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红楼梦——“放债”和“借当”之研究

 清风更俗 2022-10-20 发布于湖北

       在前两个章节里,我们已经说明了前四回与后八回之间,应有照应关系,下面我们将用大量的具体的事实对这个问题展开全面论证,并在揭示刘姥姥这个人物的象征意义的同时,展现贾府由盛到衰的演变过程。
  第七十二回,帮凤姐放债的那个来旺,他的儿子看中了彩霞,但彩霞和她的父母都不同意,于是来旺妇求凤姐和贾琏出面,企图依仗主子的势力迫使彩霞就范。凤姐为了笼络来旺,好为她放债卖力,竟把这伤天害理的事答应下来。这是一场交易。第三十九回平儿所说放债之事,这里由凤姐本人交待清楚了。
  凤姐道:“……旺儿家你听见,说了这事,你也忙忙的给我完了事来。说给你男人,外头所有的帐,一概赶今年年底下收了进来,少一个钱我也不依的。我的名声不好,再放一年,都要生吃了我呢。”旺儿媳妇笑道:“奶奶也太胆小了。谁敢议论奶奶,若收了时,公道说,我们倒还省些事,不大得罪人。”凤姐冷笑道:“我也是一场痴心白使了。我真个的还等钱作什么,不过为的是日用出的多,进的少。这屋里有的没的,我和你姑爷一月的月钱,再连上四个丫头的月钱,通共一二十两银子,还不够三五天的使用呢。若不是我千凑万挪的,早不知道到什么破窑里去了。如今倒落了一个放帐破落户的名儿。既这样,我就收了回来。我比谁不会花钱。咱们以后就坐着花,倒多早晚是多早晚。这不是样儿:前日老太太生日,太太急了两个月,想不出法儿来,还是我提了一句,后楼上现有些没要紧的大铜锡家伙四五箱子,拿去弄了三百银子,才把太太遮羞礼儿搪过去了。我是你们知道的,那一个金自鸣钟卖了五百六十两银子。没有半个月,大事小事倒有十来件,白填在里头。今日外头也短住了,不知是谁的主意,搜寻上老太太了。明日再过一年,各人搜寻到头面衣服,可就好了!”
  凤姐要来旺把外面放的债都收回来,并说:“我名声不好,再放一年,都要生吃了我呢。”“如今倒落了个放债破落户的名儿。”前文还有凤姐对贾琏说:“如今里里外外,上上下下背着嚼说我的不少。”这都说明凤姐因为放债招来众怒,引起公愤。这是怎么回事呢?放债跟哪些人有关系,会招来众怨呢?文中没有交待,只是从来旺家口中透出点消息,来旺家说收债“不大得罪人”,言下之意就是放债时得罪人。具体执行任务的来旺已深有体会,就更不用说凤姐是如何得罪人了。从来旺家的话中,我们还知道,这得罪的人并非指那些借高利贷的外人,而是贾府自己家里的人。放债跟贾府自家的人有什么利害冲突呢?这就更令人不解了。其实答案就在第三十九回,因为放债,凤姐透支了月钱,使得月钱发不下来,这才引起了公愤。
  第三十九回刘姥姥二进荣国府之时,平儿在园中办完事准备回家,被袭人叫住问道:“这个月的月钱,连老太太和太太还没放呢,是为什么?”平儿见问,忙转身至袭人跟前,见方近无人,才悄悄说道:“你快别问,横竖再迟几天就放了。”袭人笑道:“这是为什么,唬得你这样?”平儿悄悄告诉他道:“这个月的月钱,我们奶奶早已支了,放给人使呢。等别处的利钱收了来,凑齐了才放呢。因为是你,我才告诉你。你可不许告诉一个人去。”袭人道:“难道他还短钱使,还没个足厌?何苦还操这心。”平儿笑道:“何曾不是呢。这几年拿着这一项钱子,翻出有几百来了。他的公费月例又使不着,十两八两零碎攒了放出去,只他这梯己利钱,一年不到,上千的银子呢。”袭人笑道:“拿着我们的钱,你们主子奴才赚利钱,哄的我们呆呆的等着。”
