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全身浮肿方剂汇总(收集整理)

 火帝养生_WSH 2022-10-19 发布于云南

1、赤茯苓散

  【处方】赤茯苓1两,枳壳1两(麸炒微黄,去瓤),陈橘皮半两(汤浸,去白瓤,焙),牵牛子2两(微炒),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头面身体卒浮肿。

  【用法用量】每服5钱,以水1大盏,煎至5分,去滓温服,日3-4次。

  【摘录】《圣惠》卷五十四

2、槟榔丸

  【处方】黑牵牛90克(炒)青木香 青皮 防风 槟榔各30克

  【制法】上药研末,面糊为丸,如芥子大。

  【功能主治】主小儿遍身浮肿。

  【用法用量】每服20丸,桑白皮汤下。

  【摘录】《普济方》卷三八六

3、茯苓丸

  【处方】槟榔1两,赤茯苓1两,白术3分,桑根白皮1两(锉),郁李仁1两(汤浸,去皮尖,微炒),枳壳3分(麸炒微黄,去瓤),甜葶苈1两(隔纸炒令紫色)。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妊娠身体浮肿,心腹胀满,小便涩,喘息促。

  【用法用量】茯苓丸(《圣济总录》卷一五七)。

  【摘录】《圣惠》卷七十五

4、紫苏散

  【别名】紫苏汤(《圣济总录》卷五十九)。

  【处方】紫苏茎叶30克 桑根白皮30克(锉)赤茯苓30克 羚羊角屑22克 槟榔22克 木香15克 桂心15克 独活15克 枳壳15克(麸炒微黄,去瓤)郁李仁60克(汤浸,去皮,微炒)

  【制法】上药捣粗罗为散。

  【功能主治】治消渴后,遍身浮肿,心膈不利。

  【用法用量】每服12克,用水300毫升,加生姜4克,煎至180毫升,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五十三

5、海蛤丸

  【处方】海蛤(别研)1两,赤茯苓(去黑皮)1两,狼毒(煨熟)3分,桑根白皮(炙,锉)1两,玄参(微炙)1两,腻粉半两,薏苡仁1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焙)1两,防己1两,葶苈(炒紫色,研)1两,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炒)1两。

  【制法】上药除海蛤外,捣罗为末,同海蛤再研匀,炼蜜为丸,如小豆大。

  【功能主治】遍体浮肿,腹胀上气不得卧,大小便涩。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心橘皮汤送下,日3次,5日后觉齿痒即住药。先服大枣散,后服本方。

6、浚川丸

  【别名】十水丸(《医学入门》卷七)。

  【处方】桑白皮 大戟 雄黄 茯苓 芫花 甘遂 商陆 泽泻 巴戟 葶苈各15克

  【制法】共为末。

  【功能主治】逐水消肿。治水肿。

  【用法用量】每服3克,五更时姜汤调下,醋糊为丸,每服30丸。

  从面肿起,根在肺,加桑白皮15克,从四肢肿起,根在脾,加大戟15克;从背肿起,根在胆,加雄黄15克;从胸肿起,根在皮肤,加茯苓15克;从胁肿起,根在肝,加芫花15克;从腰肿起,根在胃,加甘遂15克;从腹肿起,根在脾,加商陆15克;从阴肿起,根在肾,加泽泻15克;从手肿起,根在腹,加巴戟15克;从脚肿起,根在心,加葶苈15克。

  【摘录】《医学入门》卷七

7、沉香散

  【处方】沉香3钱,川芎半两,桂心半两,白芍药半两,甘草3钱,当归3钱,牡丹皮11铢,蒲黄半两(炒)。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产后血未尽,分入四肢浮肿,腹胀气急。

  【用法用量】每服2钱,以温酒调下。以血去肿消为效。

  【摘录】《普济方》卷三四九引《便产须知》

8、通经丸

  【处方】三棱 莪术各15克 川归 川芎 赤芍各30克 穿山甲18克 芫花12克 刘寄奴9克

  【制法】共研细末,米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破血通经。治室女月水初来,因受寒邪,以致闭经,面色青黄,遍身浮肿者。

  【用法用量】每服6~9克,酒送下。

  【摘录】《胎产新书》卷三

9、赤茯苓散

  【别名】赤茯苓汤

  【处方】赤茯苓1两,紫苏子1两,白术1两,前胡1两(去芦头),人参1两(去芦头),陈橘皮3分(汤浸,去白瓤,焙),桂心3分,木香3分,槟榔3分,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消渴后,头面脚膝浮肿,胃虚不能下食,心胸不利,或时吐逆。

