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写作课堂|户外课堂作品联展(17预科班)

 魏维 2022-10-20 发布于中国澳门

       2017级的基础写作课已上了半个学期了。其间开展了一次以“观察”为主题的户外课堂活动。写作并修改完成了一篇以“校园之秋”为主题的散文。从第一次收集写作素材,到拟草稿、定题到最终作品的呈现。同学们完成了一次由手写草稿到电子稿输出的活动,也完成了一次由外物到感知到构思到成文的写作活动。写作课,唯写不变,唯改不变。

       2017级的写作学生共112人,其中中文专业学生100人,少数民族预科班学生12人。一篇文章可能需要反复修改上许多次,费时费力,所以我想了许多办法。如两班交换批改,按要求给出对方文章的评价意见;如邀请2014级的学生作为写作助教,进入实践课堂,帮助批改作文,并提出意见等等。但对于写作教师而言,改文章是必须的,无论如何,自己一定要亲自看一遍,改一遍,并提出普遍性的问题。

       令人欣慰的是通过两次的修改,同学们的文章有了很大的进步。而更让人愉悦的是,你会在文章中遇见一些美好的心灵与有趣的灵魂。因此,近期内,武夷微文学会陆续将2017级的同学作品做一个联展,看看同样的题材究竟能呈现怎样不同的样貌来。

        以下附上第一次作文批改后的普遍问题,以期同学们在今后写作中时时提醒自己:

1、注意标题与全文的关系。做到文题相符。

2、注意语言的准确性,不犯基本的语言问题。

      如:忌错别字、词语搭配不当、病句。注意“的地得”的使用。

3、注意文章的结构性。建议选取某一意象贯穿全文。

       此线索可以是客观的人物事景、也可以是主观的情感。

       处理情感线索时可分两类:

     (1)核心的情感层层推进(2)变化的情感显出层次

4、散文一定要有精彩的细节片段。

      注意词语的选用,尤其时动词、形容词的选用。

      注意比喻时喻体的准确性与新颖性。

2017级预科班比较特殊,学生皆来自于少数民族,12人的小班正适合写作授课,因此在预科班的课堂中,比较能够明显地发现整体水平的提升。李梓齐同学善思,在他的文章里总能发现他对美的认知与思考。覃宇田和焦扬的语言清丽,马林秀的文章中很好地将思乡之情融入了武夷山的秋景之中。海任梅的细节描写很精彩。最为难得的是何欣和齐昊楠,从最初的凌乱的结构与表达到清晰的思路与颇具新意的思考,值得肯定。当然还有一些同学虽然取得了进步,但由于内容上的不充实、表达上的不严谨等问题还需要作出修改,但较之第一次的文章,也都有了进步。

还是那句话:写作,唯写不变,唯改不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