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记笔记,最初用纸质笔记本,但时间长了再往回找就难了 既无关键词

 未来决定现在 2022-10-19 发布于河南
我记笔记,最初用纸质笔记本,但时间长了再往回找就难了。既无关键词可搜索,也无类别、标签辅助,相当于很多功夫都白费了。

我想到分类,于是改用活页笔记本,好了不少。定期把笔记页拆出来,归类重组。想找什么素材,直接奔分类文件袋。

后来在一期“李敖有话说”,看到李介绍自己的“大卸八块读书法”,差不多也这样。当然,他要阔气得多,边看书边把书肢解,把不同内容的书页放进对应标记的文件夹。每个文件夹代表一个类别,越分越细,最后竟有几千个。

如何利用这座资料库呢?李这样说:“这些资料我不凭记忆来记它,我凭用细部的很耐心的功夫把它勾紧,放在资料夹子里。我的记忆力只要记这些标题就好了。”

这就是“分类+标签”的思维,大处分类,小处关联,资料一拎一串,一扫一片,信息建立关联就成知识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