  【用法用量】赤茯苓汤(《圣济总录》卷五十九)。

  【摘录】《圣惠》卷五十三

10、紫菀散

  【处方】紫菀30克(去苗、土)汉防己15克 桂心15克 细辛15克 槟榔22克 赤茯苓15克 桑根白皮15克(锉)大腹皮15克(锉)枳壳15克(麸炒微黄,去瓤)甜葶苈15克<微炒)木香15克 甘草15克(炙微赤,锉)

  【制法】上药捣筛为散。

  【功能主治】治产后风虚,遍身浮肿,上气喘咳,腹胁妨闷,不思饮食,四肢少力。

  【用法用量】每服9克,用水300毫升,加生姜4克,煎至180毫升,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七十九

11、槟榔丸

  【处方】槟榔1两,枳壳3分(麸炒微黄,去瓤),诃黎勒皮1两,木香半两,当归半两(锉,微炒),陈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川大黄1两(锉,微炒),郁李仁3分(汤浸,去皮,微炒),桑根白皮1两(锉),赤芍药半两,牵牛子1两(微炒)。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产后风虚,头面浮肿,胸胁刺痛,四肢烦疼,不欲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20丸,食前以生姜、橘皮汤送下。

  【摘录】《圣惠》卷七十九

12、紫苏散

  【处方】紫苏茎叶30克 木通30克(锉)桑根白皮30克 茴香根30克 枳壳60克(麸炒微黄,去瓤)独活15克 荆芥15克 羌活15克 木瓜15克 青橘皮15克<汤浸,去白、瓤,焙)大腹皮10枚(锉)甘草15克(炙微赤)

  【制法】上药捣粗罗为散。

  【功能主治】治妇人脚气,脚重虚肿,胸闷恶心,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1.5克,用水350毫升,加生姜4克,葱白1茎并须,煎至175毫升,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六十九

13、草果饮

  【别名】草果散

  【处方】厚朴(姜汁制)、青皮、草果、藿香、甘草(炙)、丁皮、神曲、良姜、半夏曲各等分。

  【功能主治】疟疾,寒多热少,手足厥冷,遍身浮肿,肚腹疼痛。

  【用法用量】草果散(《幼科类萃》卷七)。

  【摘录】《医学纲目》卷三十九引汤氏方

14、浚川丸

  【处方】大戟 芫花(醋炒)沉香 檀香 南木香 槟榔 蓬莪术 大腹皮(洗,焙干)桑白皮(锉,炒)各15克 黑白牵牛(晒,研,取生末)巴豆(去壳、膜、心,存油)15粒

  【制法】上除牵牛末、巴豆外,前九味内有沉香、檀香、木香、槟榔不过火,余五味焙干,同沉香等为末,就加牵牛末和巴豆碎切在乳衅内,杵极细,入前药末同再杵匀,水煮面糊为丸,麻仁大。

  【功能主治】理气消积,逐水退肿。治水肿及单腹胀满,气促食减,遍身浮肿。

  【用法用量】每服17丸,浓煎葱汤侯温,五更初空腹服下。去水来尽,停一日减用13丸,次减作9丸,再减至7丸,汤使服法如前,证退即止。

  【摘录】《证治准绳·幼科》卷七

15、海蛤丸

  【处方】海蛤(研如粉)1两半,诃黎勒皮(焙)1两半,柴胡(去苗)1两半,赤茯苓(去黑皮)1两半,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1两半,赤芍药1两半,牵牛子(炒令熟)1两半,桑根白皮(炙,锉)1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焙)1两,贝母(去心,焙)1两,白槟榔(锉)1两,郁李仁(汤浸,去皮,别研)1两,大黄(炒,锉)1两,枳壳(去瓤,麸炒)1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脚气上冲,头目面浮肿,咳嗽喘乏,气促胸胀,两胁硬,腰重,小便涩,胯冷,腿膝疼肿乏力。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空腹煎枣汤送下,日2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八十二

16、通经丸

  【处方】当归尾 赤芍药 生地黄 川芎 牛膝 五灵脂各30克 红花 桃仁各15克 香附60克 琥珀22克

  【制法】用苏木屑60克,以酒煎,和砂糖熬化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活血通经。治妇人经水先断,以后周身浮肿者。

