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莫高窟参观回忆

 fzyouyou 2022-10-20 发布于福建

某日偶然看到一本名为《敦煌》的书,想起我也有一本相关书籍,于是取出来翻看,又想起去年收藏了一个关于敦煌的十集纪录片,与我的这本书正巧配套。于是,我最近每天看一章的书,再看一集纪录片。

看着书,就回忆起我16年前的敦煌游。因为在莫高窟参观是不能拍照的,也记不清自己当时参观了什么,幸好当时有一位团友写了一篇游记并寄给大家,我收藏至今,今天找出这篇记录,上边记着我们所参观的十个洞窟编号,分别是:16,17,33,96,130,148,244,249,332,335。

当时的参观印象早已模糊,只记得看大塑像比较直观,有震撼感,而壁画的色彩有些淡,加上光线暗,我们跟着解说员的指引看局部听讲解,但因为没有研究,无法快速理解所指的内容,终究是不大能够听出什么道道来。

中秋假期,倡导不出省不出市不出县,不如就在家里来一场文化之旅,跟着我当时在莫高窟买的《灿烂佛宫》(樊锦诗,赵声良著)一书,来找寻我们当年所参观过的洞窟的精华之处吧。(注:本书出版于2004年8月)

当时的门票正反面:


以下为我所参观的十个洞窟介绍(书摘,不全):
16-17窟:
16窟为唐代后期不开龛的殿堂窟,在窟中央设佛坛,佛坛上有众多佛像。
17窟是有名的藏经洞,1900年被王道士发现,是一个两米左右见方的洞窟,在这个不大的斗室里,密密麻麻堆放着成千上万的写卷。
据后人考察,这是个南北方向的洞窟,门在南面,北壁原有一身禅修的塑像。从嵌在西壁上的碑文介绍来看,这是晚唐时期为纪念著名高僧洪辩而建的影窟(即纪念堂)。


33窟:
盛唐第33窟南壁的弥勒经变壁画。
经变画是概括地表现一部佛经的主要内容,情节较多、规模较大的画。

第33窟的弥勒经变,在构图上更集中,中央部分描绘弥勒说法的场面,上部表现上宽下窄的须弥山,山上各种宫殿楼阁,山下则是大海,周围则描述各种世俗生活的场面把天上的世界与人间的世界明确地区别开来。
画面左上部描绘了在一个大帐子中举行婚礼的情景。新郎新娘向坐在右侧的双亲礼拜,新郎伏身跪地而拜,而旁边的新娘则欠身行礼。这也是唐代的风俗,即结婚典礼中,向双亲参拜时,男跪女不跪。

96窟:
初唐,大像窟,有巨型佛像的石窟,其形制往往根据大佛的情况来设计。
开凿于武则天证圣元年(695年),俗称大佛殿,内有高达35米的大佛。佛像为倚山而凿,石胎泥塑,像外建起包括窟顶的木构窟檐,历经唐、宋、清、民国,到现代重修,最初的建筑原貌已很难得知了。现存的状况是在佛像外有九层楼阁的木建筑,俗称九层楼。

我们在敦煌拍的照片,一般都是它的外景。


130窟:
盛唐,大像窟,开凿于开元年间(713-729),内有高26米的大佛。窟顶是唐代流行的覆斗顶形,正面上部和中部有明窗,下部有窟门。据莫高窟窟前考古发掘,在它的窟前,古代曾有大规模的殿堂建筑,想必当年在这大型佛像前面,人们进行过颂经、礼拜等活动。

148窟:
盛唐,涅槃窟,是供奉涅槃佛像(俗称卧佛)的。(与之类似的还有中唐的158窟)
它的平面是一个横长方形,窟顶为横向的圆拱顶,洞窟正面是一个高1米左右的佛床,上面躺着巨大的卧佛,佛像长达十五六米。
由西壁(正壁)到北壁的巨大壁面上,配合卧佛像绘制了大型的涅槃经变。在南北两侧又分别开龛造佛像,形成了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佛。

第148窟东壁门北侧,画出巨幅药师经变,中央表现东方药师净土世界,通过华丽无比的楼阁来表现。与这些高楼相接的是建于净水池中的平台,在这些平台上,都有歌舞作乐的伎乐天。


由于148窟彩塑经后代重修,形象已严重破坏,无法与精美的壁画相协调,但它开创了以涅槃为主题来设计一个大型洞窟的先例。
来看一下第158窟的佛像,它是继承了第148窟的洞窟形制而建成的。


