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鼓岭行:遇见“老鸦石”与绣球花(2022.6)

 fzyouyou 2022-10-20 发布于福建

夏日已至,午后又上鼓岭。

去鼓岭的哪儿还没想好,先出发。

我们的目的地从嘉湖改到花溪谷,最后却停在了梅园,杨哥说这叫声东击西。

把车停在路边的简易停车场,往下走,发现梅园居然有个这么大的停车场,又回头去把车开下来。

天气时阴时雨,带上伞,开始随便逛。

往梅园的途中见到遍地小黄花,还挺好看。前方一个岔路口,打开“两步路了看地图,猜测左边是通往梅园,然后还有山路,似乎可通向牛头寨,右边岔路看起来没啥内容,那就先去右边瞄一瞄,然后再走左边吧。

走右边土路,上一点小坡,见到一个采石场,和工人聊了聊,他说这边没啥可看的,就是前方下边有个小水库。


通往水库是一些向下的石阶,今天来休闲游的我本不想走,但杨坚持说几步路就到,只好跟上。

我不时地盯看地图,发现这条山路居然能通往之前一直关注但还没机会走的“老鸦石”,于是和杨哥一致决定,继续向前,去看老鸦石。

      过了水库走不多远,向上爬一点儿石阶,见到一座石头房子,有位大姐已经在吃晚饭了。我们问她老鸦石是不是从这边走,她说,都5点了,天快黑了,而且那边的树林很密,都是像粽叶那样的叶子,边缘会割手,劝我们别去了。

我看地图中显示的距离并不远,而且现在是夏天,大约6点半后才会天黑,感觉能来得及。

我们感谢了她的好意,继续向前,但为安全起见,我们决定再走半小时,找不到就回头。

从石头房子拐上去,都是比较宽敞的土路,甚至可以走车,还遇见迎面来的两拔各两人,不由再次感叹这奇妙的山与执着的驴们啊!

我们循着地图轨迹往前走约十分钟,就显示已到达老鸦石岔路口。

通往老鸦石的路是一密林中的小道,已被驴友们开辟得挺不错了,路迹明显。只是近期天气不好,地面有些湿滑,又有枝叶交叉挡道,不是很好走。

最担心的是天气热了,害怕有蛇出没。

杨哥开路,我俩一前一后,各拿一把伞,用伞柄拨开树枝,钻入树丛。心里还是有些害怕,感觉这条路走得特别漫长。

漫长的10分钟过去,我俩终于见到了老鸦石,真开心呀!

返回途中才敢掏出手机拍几张路况照片。

这就是我们心心念的老鸦石,居然还有个小阶梯靠在这儿,助力大家攀爬大石。


杨哥感慨这一路

山路泥泞又湿滑,密林前行道崎岖,

连钻带爬步履艰,只为一睹老鸦石。

为安全起见,他攀上了第一块大石后,没再往上。


老鸦石之所以引起众驴友的注意,就是因为这张近百年前的老照片。

对比一下,现在树丛比当年茂盛多了,视野被挡了不少。

钻出密林,平安回到大路上,看看时间刚5点半,感觉此行非常成功,兴奋不已!

天又开始下雨了,我们继续循着地图的指示,往万国公益社方向走去。

沿途好大一片山谷,这儿地名是曲坑。





途中见此亭,名“鹤归亭”,原来是为纪念郁达夫先生而设。

郁达夫是浙江人,民国25年至27年曾应邀在省政府任职,在旅居福州2年多时间内,写下多篇游记。他曾于1936年清明与朋友同游鼓岭,并作 《闽游滴沥》之四,描写了他们在鼓岭偶遇农家酒宴的经历,感觉很有意思,留恋万分;以及走白云洞下山的经历,文末说“人虽则感到了极端的疲倦,但是回味津津”。

所以登山总是令人愉悦的,自古如此。

他文中写道:“千秋万岁,魂若有灵,我总必再择一个清明的节日,化鹤重来一次,来祝福祝福这些鼓岭山里的居民;”


山谷远处一块巨大的岩石,上书“为善最乐”,为建亭倡议者郭健飞手书家训。


一路沿宽敞土路走到鼓岭老街万国公益社。行走在鼓岭老街上,看墙头的绣球花盛放。




从鼓岭老街走到公路上,正是长田溪花田的入口,此行还是与绣球花相遇了。



继续沿公路走,经闽浙赣五县中心县委游击队联络站旧址,回到梅园。


当日圈越轨迹。又是一次不经意间收获惊喜,成就感满满的鼓岭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