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麻黄峪小记

 然野 2022-10-19 发布于河北

  

淡定清闲,四位老友相约去麻黄峪走走。

虽说在县域居住多年,对麻黄峪的了解,也只限于它是最南端大山深处的一介小村,文革期间这里曾是“五七干校”的所在地。看电视得知,新修的'村村通’路径可达,我在今年'三伏’时令走过一次,终因道路断续土尘太大而折返。好在这几天秋雨不断,猜想路况应该可以,加之朋友的座驾是'四驱’信心还是满满的。

车子沿着241省道径直钻进了南山。火炬树把道路镶上了红裙边儿,两侧山峦起伏蜿蜒,黄土丘陵深沟大壑,满坡的杏林枣树染黄缀红,酸枣棵子、灌木丛倔强的悬在土崖半空。

经孙庄子乡,过下枣沟,拐进西坡底,沿上枣沟村上行,就已经钻进了大南山深处。想起上次半途而返时听这里看山的村民讲,此地的地界已经很难区分,道路山地属县域,山坡大山属临县,每当承包山地林木划分,两地的村民总得说道说道。以前没有这样的事,毕竟现在有经济利益含括其中。

水泥路断了。前行的道路干湿不定坑洼坎坷,有段道路窄曲的只能容一车通行。路越来越陡,俗说的“胳膊肘弯儿”环环相套,个别扭曲的弯道一把方向都难转过来。车子顺着山梁旋高走低,朝山坡外侧瞥去,百多米深的沟底令人晕晕的。终于到达顶点。在山巅小憩沉定一下心绪,俯瞰蛰伏在山坳谷底的麻黄峪小村一目了然。

  

小村背靠大山袖珍玲珑,积木般拼出的红瓦白墙透着生机,盘肠水泥路泛着白光萦绕在小村外周,暮秋的山谷尽显沧桑沉稳大气。估摸算来,这一段泥土路大约有二十公里,沿途有光伏设施覆在局部山顶,断续翻浆的小路或许是施工大卡车惹的祸。小村藏得太深了,假如没修这条路要想出趟山真真儿不易,同行的程老兄不禁感慨,以前曾听说村里的人到山外进一次货两头不见太阳,这还得是好天气,遇到下雨下雪,本来不是路的路被泥石流大雪覆盖,要不就出不来,要不就回不去。

  

水泥路又接上了。悬飘到村口的小路真正意义上延伸到县域的最南端,说是死胡同更恰当些。村口有带着防火红袖标的村民在询查,听说是专程来小村看看的便放行进村。

村里最宽敞的地方算是村头新修的停车场了。水泥晾面,几十平米,紧挨沙河,能停七八辆车,场地周遭被砌出了好看的墙垛模样。一隅,盖着一间低矮的小房,房内有一口小井,一条小狗在房外水洼悠闲地舔着喝水。车场墙外是块块山荆栅栏,有的顺着沙河边圈起,有的越过沙河围栅到对面的山沟与山体相衔。栅栏里养着羊,有的栅栏还有铁皮围衬,近前一看原来是猪圈。现实中,村民自己圈养一两口猪的情形已经绝迹,也只有在这偏僻的小山村才能见到,这是历史的曾经,也是复印的历史。

  

村民的房屋依山靠崖几乎都建在坡上。村里一条新铺的水泥坡路还算齐整,路两侧这一家那一户,砖石磊的院墙占少数,大多是山荆围栅起的小院。顺着坡路漫行感觉有点气喘,毕竟这里的海拔已经一千三四百米了。新换了顶瓦的房屋还是老墙基,门窗还是木质的,老式的窗棂下面是玻璃,可以撩起的上方窗扇居然还糊着白纸。看着这些既熟悉又陌生的门窗,一种久违久远的气息恍如隔世般再现。

  

看着家家户户院子里戳着的玉米囤,看着呲咧但还屹立的老屋,看着老屋码头砖上面雕刻的 囍 字,还有那些带着大山气息的栅栏,历史的脚步在这里似乎凝固了。

村路边上随意码放着山柴垛,一处'农家院’的红色字迹很是显眼。走进小院,看见主人正在忙活,他热情的张罗我们进屋瞧瞧。进深很浅的屋子,水泥地面,墙刷得很白贴着福字,沙发有坐垫,茶几上边摆放着茶壶。极少见到的老式的脸盆架立在一角,就连屋顶棚都是纸糊的。觉得屋里暖融融的,海拔高山区冷,为了客人,细心的主人已经把土暖气生着了。来得不巧,无奈中午有施工的客人就餐,只好惜别告罢。

  

  

在村口看见几个村民正在收拾羊下水,正在燃烧的柴炉边一位村民正在用铁签子燎羊头。闲聊得知,小山村养的绒山羊可属上乘,绒可卖钱,肉少膻气,现在每只羊囫囵卖的价格是每斤11元,一只成年羊差不多能卖1000元左右。紧挨的院子里人声话语很是热闹,一个说话带天津味儿的小伙子正在操刀分解羊肉。

  

  

  几句话拉呱下来明白了其中的原委,原来是五十多年前参军在外的哥哥探亲回来了,看上去是妹妹摸样的主妇正在杀羊犒劳兄长。哥哥很健谈,他是同正在忙活着分割肉的儿子一块回来的。言谈话语间充满了对家乡的眷恋,还说自己的口音变成了四不像,听得出来,话语间还带着个把的乡音。

“逢年过节你们自己宰羊吗?”我们问。

“那可舍不得,我们的羊都留着卖钱呢。”妹妹样女人答言。

“那这次为什么宰羊,”看着分解后的羊腿、羊肉、羊排,我们问。

“这不是他们要走,给他们拿的。”

“他们给钱吗?”

“不给。其实呀,早就给了,给多了。”

院子里的人,当然包括我们燃起了一片笑声。

  

  

顺着沟口南行钻进大山不远就是京城地界。听说那里的景色原始狂野,听说电影《画皮》剧组在那里拍摄过镜头,听说那里的'一线天’唯美绝伦……

归返。回首望:小山村朴质归真,小山村天蓝水净,小山村清寂安然。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