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李诞这句话 —— 最典型的,我用写作来举例 —— 之前有一个同学,写了一篇文章,让我给他一些建议。 我问:你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么?或者说,想达到什么效果? 他说:不知道。 我问:那你想让我,在哪方面给你建议? 他说:我也不清楚,就是想问问,自己哪里需要改进。 虽然我一直说,写作的唯一提升路径,就是多写。 但不代表,只要多写,就能进步。 这里面最大的一个误区就是:写一篇文章时,没有目标。也就是,不知道自己为啥要写。 如果按照这种方式,即便是日更 1 年,也很可能不会有太大进步。 今天就来聊聊这个话题,希望带给你一些思考,提早避开这个无效勤奋的陷阱。 1 没目标,就不会进步 有人说:我要学习写作。 于是就开始写。 虽然每天都在写,但他没想过,自己写每篇文章的目标是什么。 换句话说,自己写这篇文章,要达到什么效果? 有人会疑惑,为什么写文章一定要定目标? 答案很简单:做一件事情,如果目标是模糊的,那做的怎么样,就完全不知道,更别提如何改进了。 就好像,一个人讲脱口秀,他的稿子没有计划好,哪个点观众应该笑。那观众笑或者不笑,他都不知道原因。更不会知道,下一次如何做的更好了。 同样,写一篇文章,如果不知道自己的目标,那就没法判断写的咋样,也就不知道如何改进。 这就像射箭,没有靶子,一通乱射,然后问别人,我射的准吗?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吗? 没人能知道。 这样,即便写 1 年,可能也不会进步,因为不知道该往什么方向去改进。 2 定目标的 3 个好处 所以,我们写每篇文章,都应该想一下,我写这篇文章的目标是啥?要达到什么效果? 比如,你要记录一件事情,那目标可以是 —— 1 把这件事情的流程写清楚。 2 反思自己在做事过程中没做好的地方。 3 记录学到的 1 个新知识。 (只是举例) 这 3 点,可以选其中一个作为目标,也可以选多个,但不能没有目标。否则,就大概率是无效勤奋了。 这样做的好处,有 3 点 —— (1)聚焦主题 写作目标,就是写作过程中的一个锚点。 它会提醒我们,要时刻把内容聚焦在主题上。 比如,我要写一件事情,目标是把流程写清楚。 有了目标,我在写作过程中,就会自动关注一些点 ——
这样,文章从头到尾,都会聚焦在主题上。 我就更容易写出一篇清晰的文章。 反之,没有目标,文章就可能是散乱的。 自己费力写了半天,读者看完以后,也不知道写了啥。 于是,作者就会感觉很挫败,明明花了那么多时间,怎么没人理解我?就更容易放弃掉。 (2)改进方向更明确 我们经常说,做完一件事情,要多反思如何改进,才能做的更好。 但这个改进,是有前提的。 前提是,我们知道要往哪个方向改进。 写一篇文章前,我们定好目标。 写完后,对照目标,就能知道效果咋样 ——
然后,针对不足的点,下一篇文章改进就好了。 下一篇文章,继续制定明确的目标。 写完后,继续对照目标,找到不足的点,然后继续改进。 这样,每一次我们都能清楚知道自己哪里不足,每次都能进步。 相反,如果没有目标 ——
每次迷迷糊糊,看似勤奋,实则无效。 俗称,无效勤奋。 (3)反馈更真实 经济学里说:需求决定价值。 写文章也一样,文章能满足用户需求,才可能提供价值。 这就涉及写作中,很重要的一个能力:用户视角。我们需要了解读者需要什么,他们看完一篇文章,是怎么想的。
![]()
![]() ![]() 事实上,不仅是写文章,需要想好目标。 学习、工作、赚钱等,我们做任何事情,在需要想清楚目标,否则,就可能是无效勤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