  由此可知,第七十二回写凤姐放债招来怨恨不为别的,就是因为第三十九回平儿说的,凤姐放债的钱是透支的月钱,这次也象上次那样,所以月钱发不下来,损害了众人的利益,当然招来众怨。众人在背后议论凤姐,“嚼”凤姐的那些话,肯定也是如袭人猜疑的那样,“难道他还短钱使,还没个足厌?”总的意思是凤姐自己挪用了。所以凤姐才会说“我的名声不好。”前年凤姐挪用月钱放债还是瞒着众人,暗箱操作,平儿还帮她保密。如今是再也瞒不住了,放债已成了公开的秘密。甚至还怀疑凤姐是挪用公款自己私用。以邢夫人为首的那帮人,凡凤姐对头,肯定会利用此事大造凤姐的舆论,而且王夫人也似乎在为了撇清自己而与凤姐划清界限。正在失势,情况大不如前的凤姐,面对这可怕的舆论,又因为关系到众人的利益,对于挪用公款的问题,不得不向公众作个交待,不得不来个说清楚。因此这就有了凤姐跟来旺家说的那番话。
  当初袭人说凤姐“何苦还操心”,因为涉及到贾府的内务,平儿没有回答。这次凤姐为了表白自己主动说了出来。凤姐说:“我也是一场痴心白使了,我真的还等钱作什么,不过为的是日用出的多,进的少。”所以只得“千凑万挪”,不消说月钱自然就挪进去了。
 “出的多,进的少。”这是个总的原因,也是长年累月的事,尤其是每年到了八月,月钱就更难发下来。这又是第三十九回平儿没有说,而第七十二回凤姐不得不交待的问题。每年八月有个特殊的情况就是要给贾母做生,贾母的生日是八月初三,为了做生,贾府的开销非常大,尤其这次恰恰又是贾母的八十大寿,其费用更是可想而知了。即使放债的利息已经收回,并有了足以发放的月钱,在眼前贾母做生急需用钱的情况下,也得挪用了。事就是这样的事,说却不能明说,说了就是把贾母推向台前,责任就在贾母身上,如果因此得罪了贾母,后果就更严重了,失势的凤姐如今只剩下贾母这个唯一的靠山了。但又不能不说,不说的话就难以把自己洗清,责任也承担不起。两头为难的凤姐只好拐弯抹角地借说老太太生日,太太(王夫人)如何为难,如何变卖东西才把“遮羞礼儿搪过去”。最后又表白自己,说自己陪嫁的自鸣钟也卖了,贴了进去。这样凤姐总算说明了月钱为什么发不下来的原因。然而这又如鸳鸯说的“未免又治一经损一经”。当初平儿保密不愿向袭人说明的贾府的窘况,如今凤姐在迫不得已的形势下公开暴露出来。
    凤姐讲完内府的窘况后,又说道“今日外头也短了,不知是谁的主意,搜寻到老太太了”。连日筵宴,请客送礼,外府的亏空更大。贾母的生日一过,贾琏就向鸳鸯借当:
  (贾琏)向鸳鸯道:“这两日因老太太的千秋,所有的几千两银子都使了。几处房租地税通在九月才得,这会子竟接不上,明日又要送南安府里的礼,又要预备娘娘的重阳节礼,还有几家红白大礼,至少还得三二千银子用,一时难去支借,俗语说,'求人不如求己’。说不得,姐姐担个不是,暂且把老太太查不着的金银家伙偷着运出一箱子来,暂押千数两银子支腾过去。不上半年的光景,银子来了,我就赎了交还,断不能叫姐姐落不是。”
    因给贾母作生,数日之内,几千两银子都花光了,如今仍不够用,即使借当,还得送礼,这就是凤姐所说的,“大有大的难处”,也是贾珍说荣府的,“黄柏木作磬槌子——外头体面里头苦”(第五十三回)。总之,还是凤姐那句话:“出的多,进的少”,用否卦上的话来说,叫做“大往小来”。
  我在前面对第三十九回和第七十二回的两段文字做了比较详细的分析,无非是为了证明它们在结构上的照应关系。这两段文字互相补充、互相说明,两段必须合看才能了解事情的全貌,事情的真相。平儿说放债的事,作者不迟不早,恰恰正安排在刘姥姥二进荣府时的第三十九回。第七十二回凤姐说放债的事,最后说到连自己的陪嫁,那口金自鸣钟也卖了。这又正是刘姥姥一进荣府时在凤姐房里见到的那个轰轰烈烈地敲打着的,象征着“钟鸣鼎食之家”的自鸣钟。真是草蛇灰线,伏线千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