244窟:
(介绍源于百度)隋-244窟  西壁:彩塑,建于隋末唐初,五代、西夏重修,是覆斗形洞窟。主室塑有隋朝盛行的“三世佛”。(西壁前塑一佛二菩萨二弟子,它与南壁的一佛二菩萨以及北壁的三菩萨共同组成了三世佛的形式,即过去佛迦叶佛、现在佛释迦牟尼佛以及未来佛弥勒。

249窟:
西魏,殿堂窟。
殿堂窟是敦煌石窟中为数最多的洞窟,因窟顶为覆斗顶形,也叫覆斗顶窟。249窟为敦煌早期覆斗顶窟的代表。

飞天是佛教艺术中的一个独特的现象,通常是指佛教诸天,除了佛和菩萨以外,佛教世界里的天部诸神,他们都能够自由地飞行于天空;也有人认为飞天就是指乾闼波与紧那罗(主管音乐舞蹈之神);此外,佛经中记载,当佛说法的时候,常有天人、天女或作散花、或作歌舞供养,这些天人、天女并没有具体指哪一种神,因此,也可以把飞天理解作天人、天女。
北凉北魏时代的飞天形体较短,受西域风格影响,身体呈V字形,转折强烈,由于身体强壮,有一种沉重之感。
西魏以后,中原风格影响到了敦煌,在第249窟的壁画可看到西域风格和中原风格并存的飞天形象。南壁说法图中在佛的两侧相对画出4身飞天,(下图)下部飞天身体强壮,上身半裸,下着长裙,身体弯曲成圆弧形,形成一种强烈的张力;上面的飞天则穿着宽大的长袍,身体清瘦,飘带也画得细腻。上面的飞天就是具有中原风格的所谓“秀骨清像”型的飞天,下部则是西域风格的飞天。这截然不同的两种飞天,一强一弱,一粗犷一纤细,又和谐地组合在一起。

敦煌壁画也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东王公、西王母及伏羲、女娲等中国传统神仙以及各种神兽的形象便在石窟中表现出来。249窟的窟顶,就出现了这种内容。


332窟:
初唐,中心柱窟。
中心柱窟是敦煌北朝时期最流行的洞窟形制,它源于印度的支提窟。支提的意思是塔,塔本是存放佛舍利的地方。在佛像产生前,塔是作为佛的象征物而被崇拜的,所以在寺院和石窟中建塔,便于人们绕塔礼拜。
隋代以后,中心柱窟的规模更大,往往在中心柱的正面和两侧壁建造三组大型佛像,也就是三世佛像。如第427窟(隋)、第332窟(初唐)就是代表性石窟。人们一进洞窟就见到这样高大的佛像,具有一种震撼人心的视觉冲击。
332窟建于武则天时代的圣历元年(698年)。它还在洞窟后壁开龛,内塑涅槃佛像。
第332窟的涅槃经变是较典型的绘塑结合的大型涅槃经变。它的南壁在高3.7米,长达6米的壁面上配合涅槃像绘制了内容丰富的经变。画面从右下部开始,向左发展,然后由左向右,共描绘9组情节。


335窟:
(介绍源于百度)武周时期,历时十余年而成。覆斗形顶。窟内有“垂拱二年(686年)五月十七日”题记最引人注目的是北壁维摩诘经变,其规模是初唐现存同一题材八幅经变之冠。画面主要表现文殊师利率诸菩萨、弟子等前来毗耶离城问疾与维摩诘居士相对辩论,其上有乘云赴会听法的四众及辩法中的种种神通变化。下有汉皇夷王虔诚听法。画中人、神与山、林自然结合,意境交融,具有鲜明中国特色。

以上我们参观的十窟,有两窟在书中未提及,介绍源于百度。在此次学习中,发现讲解员带领我们参观的都是十分有特点、有代表性的洞窟呢!先把记录留存在此,日后继续学习。

在此回顾一下敦煌莫高窟所经历的年代:

公元366年,一名叫乐僔和尚从中原云游到了敦煌,因见到万道金光,决定在这里住下来修行。他请来工匠,开凿了第一个石窟,用于坐禅修行。不久,一个叫法良的和尚也从东方来到这里,在乐僔的禅窟旁又开凿了一个石窟。此后,石窟越来越多。到唐代,已达1000多座,于是这一片石窟被称为莫高窟,也叫千佛洞。

