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著名编译家恽铁憔,因先后痛失三子奋而学医,后成中医儿科名家

 柠檬猪nyzbh9re 2022-10-19 发布于广东

恽铁樵1878年出生,学贯中西,精通英文,早年从事编译工作,中年时,由于先后因病失去3个儿子,感叹当时缺少好中医,于是放弃编译工作,奋而学习中医,成为了中医名家,特别是擅长儿科,当时人称“儿科圣手”。他对中医有非常独特的理解,非常主张西为中用,对中医的发展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恽铁樵一生坎坷,他出身于一个官吏家庭,家境殷实,但是美好的日子并不长久,他5岁丧父,到11岁时母亲也去世了。由于家道贫困,所以哥嫂也无暇顾及于他。因此,他由族人抚养并进入族中私塾读书。不过,幸好恽铁樵聪颖异常,加上立志较早,刻苦攻读,所以16岁就即考中秀才。

到20岁时,他就读完了参加科举考试的全部经典,虽然后来在科举没有再进一步,但是为他后来的人生打下了非常结实的基础。在攻读科举书籍的同时,在乡风的熏陶下,也开始涉猎《温病条辨》等医学著作,对医道也略有了解。

1903年,他考入了上海南洋公学,开始攻读英语,并且取得了巨大进步,可以独立翻译外国著作。他也成为了当时中医界既精通旧学,又全面接受了西学教育的第一人,为充分利用西方科学知识来发展壮大中医打下了基础。

1906年,他从南洋公学毕业之后,到湖南长沙任英语教师,一年后回到上海,在浦东中学教英语。在教学之余,他先后翻译了《豆蔻葩》《黑夜娘》《波痕夷因》等外国小说,一时风靡上海。1911年,他担任商务印书馆编译,后来又担任上海《小说月报》的主编。本来以来生活会这样延续下去,自己在会编译的道路上一直走下去。

然而,就在此时,他的家中接二连三发生了重大变故。1916年,他14的长子死于伤寒,1917,第二、第三子又因伤寒而夭折。当时,他也遍请名医,但是但没有救下几个儿子,恽铁樵虽然精通医理,但是苦于没有任何临床经验,所以不敢开方下药,只能坐视爱子。在痛定思痛之后,他深深感到求人不如求己,于是决定深入研究中医,特别是对《伤寒论》进行了反复的研究。

如果你也有心学习中医,现如今有《伤寒论彩图白话精简》的版本,因为用的是白话,所以就算是零基础也是可以看懂伤寒论的,不妨去了解一下。

一年后,他的第四子又患伤寒,无汗而喘,生命垂危。而请来的名医,所开的方子却毫无效果。思考再三,他觉得不能坐以待毙,于是根据自己所学果断地开方下药。一剂药下去,喘逆得到了一定的缓解,二剂药后,大汗出高热退,气喘平而痊愈。儿子救下了来了,恽铁樵信心大增,对伤寒方佩服得五体投地。于是,他辞去编译的工作,专门钻研中医。

后来,身边的亲友有病之后都请他来开方,往往都有奇效。一日,以前一位同事的小孩也患伤寒阴症,生命垂危,沪上多位名医治疗无效。于是,在万般无奈之下找到恽铁樵。由于有治疗儿子的经验,所以他只用了一剂药就让病孩转危为安。同事万分感激,于是登报鸣谢:“小儿有病莫心焦,有病快请恽铁樵”。自此,他医名大震,求治者越来越多,于是他正式挂牌行医,后来成为名振上海的“儿科圣手”。

恽铁樵对中医的研究非常深,提出了很多非常独特的见解。他指出,中医学的进步必能吸取西医之长,将其所长为中医所用,是中国最早提出中医结合的学者。后来,他创办了铁樵医学事务所,先后有上千人师从于他,培育了一大批中医人才。

恽铁樵一生勤于著述,先后写下了近50部中医著作,对中医的创新与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他比较在代表性的著作有《伤寒研究》《温病明理》《群经见智录》等。他的作品文采很好,而且非常通俗易懂,所以深受学医人的喜爱,在当时流传非常广泛。

他的很多见解和临床经验,在今天并不过时,相反是学习中医非常难得的经典著作。如果你是一个中医从业者或者中医爱好者,不妨看看《恽铁樵医书四种》这一套书,相信对你会非常有帮助。

注:图片来自网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