  【用法用量】每服9克,酒下。

  血寒,加肉桂9克。

  【摘录】《医学心悟》卷三

17、赤茯苓散

  【处方】赤茯苓1两,汉防己1两,川大黄2两(锉碎,微炒),槟榔1两,甜葶苈1两(隔纸炒令紫色),桑根白皮1两(锉),木通1两(锉),陈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郁李仁1两(汤浸,去皮,微炒)。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水气遍身浮肿,按之没指,心腹气胀,大小便涩。

  【用法用量】每服5钱,以水1大盏,煎至5分,去滓,食前温服。以大小便通利为效。

  【摘录】方出《圣惠》卷五十四,名见《普济方》卷一九三

18、葶苈散

  【处方】甜葶苈30克(隔纸炒令紫色)枳壳15克(麸炒微黄,去瓤)桑根白皮45克(锉)当归22克(锉,微炒)大腹皮30克(锉)木香15克 紫苏茎30克 陈橘皮30克(汤浸,去白、瓤,焙)郁李仁30克(汤浸,去皮)

  【制法】上药捣筛为散。

  【功能主治】治产后遍身浮肿,腹胁妨闷,上气喘促,不欲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12克,用水250毫升,入生姜4克,煎至150毫升,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七十九

19、麻子汤

  【处方】麻子5升,商陆1斤,防风3两,附子1两,赤小豆3升。

  【功能主治】遍身浮肿。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先捣麻子令烂,以水3斗煮麻子,取1斗3升,去滓,纳药及豆,煮取4升,去滓,食豆饮汁。

  【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五味药中,萃聚开鬼门、洁净府、宣布五阳之法,而实借附子、防风以振麻子、赤小豆、商陆之势。

  【摘录】《千金》卷二十一

20、加减胃苓汤

  【处方】猪苓、泽泻、白术、赤茯苓、官桂、五加皮、厚朴、陈皮、甘草、桑白皮、防风、藁本、羌活、人参。

  【功能主治】痘疮收靥已后,犯有风寒雨湿洗浴,以致四肢头面浮肿者。

  【用法用量】灯心为引,水煎服。

  【摘录】《片玉痘疹》卷十二

21、赤茯苓散

  【别名】赤茯苓汤

  【处方】赤茯苓1两,白术半两,黄芩3分,旋覆花半两,杏仁3分(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木通3分(锉)。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妊娠身体浮肿,心腹急满,小便涩滞。

  【用法用量】赤茯苓汤(《圣济总录》卷一五七)。

  【摘录】《圣惠》卷七十五

22、紫菀散

  【处方】紫菀30克(洗,去苗、土)麻黄30克(去根、节)贝母22克(煨微黄)大腹皮22克(锉)杏仁22克(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赤茯苓30克 桑根白皮30克(锉)猪苓30克(去黑皮)槟榔30克

  【制法】上药捣筛为散。

  【功能主治】宣肺平喘,利水消肿。治上气,发即不得眠卧,心腹胀满,喘急不能食,身面浮肿。

  【用法用量】每服15克,用水350毫升,加生姜4克,煎至,175毫升,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四十二

23、葶苈散

  【处方】甜葶苈3分(隔纸炒令紫色),枳壳3分(麸炒微黄,去瓤),赤茯苓1两,桑根白皮1两(锉),汉防己半两,陈橘皮3分(汤浸,去白瓤,焙),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上气喘急,胸中满闷,身面浮肿。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大盏,入生姜半分,大枣3枚,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四十二

24、甘遂丸

  【处方】甘遂(微煨)1两1分,葶苈(隔纸炒)2两,黄连(去须)1两半,天门冬(去心,焙)1两半,苦葫芦1枚(取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小豆大。

  【功能主治】妇人水分,四肢浮肿,经水断绝。

  【用法用量】每服10-15丸,空心温酒送下。得水利即疏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五三

25、赤茯苓散

  【处方】赤茯苓1两,泽泻1两,柴胡1两(去苗),川大黄1两半(锉碎,微炒),汉防己1两,猪苓1两(去黑皮),麦门冬1两(去心),桑根白皮1两(锉),犀角屑1两,紫苏茎叶1两,槟榔1两半,子芩1两,木通1两(锉)。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乳石发动,心神烦躁闷乱,身体面目浮肿,喘促坐卧不得。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一中盏,加生差半分,葱白7寸,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三十八

