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访五虎山之一、二、三虎(2021.11)

 fzyouyou 2022-10-20 发布于福建

八闽雄都,神州名府。北枕莲花,南控五虎。右擎翠旗,左标石鼓。拥三山入怀中,抚二塔于膝下。挈西湖而邀闽水,踞六鳌以望双龙。(出自陈章汉《闽都赋》,2000年)

五虎山,久仰大名!去福清的路上,总有人会指着路旁的山说,这是五虎山,当时只是听听并未太在意。上回去螺洲古镇在江边漫步,就见五虎山雄立江边,印象深刻。自螺洲古镇回来后,某日突然发现,原来我们每天所处位置的窗外,江的那边,那几座山形颇有特色的山,竟然就是五虎山啊!

(随拍

认识归认识,我还没从想过能近距离接触它。

(网转图片)

有天老杨说想去五虎山走走,我也就开始关注登山的相关信息。网上关于登五虎山的路线各不相同,看了几天还是不甚了解,那动辄十几公里的行程,让我有了畏难之心。想搜索出路途短一些、轻松些的路线,似乎也没见着,最后决定先去现场看看情况吧。

周末天气不冷不热,十分适合户外活动。我们开开心心地向五虎山奔了去。

(途中随拍)

据介绍,五虎山位于福州市闽侯县祥谦镇,距福州市区35公里左右,脉延永泰、福清、长乐三县市,西接大金湖、兔耳岭等东方山水风景。横隔尚干、南通两镇,是古时闽县和侯官县的天然界线。5个主峰巍然耸立,势如五虎雄踞。凭眺福州,与双门前(今福州八一七北路东街口附近)的三狮对峙,俗称“三狮朝五虎”。

五虎山景区山体呈北东、西南走向,五虎山为火山岩、火山碎屑岩地貌景观,其中位于五虎山山麓的火山岩遗迹最有特色,各种火山岩有大有小,奇崖怪石星罗棋布。有狮头岩、官印石、滴水岩、蘑菇石等。境内发育了五个高度相若、形似虎头的山头而得名“五虎山”。自北向南依次排列五座“虎山”为小虎、大虎、白面虎、岐尾虎、尾虎顶(又俗称回头虎),海拔在560-611.5米之间,其中回头虎海拔高约611米,为诸虎之最。

五虎山壁立千仞,谷口深隘,四峡如门,形势险要。元末陈友定曾遣兵在此驻守,至今寨门遗址犹存。隘谷以内平畴数顷,岩洞幽深,溪流屈曲,水声潺潺,附近有灵壁岩、鲤鱼石等胜景。宋朱熹避伪学来游,筑吟翠山楼于下卓,留有诗篇《方山》:“到山不识山面目,但见九鼻盘溪曲。归来兀坐小窗下,倚天百尺堆汉玉”,至今石崖犹存其“怡山良石,神仙所居”的题刻。

2014年7月,五虎山升级为国家级森林公园,定名为“福建五虎山国家森林公园”。2016年,《福建五虎山国家森林公园总体规划(2016—2025)》通过国家林业局批复。根据总体规划,五虎山公园由五虎山景区、南阳景区和三叠井景区组成,规划总面积达2668.73公顷;预计总投资达到10亿元。规划建设期限为15年,分3期建设。

导航到五虎山国家森林公园,根据我近期看到的消息,那儿是一个郊野公园。当车穿过一个似工地的大桥下,开近那块写着“五虎山国家森林公园”的大石头时,居然是一片小碎石铺就的停车场,大片草地似乎有点儿荒草萋萋的感觉,原来还没建好呀!与我想象中可露营的郊野公园有点差异。
停车场只有零星几辆车,我们停好车向黄土边村走去,边走边向路人打听情况,以确认方向正确。在山下可瞧见处于山间的五灵岩寺。沿登山阶梯走,20分钟就到,不太累。一路不时见到有车开上来,路边空地处停了不少车,这让我们偶尔后悔没开车进来。

五灵岩寺位于五虎山第四虎半山东麓,始建于唐,重建于明崇祯六年(1633年),寺巧妙利用五块巨岩进行筑建,或跨岩上,或倚岩侧,或穿岩隙,错落相间。主要建筑有大雄宝殿、观音殿、斋堂等。

寺外桂花香飘阵阵,远眺山下,景色怡人。


我们在寺院遇到三位七十岁左右的老人正坚定地上山,于是我和杨也决定继续登山。

我想先去看白面虎。沿着寺院的边门出去,照着“三虎顶”的指示牌方向前进,开始时为阶梯,后为上山土路。在岔路时选择“官印石”方向继续,就这样一路攀爬,到“滴水潭”后,再行进不远,就到一开阔的山间垭口,那儿有很明晰的指示牌:左边往三虎顶,右边可见二虎顶的大石。
出发时天还雾蒙蒙的,到山上天气越来越好,湛蓝的天空绿油油的山头,令人心情大爽,就是回家后发现晒伤了哈。
下图官印石由两块岩石构成,上圆下方,如天外飞石,形似官印而得名。上石近扁圆球形,长2m,宽2.5m,高2m;下石近长方体,长5.6m,宽3.5m,高4m。

登山途中仰望山顶,怎么那么高,距离那么远啊!

