鲥为孟加拉国带来了可观的收入,年产量高达51.7万吨,占该国鱼类总产量的2%,创造了国民生产总值的1.15%。

文章图片14

那么,为何不把云鲥引入中国养殖,然后放流到长江呢?首先,鲥鱼的洄游路线是在长期进化中形成的,时间固定,地点固定,引入的云鲥无法在长江洄游。其次,鲥鱼种群具有地域性,钱塘江、长江、珠江均有历史分布,但习性存在差异,洄游路线互不干涉,无法相互替代,更何况是国外的云鲥。

这也警示我们,长江是宝贵的“鱼种资源库”,十年禁渔有必要长期坚持。只有保护好了绿水青山,才能真正守住金山银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