26、赤茯苓汤

  【处方】赤茯苓(去黑皮)1两,防己1两,槟榔(煨,锉)1两,甜葶苈(隔纸炒令紫色)1两,桑根白皮(锉)1两,木通(锉)1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焙干)1两,郁李仁(汤浸,去皮,炒)1两。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虚劳,遍身浮肿,心腹气胀,大小便涩。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半,煎至7分,去滓,食前温服。以大小便利为度。

  【摘录】《圣济总录》卷九十一

27、甘遂散

  【处方】甘遂1两(煨令微黄),杏仁1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泽泻3两,黄芩1两,泽漆1两,赤茯苓2两,郁李仁1两(汤浸,去皮微炒),陈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川朴消2两。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水气遍身浮肿,心胸急硬,气满上喘,大小便涩。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普济方》卷一九四引作“甘遂汤”。

  【摘录】《圣惠》卷五十四

28、加味八物汤

  【处方】人参3钱,白茯苓3钱,小茴3钱,熟地3钱,白术1钱,川芎1钱,当归1钱,白芍1钱,香附1钱,甘草1钱,黄芩1钱,柴胡1钱。

  【功能主治】产后遍身浮肿,气急潮热。

  【用法用量】分6服。加生姜3片,水煎去滓,空心服。

  【摘录】《女科万金方》

29、茯苓汤

  【处方】赤茯苓(去黑皮)1两,白术(锉,微炒)1两,防己3两,黄芩(去黑心)3两,射干3两,泽泻3两,桑根白皮(炙黄色,锉)3两,泽漆叶(切,微炒)1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痢后遍身浮肿。

  【用法用量】每用5钱匕,先以水3盏,煮大豆1合,取2盏,去滓入药,煎取1盏,分为2服。未愈,频服两料。

  【摘录】《圣济总录》卷七十八

30、赤茯苓散

  【处方】赤茯苓3分,川大黄2两(锉碎,微炒),鳖甲1两(涂醋炙令黄),赤芍药3分,桂心半两,槟榔1两,桑根白皮3分(锉),枳壳半两(麸炒微黄,去瓤),郁李仁1两半(汤浸去皮,微炒),牵牛子3分(微炒)。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妇人血分,腹胁鼓胀,四肢浮肿,肩背壅闷,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一中盏,加生姜半分,同煎至6分,去滓,食前温服。

  【摘录】《圣惠》卷六十九

31、加减胃苓汤

  【处方】猪苓、泽泻、赤茯苓、白术、官桂、五加皮、苍术、陈皮、厚朴、甘草、木通、大腹皮、防风、生姜皮。

  【功能主治】疟后汗出受风,遍身浮肿者。

  【用法用量】灯心、生姜为引,取顺流水煎服。

  【摘录】《片玉心书》卷五

32、浚川丸

  【处方】大戟半两,芫花(醋炒)半两,沉香半两,檀香半两,南木香半两,槟榔半两,蓬莪术半两,大腹皮(洗,焙干)半两,桑白皮(锉,炒)半两,黑白牵牛(晒,研取生末)1两,巴豆(去壳膜心,存油)35粒。

  【制法】上药除牵牛末、巴豆外,前9味内沉香,檀香、木香、槟榔不过火,余5味焙干,同沉香等为末,就加牵牛末和匀,巴豆碎切在乳钵内,杵极细,入前药末,同再杵匀,水煮面糊为丸,如麻仁大。

  【功能主治】水肿及单腹胀,气促食减,遍身面浮。

  【用法用量】每服17丸,浓煎葱汤候温,五更初空心送下。去水未尽,停1日减用13丸,次减作9丸,再减至7丸,汤使下法如前,证退即止,仍投南星腹皮散。

  如单腹肿甚,能饮食气壮者,加甘遂末同丸取效。

  【注意】忌甘草。

  【摘录】《证治准绳·幼科》卷七

33、黄耆散

  【处方】黄耆1两半(锉),赤茯苓1两半(去黑皮),木香1两半,草豆蔻3分(去皮),桂3分(去粗皮),当归3分(切,焙),桑根白皮3分(锉),防风3分(去叉),紫葳根3分(炙,锉,凌霄花根是也),甘草3分(炙,锉),续断3分,泽泻3分,甘遂半两。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妇人水分,遍身浮肿,烦闷喘渴,经水不利。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半,加小豆半匙;生姜1块(拍碎),煎至7分,去滓温服,空心日午临卧各1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五三