东晋末年,晋王朝退守东南,北方大部分地区由一些少数民族建立独立政权,前前后后共出现了十六个国家,史称十六国。河西一带经历了前凉、后凉、南凉、北凉、西凉,史称“五凉”。其中西凉建立在敦煌的汉族政权,标志着早期敦煌政治文化发展的一个高峰。

公元420-589年间,中国分为南北两个部分,南方是汉民族政权,经历了宋、齐、梁、陈四个朝代,北方先是少数民族拓跋氏建立的北魏,后来分裂成东魏、西魏,东魏与西魏又分别被北齐与北周所取代。敦煌则经历了北魏、西魏、北周三个时代。

隋朝(581-618)

唐朝(618-907)

隋朝末年,政治动乱,李轨于617年在武威独立,自称凉王,占据了河西五郡之地。唐朝于开国的第二年(619年)消灭了李轨的势力,收复了河西;次年又有瓜州刺史贺拔威等反唐,两年后平叛;不久又有动乱经过了六七年,才逐渐安定下来。所以,贞观初年的西北边陲极不稳定,当时的政府禁止百姓出入西北边境。当年玄奘经河西到印度取经的时候,只好昼伏夜行,偷偷过了玉门关经过大沙漠而到达西域,其间经历了难以想象的艰难困苦。等他于贞观十八年(644年)从印度回国时,边禁早已取消,丝绸之路已经畅通,唐太宗令敦煌太守出迎玄奘于沙漠之中。

开元年间(713-741),河西陇右已是富比天下了。

公元781年,敦煌进入吐蕃时代。吐蕃本是藏族的祖先,自古以来就居住在我国的青藏高原。公元629年,松赞干布统一了西藏高原,定都逻(今拉萨),建立了统一的吐蕃政权。唐朝初年,吐蕃即与唐建立了亲密的关系。公元641年,唐太宗以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唐封松赞干布为驸马都尉、西海郡王,唐蕃一直保持友好关系。然而松赞干布以后的赞普不断加强军备,逐渐向四川南部及西域、河陇地区扩张势力,终于在安史之乱唐朝无暇顾及西部的情况下,一举占领了河西地区。

公元842年,吐蕃政权发生内讧,势力大衰。唐大中二年(848年),敦煌人张议潮率众起义,陆续收复伊、西、瓜、肃、甘、凉等十一州。后遣其弟张议谭奉河陇十一州地图簿籍归唐,被唐王朝册封为归义军节度使,统领河西十一州的军事行政。张议潮于咸通八年(867年)入唐任右神武统军等职,封万户侯,于是872年在长安去世。此后,沙州由张议潮之侄张淮深为刺史。直到914年,归义军政权一直为张氏后代掌握。

五代十国(907-979)

宋(960-1276),其中北宋(960-1127),南宋(1127-1276)

辽(916-1125),西夏(1038-1227),金(1115-1234)

公元920年后,曹议金接替了张氏成为归义军节度使。曹氏政权费尽心机,维持这弹丸之地的归义军辖地竟达100多年。曹氏还努力保持与中原王朝的联系,几经努力,终于在924年受封“归义军节度使、沙州刺史、检校司空”的名衔。在当时虽说仅具空名,但对于稳定沙州的政治却有特别的意义。

1036年,西夏大军在肃州(今甘肃酒泉)与回鹘决战,回鹘大败,西夏攻陷了肃、瓜、沙三州,占领了河西地区。西夏统治敦煌近200年,是敦煌历史上统治时间最长的少数民族政权。

元(1271-1368)

1227年,蒙古军占领了敦煌,敦煌由此进入了蒙古元时代。敦煌现存的元代石窟不多,仅十来个,多为密教内容。可能是由于当时石窟的开凿已经不流行了,尤其是在藏传佛教影响下,寺院的作用更为重要。

明(1368-1644)

清(1644-1911)

明代推翻元朝后,于永乐三年(1405年)设立了沙州卫,1447年以后,沙州卫并入罕东卫。此后,吐鲁番强大起来,时常侵扰敦煌一带。嘉靖三年(1524年),明朝政府放弃了包括敦煌在内的嘉峪关以外地区,封闭了嘉峪关,敦煌一带荒芜了近200年。直到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以后,嘉峪关渐次收复。

明代以后的敦煌石窟艺术几乎是空白。一般来说,敦煌石窟的艺术史到元代便告结束。


最后附上两张敦煌鸣沙山月牙泉照:

滑沙处,得自己爬上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