滴水潭。相传明代时,方山“五虎成精”,常犯福州的布司衙门。后来,被一个布司大人用朱笔戳伤后逃走。于是,方山上有“白面虎”“嘴巴”裂,流水不歇,故称“滴水岩”。

从五灵岩寺到下图的指示牌处,我们爬了一小时的山。

上到山上观察左右,二虎就在不远处,于是想着,既然已经到了这儿,先访三虎,再访二虎。

这一路上山虽有些累,但似乎也还好,路上时有路人相伴,互相鼓励,还能为我们指引方向,不知不觉走了挺久。老杨就地取材制作两根登山棍,就这么登上来了。
远处二虎顶的大石上有人正在团建,不时听到他们的喊声。

我们先前往三虎顶,山顶有两处宽阔平台,竟然有车开来,我们沿着矮树丛中的小路往山边走,以观城景,见到那块有名的悬崖石,险峰巨石,我不敢站在上边。那石上两三坑,就是传说中的神仙脚印吗?

在三虎顶远眺二虎

我俩这次的登山准备是真不充分,放车上的登山杖没拿,帽子没戴,连食物也只是早上吃剩的三小块千层饼、一小块桂花糕和顺手抓的水果。

在三虎顶上稍事休整吃点东西,然后访二虎。往二虎的这段路大部分为机耕路,只需稍攀爬十几分钟,就能抵达二虎的巨石观景平台,这两块巨石可以放心站在上边,在巨石上回看白面虎与山下风光,乌龙江在脚下静静流淌。另一方向可看到小虎(一虎)就在不远,既来之,岂能不去?于是我们沿山后小道下山,再沿机耕道前往小虎顶。

在小虎顶看福州城,视野最广,东到马尾,西到奥体中心,福州市区、乌龙江、闽江,茫茫一片尽收眼底,不禁赞叹我八闽之福天、福地、福山、福水、福气!

回来细看照片,在很远的远处能寻到我们的日常所在地(不好意思,在现场时没认真观察)!每天都能与五虎山对望,山很宏伟,人很渺小,想想我也曾来到过山顶,真是自己都感到不可思议,心中暗暗地自豪呢!

三虎顶和小虎顶都零星有车开上来,据司机说山路弯弯曲曲,车道窄,怕交会车,下坡比较陡,不太好开。
今日我个人超水平发挥,与老杨一同拜访了三虎,十分满足。午后走在山间垭口的小路上,天蓝蓝树绿绿,心情好得要飞起来。

我们原准备原路下山返回(路人告诉我们原路返回距离最短),老杨却提议从另一条路下山,而我也想看看其它耳熟能详的地点。经向路人确认,我们往“齐天府营地”方向走,到齐天府后,本准备往五灵岩寺方向下山,正好方山水库方向的岔路有人走出来,便向他们打听路况,之后改走往方山水库这条岔路下山,到达方山水库后沿陈友定古寨口一路土路到达山下。

从上图的路口走到齐天府仅十分钟。

再30分钟,走到方山水库,路平缓好走。方山水库是原知青点,车能直接开上来,有不少人在这儿搭帐篷露营。本以为这儿可以买到吃的,结果并没有。于是在这儿向别人要了点水和面包(其实也没有多饿,只是觉得到点了该吃饭),继续下山。

从方山水库走10分钟到陈友定寨口,在寨口休息点稍坐,开始走土路下山,大约走了50分钟,到达山下。

无意中,我们今天在五虎山来了一个圈越,行程14公里,全程走了6小时多。在这之前,我完全不敢想象我能走这么远的路程。最棒的是,今天还把我做攻略时关注的点全都实地考察到,真是太完美了!也十分感恩今日遇到的几拨路人,很幸运有他们的经验指引,让我在走的时候不会心慌,一路顺利。
说是无意,其实也是我两周来的学习积累啊!看了那么多游记,研究了N条别人的线路,满脑子都是它,自己实地走过,才终于对线路有了感性认识。认路这一点,老杨堪称学霸,他不需要象我这样看这么久,他的现场判断,加上我的知识积累,互补互助。
回家后我们还不时在回味过程,探讨山路之间的互通,再把四虎五虎的路线做个预习,下回再访。
回看轨迹,记录一下我们的行程:
公园大石--村口--开始走登山道--报恩亭--五灵岩寺--从五灵岩寺边门出--官印石--滴水潭--到二三虎垭口机耕道--立着“五虎方山寺”碑的分岔口,往三虎顶方向--到三虎顶平台(观景拍照,进食休息)--大虎顶大石(观景拍照)--小虎顶(观景拍照)--回到立着“五虎方山寺”碑的分岔口,往齐天府营地方向--到齐天府营地,往方山水库方向--方山水库(休整片刻)--陈友定寨口--到达山下--回到公园大石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