34、茯苓琥珀丸

  【处方】赤茯苓(去皮)1两半,防己1两半,苦葶苈3两半(隔纸炒),紫苏子(拣净)1两,琥珀1两(别研),郁李仁1两7钱半(汤浸,去皮),陈皮1两3钱,杏仁(汤浸,去皮尖及两仁者,麸炒)1两3钱。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水气乘肺,遍身浮肿,中焦痞隔,气不升降,咳嗽喘促,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每服60-70丸,人参汤送下。

  【摘录】《袖珍》卷三引《圣惠》

35、甘遂丸

  【处方】甘遂1分(煨微黄),芫花半两(醋拌炒令干),甜葶苈1两(隔纸炒令紫色),川大黄1两(锉碎,微炒),青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大戟半两(锉碎,微炒),川芒消1两,贝母1两(煨微黄)桂心1两,乌喙1分(炮裂,去皮脐)。

  【制法】上为末,其杏仁研如膏,与诸药末拌令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痰冷癖饮久不愈,腹胁胀满,不下饮食、四肢浮肿。

  【用法用量】每服10丸,食前以粥饮送下,日2次。以利为度。

  【摘录】《圣惠》卷五十一

36、海蛤丸

  【处方】海蛤1两(研细),甜葶苈1两(隔纸炒令紫色),海藻1两(洗去咸味),昆布1两(洗去咸味),赤茯苓1两,汉防己2两,泽漆1两,桑根白皮2两(锉),木通2两(锉)。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水气,遍身浮肿,上喘,小便不通。

  【用法用量】每服30丸,以粥饮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五十四

37、沉香散

  【处方】鸡内金2两,大盔沉1两,海蛤粉5钱,海浮石5钱。

  【制法】上为极细末。

  【功能主治】消水止痛,镇咳去痰。主咳嗽气逆,胸胁刺痛,呼吸气促,肋部蓄水,背寒胸满,大便泄泻,小便不利,腹胀肢肿,夜不能卧,痰饮湿盛,脾不行水,遍身浮肿。

  【用法用量】每服2钱,饭前以黄酒冲服。服后3小时微汗为宜。

  【注意】忌烟、酒、腥辣。

  【摘录】《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沈阳方)

38、草果饮

  【处方】厚朴(姜制)半两,青果(煨,去皮)半两,藿香(洗)半两,甘草(炙)半两,丁皮半两,神曲半两,半夏半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小儿痢后浮肿,及疟疾脾虚弱。

  【用法用量】本方名草果饮,但方中无草果,疑脱。

  【摘录】《普济方》卷三九六

39、甘遂丸

  【处方】郁李仁1两(汤浸,去皮,微炒),陈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甘遂1两(煨令微黄),赤茯苓1两,甜葶苈2两(隔纸炒令紫色),瞿麦1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水气遍身浮肿,皮肤欲裂,心腹气急胀大,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每服10丸,空心以温水送下。良久,当利3两行;如不利,即加丸再服,以利即效。

  【摘录】方出《圣惠》卷五十四,名见《圣济总录》卷八十

40、商陆丸

  【处方】商陆30克 川芒消15克 甘遂15克(煨令黄色)芫花15克(醋拌,炒令干)荛花15克(微炒)麝香7.5克(细研)猪苓15克(去黑皮)

  【制法】上药为末。入麝香研令匀,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遍身浮肿;及酒客虚热,当风饮冷水,腹胀满,阴肿。

  【用法用量】空腹时用米汤送下3丸,日三服。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五十四

41、恶实散

  【处方】恶实1合(半生半炒)。

  【制法】上杵为末。

  【功能主治】风热闭塞咽喉,遍身浮肿。

  【用法用量】热酒调下1钱匕。立愈。

  【摘录】方出《证类本草》卷九引《经验方》,名见《圣济总录》卷一二三

42、大麻子散

  【处方】大麻子3斤(捣碎),商陆4两,防风3两(去芦头),附子1两(去皮脐,生用),赤小豆1斤,桑根白皮2两(锉)。

  【功能主治】水气,遍身浮肿。

  【用法用量】以水2斗,先煮麻子至1斗,入药并小豆同煮,取4升,去滓,每于食前饮汁1小盏。相次任性随多少食小豆。

  【摘录】《圣惠》卷五十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