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银行的“流量焦虑”

 新用户28277288 2022-10-20 发布于四川

频道说
流量几乎已成为又烫手又宝的资源,如何变现、如何把流量卖掉、如何养活海量流量背后巨大的运营成本,成为所有平台考虑的问题。

来源:腰腰金融
图片

今天,我们来聊聊关于流量与场景渠道的内容。

经历了互联网疯狂生长的时期,“流量”的概念渗透到各行各业。伴随而来的概念还有很多,例如“流量为王”、“跑马圈地”。也正因此,银行的渠道发展战略也伴随着流量概念发生了很大迁移。“互联网化”成为一种渠道发展的选项。

当然,今时不同往日。很多问题开始重新放在研究的课桌上。例如:

1. 银行转向互联网运营,到底是升维还是降维?

2. 流量到底是“因”还是“果”?

3. “场景”的内核是流量价值还是业务价值?

4. 银行真的缺少流量吗?

我们简单说说上面四个问题。

图片

升维还是降维?

我们经常说到用户和客户的概念,然而在经营或运营逻辑中,这两者不是谁好谁不好的问题,而是逻辑截然不同。互联网抓取大量用户,但价值创造依赖于交易,因此用户的客户化是其价值变现的最核心目标。商业银行基于账户抓取大量客户,但常认为银行缺乏客户的活跃,因此把客户的用户化作为渠道活跃的主要方向。

但终归来说,“客户”始终是“用户”的子集,银行账户直接带来客户。用户向客户的转化,是互联网的一种升维经营方式,但把存量客户用户化还是升维吗?可能这反倒成了一种降维。

把高粘性的账户资金关系,演变为低粘性的活跃连接关系,在一定程度上也就降低了客户迁移的门槛。甚至将客户的关注点从业务价值转移到羊毛权益价值,这种方式有可能衍生更大的客户关系维系风险。

因此我们认为用户经营在增量的客户关系发展中是升维的,但在存量的客户经营中却可能是降维的。我们不是说任何线上渠道发展都是降维的,这取决于渠道的属性,工具型的渠道和互动型的渠道对应着不同的服务维度,前者服务客户为主,后者服务用户为主。

互动型的渠道,本应承担更多的用户维度经营目标,但核心在于目标市场应该定位于“非存量客户”,即服务于全量用户。在全量市场服务中挖掘增量转化价值。因此渠道的推广方式和目标受众,都应有差异化策略,其中非存量的获取与活跃结构情况,就是衡量这种渠道价值的重要依据,而非简单的注册量、活跃量。互动型渠道更依赖好的内容供给。

工具型的渠道,本身就是存量客户的服务主场,活跃高度依赖于客户的业务关系、账户使用频率。最好的业务办理体验,最好的客户级权益,就是持续拉动渠道发展的基础。工具型渠道更依赖于优质的业务办理体验。

图片

因还是果?

流量是一种现象,是“人”的行为所呈现出来的现象。流量的多与少,频次的高与低,在一定程度上都是一种行为结果。

对于互联网来说,流量带来可变现能力,流量多少与变现总量自然是正相关的关系,从价值创造的逻辑出发,流量看起来是个因,转化看起来是个果。但实际上,流量是互联网互动内容运营的果,这个果支撑了资本对其发展的想象空间。

对银行来说,我们常常认定流量是因,金融交易转化是果,但当你真实运作渠道的时候,你会发现,金融存贷汇的刚性需求是因,流量是果。很多时候不是流量带来的金融的转化,而是金融业务的刚性诉求带动了金融渠道的基本流量。

这些年金融在运作渠道的过程中,其实大家都没能真正突破这样的因果关系,工具渠道多,互动渠道少。流量的总体数字固然在飙升,但流量因何而来,又去往何处,这样的因果结构是否符合预期,我们是用流量带来收入,还是因成本而带来流量,成本是边际递减的,还是伴随竞争程度的不同而持续增长的,今天的银行流量经营仍需要去辩证看待。

图片

场景是什么价值?

场景,这个话题伴随流量而产生。为什么流量会衍生出场景呢?

通用流量的价值创造能力天然存在瓶颈,特定属性的流量在关联品类交易中有更强的转化关系,“深耕场景”从红海竞争转向特定垂直赛道竞争,成为近些年资本在后流量时代押宝的新故事

但是场景概念并不是新鲜产物,自古“360行,行行出状元”是同一个道理。场景天然存在,只是把海量的用户应用行为用另外一种方式进行分类概括。而场景本身的业务价值,尤其是场景中的C、B业务关系并未发生改变,数字化的场景发展战略,只是用了另一种方式描述了这样的BC关系,让特定行业的特定交易环节价值更具象。

在一定程度上需求造就了场景,而非场景创造了需求。场景更主要的作用仍然是带来了“流量”的结果。流量在场景中的角色不是流量本身产生了价值,而是场景的经济关系产生了价值,场景体验的优劣带来更好的流量反馈,流量并不是场景中价值转化的根本原因。

所以很多金融机构谈数字化,将场景看作是获得用户的法宝,但用户价值转化的路径未必贯通,场景的实际价值转化也未必经过流量的获取与沉淀。场景的业务价值与发展客户关系之间是存在关联的,但与渠道、用户流量的关系恐怕还需要再探究。

图片

流量缺少吗?

今天全市场的数字渠道似乎都在焦虑,焦虑流量不能持续增长,但另一个现实是,全市场的用户时间与流量几乎已经高度饱和,我们可支配的时间几乎已经被碎片化的渠道瓜分干净了。

在碎片化的渠道中,渠道早就开始了焦灼的流量变现竞赛。我们可以依靠朋友圈、依靠公众号体系投出一系列广告触达微信生态,我们可以靠DOU 投入100元带来上千的视频浏览,在快手和小红书,同样数量的流量成本可能只有40元-70元。

流量几乎已经成为平台又烫手又宝贝的资源,如何变现如何把流量卖掉如何养活海量流量背后巨大的运营成本,成为所有平台考虑的问题。

这个时代流量从来不缺,只是不同质量的流量背后代表的价格不相同,没有买不到的流量,只有价格不同的流量。在共享互联的时代,流量本就是通用的,集约化应用别人的流量永远比拼命维系自己的流量要经济。

我们经常会认为自己渠道的流量自主性才更强,但是自主性的高与低,与可应用流量的多与少一定是相关。而从流量的属性来看,银行手头这些因为业务、因为补贴而带来的流量,本身具有明确的目的性,本质上是一种行为的结果,真正作为转化的动因,所谓的漏斗模型恐怕并不太成立。

什么时候银行的“流量”可以成为价值转化的动因呢?

恐怕需要渠道能够满足“非存量”客户的使用需求,具备自然的非特定客户扩张与粘性留存能力的时候,这样的流量才具备增量转化的基础。当然这样的机会窗口在今天的互联网市场已经非常狭窄了。

或许,把握好账户的业务关系,更能带来流量数字层面的飞跃。而为了驱动价值转化的那些流量,未必需要巨大的基数,可能更需要用户结构上的数字。例如是否带来了新客户,是否激活了老客户,是否带来了对标对手的客户。

所以今天银行在流量争夺的过程中,究竟是升维了还是降维了呢?

粗浅见解未必正确,欢迎探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