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玩帆船卖掉上海市区房子的创业者,在上海江苏浙江交界处遇见转折点

 华东局 2022-10-20 发布于上海

“再过几年,这里将呈现出一个具有江南特色的消费场景,预计到2030年,参观人数将达到1000万到1500万,产业规模是百亿级的。”站在基地的码头上,上海美帆游艇俱乐部董事长时立宪面对茫茫湖水,说起自己的帆船产业发展计划,意气风发。

这样的他和几年前大不一样。2004年,时立宪跟几个合伙人在上海、江苏、浙江交界的水域投资创业,但是公司发展并不顺利,最艰难时合伙人纷纷撤资,他不得不卖掉上海市区的房子以解燃眉之急。

2019年,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成立后,身处沪苏浙这片交界区域的时立宪感受到巨大变化,“转折点到了”。3年来,示范区聚焦不破行政隶属、打破行政边界所面临的突出问题,进行系统性的改革实践,形成了一系列制度成果,推进了一批示范性重点项目。在这些改革红利持续释放的过程中,时立宪感觉豁然开朗。

拆网

一次偶然的机会,时立宪迷上了帆船,之后不久,他从青岛拖回两艘帆船,租下淀山湖畔已经荒废的民族文化村项目,办起了美帆游艇俱乐部。

回头再看这个决策,很多人佩服时立宪的眼光不错。俱乐部地处淀山湖和元荡的交界处,是个绝佳的玩水之地。时立宪守着这块宝地,却觉得有些伸不开拳脚。淀山湖有严格的水源保护要求,导致俱乐部泊位长期被限制发展。俱乐部成立十多年,业务一直上不去。

有没有更好的发展空间?尽管一筹莫展,但时立宪始终没有把目光转向近在咫尺的元荡。当时的元荡确实“先天不足”:元荡总面积近2万亩,1/4面积属上海青浦,3/4面积属江苏苏州吴江。出于水域管理需要,沿着省界线,元荡湖上网障纵贯南北,湖上还有不少渔民架设的养殖围网,来往船只必须“钻过”湖面上层层网障。一个完整的湖被人为设置了壁垒,通航十分不便。

2019年11月,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挂牌成立,时立宪听到消息,元荡将拆除网障。拆网时他发现,不少负责拔桩拆网的当地居民正是当初插桩架网的人。有当地人向时立宪透露自己的计划:“网拆了以后拿到了政府补贴,现在元荡变美了,游客也来了,我准备开民宿。”

就像河水拐了个弯后依然要向前一样,打破隔阂、消除壁垒、互联互通,时立宪明白,这是大趋势。

架桥

2020年10月31日,示范区成立一周年时,原本横亘在湖面上的网障已经消失不见,元荡湖上波光粼粼、白帆点点。时立宪拿着对讲机,在元荡步行桥上来回奔走、指挥,时刻关注着水面上正在举办的帆船比赛。当天,共有255艘帆船在元荡湖扬帆下桨,时立宪很骄傲:“这是目前为止上海规模最大的一个水上运动赛事。”

站在元荡步行桥上极目远眺,水路打通的元荡宽阔澄澈,这样的景象让时立宪有些陌生。往年8月到11月正是水葫芦的生长旺季,无论元荡还是淀山湖都会变成“大草地”。

水葫芦为什么捞不干净?以往,对于跨界水体的治理通常以河湖中线为界,相邻村落负责各自一半的河湖保洁。但水面是流动的,水葫芦顺着水流和风向四处漂散,再碰上几方推诿,几株水葫芦很快又可以长满湖面。

2020年9月,示范区执委会会同相关部门联合印发了《示范区重点跨界水体联保专项方案》,在太浦河、淀山湖、元荡及汾湖等“一河三湖”率先建立联合河湖长制,不以省界为单位,而以河(湖)段为单位重新划定了“包干区”,开展定期联合巡河(湖)和联合治理。同年,青浦、吴江共同启动环元荡生态修复及岸线贯通工程。经过这些年的一体化治理,目前元荡湿地水质已达到Ⅰ类水指标。

让时立宪感觉陌生的,还有他所站的元荡桥。以往,隔湖相望的居民虽一衣带水,却不连通,来往需要绕行,得花上四五十分钟。示范区成立之后,跨越元荡湖的东航路—康力大道互联互通工程成为示范区成立后打通的首条省际断头路,项目需要在元荡湖上架起一座180米长的公路桥,两地之间的车程可以缩短到5分钟。

建桥本身难度不大,可元荡桥一半在上海,一半在江苏,两地建设单位水务手续办理流程较为复杂。2020年3月起,执委会牵头多次召集各地相关部门和公司召开协调会,各方商量后决定,在元荡桥的审批上,由上海市水务局牵头实行一窗受理,一口发放审批决定书,对于不一致的审批要求,遵循就高不就低的原则执行。

此后,示范区执委会又制定了示范区跨省域道路工程互联互通指导手册,对项目在规划、设计、审批、施工等推进过程中遇到的典型问题进行剖析,总结相应的措施方法。这背后是一种更广泛意义上的“架桥”。“示范区秉承着一个理念:面对壁垒和阻隔,示范区就是要用一体化的标准、制度去打通,把所有的水源、路,所有的要素禀赋全部打通。”观察了3年,时立宪得出一个结论。

突破

现在,只要天气适宜,吃过晚饭,时立宪和太太就会逛逛元荡步行桥,10分钟,就可以从青浦走到吴江。此时,附近的居民也从四面八方汇聚过来,在桥上赏景拍照、唱歌跳舞。这座桥成了一处网红景点,也成为两地居民的社交平台。

“除了解决交通问题,也促进了大家的文化交流。”时立宪颇为感慨,这3年他就策划了多次跨界的水上运动赛事。以往,跨省活动因为涉及好几个省市,协调难度大,沟通成本高,经过不断磨合,现在各方共识越来越多。

为了扩大业务量,美帆在吴江开出分公司,选址就在元荡湖畔。时立宪惊讶地发现,以往,上海的企业想在江苏吴江开分公司,需要在吴江重新注册,但是现在“一张执照在示范区全通”,相关变更手续,只要在上海提交材料,就能快速审核通过。这也是长三角企业享受制度红利的一个缩影。

2020年10月30日,上海美帆游艇俱乐部有限公司作为第二批新成员加入示范区开发者联盟。这个联盟是示范区的一种新型合作模式,成员囊括企业、高校、专业机构等与示范区建设相关的各种类型的市场主体。在联盟中,时立宪找到了最新的合作伙伴——同济大学长三角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双方计划在零碳项目上进行合作研究。

前不久,示范区水乡客厅蓝环、元荡三期、蓝色珠链一期等一批重点项目正式开工。时立宪又有了新的盼望:“如果在这些相连的水系中建设不同级别的驿站,帆船产业能级就能十倍、百倍往上递增。”

“示范区就是探索一些前人没有做过的事情,敢于闯、敢于突破,就像我们的帆船一样,乘风破浪。”

专家点评

紧扣一体化高质量奏响改革创新交响

时立宪的帆船创业经历为我们展现了一幅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的改革画卷,背后体现的是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的深刻内涵。

“着力落实新发展理念,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推进更高起点的深化改革和更高层次的对外开放,同'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相互配合,完善中国改革开放空间布局”。这3年来,这片土地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奏响改革开放创新交响曲,激荡着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力,加快打造成为我国发展强劲活跃增长极。

一体化就是要打破边界壁垒。“以一体化的思路和举措打破行政壁垒、提高政策协同,让要素在更大范围畅通流动,有利于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实现更合理分工,凝聚更强大的合力,促进高质量发展”。时立宪的企业焕发生机源于长三角拆除藩篱,从消除跨界壁垒、互联互通、标准互认到便利共享,探索形成了一批不破行政隶属、打破行政边界的一体化制度创新成果。

一体化还要形成共建共享共赢的区域共同体。如今,不少地区相关企业加入示范区开发者联盟,它提供一种全新且高效的合作模式:靠市场的力量来推动,由企业和社会机构为示范区赋能,让更多的开发者成为示范区建设的强力推进器。

长三角一体化是一项巨大的系统性工程。“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不是一日之功,我们既要有历史耐心,又要有只争朝夕的紧迫感,既谋划长远,又干在当下”。如今,示范区建设的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正进入发力期,期待这里取得更大突破、绘就更美好图景。

(中共上海市委党校社会学教研部副教授 张晓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