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前方,何去何从?

 班级杂谈 2022-10-20 发布于四川

hold on and keep going

最近一直很忙,一直想写点东西, 但却一直被诸多琐事而牵绊,当坐下来时,却不能整理出一段清晰的思绪,也许是期末临近,就想孩子说的,“老董,你应该得了考前综合症了”。虽然只是一句玩笑话,但是细细想来,心中的确有许多的担忧,但又不知道这种担忧是从何而来,又会在什么地方结束?

今年的小升初考试比预想中来的早了许多,当还带着毕业班的孩子们在努力拓展和复习的时候,小升初选拔考试开始啦,打乱了我和孩子们的教学和复习计划,一开始变得惶恐不安起来,还好,作为孩子们的老师,没有被这些打乱方寸,及时调整复习方案,进行最后的冲刺复习,也只能死马当作活马医吧,心中唯有相信,只要付出努力,总会有收获吧!辛苦了这群可爱的孩子们,我们一起坚持了下来,从一开始的每天三节自习课,从早上到晚上,孩子们都在数学课堂中,我们一起努力备战,很多孩子都有了很多的收获和很大的提高。无奈,名校就是名校,永远都只是收取那一批优生中的优生,名额永远都是那么一票难求,部分孩子在考前都信心十足,无奈,现实却是有时候难以让人接受,打击着孩子的内心和牵动着每一个父母的内心。

小升初,已经经历了十届,陪着十届毕业班的孩子们走过来,原以为自己已经放下了那份紧张和期待,但是每年真正在面临时,还是那么紧张,为每个孩子的担心,考前一遍遍的叮嘱,一道道题的认真讲演,不管自己付出多少,终想为孩子们争得一次机会,可惜,有时候也事与愿违,有时候失望总是大于希望。但看着那群原本可爱的孩子,脸上露出的失落,有时候话到嘴边的批评也就化成了更多的是鼓励,积极备考,争取下次能够考上。

教育原本应该是一件公平的问题,却被一些外在的条件禁锢着每一个老师和每一个孩子,在这个原本快速发展的时代,信息的不断更新,但最可怕的是思想的不变,一直停留在原地的父母,总是把那份可怜的目光仅仅的盯在孩子们那一次次试卷分数上,让孩子们成为别人家的孩子,别人家的孩子永远都比自己的孩子优秀,同时也让老师变得难堪,各种责问,各种抱怨,充斥在老师和孩子的面前。原本应该的支持和理解,瞬间变得烟消云散,变得人情味淡薄,这就是这个时代的悲哀,让原本单纯的教育变得充满了无法形容的色彩。

随着期末的临近,每天忙碌的事情却越来越多,忙着孩子们的复习,忙着各种处理不完的行政事务,只有一种感觉就是自己的时间已经不是在被自己支配,而是被一群无关紧要的事情推动着艰难的向前。所以,现在每天最幸福的时光,就是在教室里陪着孩子们一起读书,一起在课堂里、知识里穿梭,这也就是我们的快乐时光,每天都极其珍惜和孩子们在一起的时间,忘掉那些烦人的行政事务,一心和孩子们一起学习,抛开父母们的不管不顾,我只想在我的课堂中带着孩子们一起努力学习。

在蚂蚁班,所有的孩子都是这学期转学到这个班,经过一学期的学习,孩子们的差距也逐渐显现出来,有了一定的差距,也就有了新的矛盾,很多父母,开口的第一句话就是,孩子的成绩怎么样?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问题?一个班级,37个孩子,37个不同的家庭,但是唯一的就是同样的老师,同样的教材,同样的课堂,按理应该都是一样的成绩吧,可惜,事与愿违,每个班的差距还是在不知不觉中产生了,而且愈演愈烈,到最后可能就引起了老师和家庭之间的矛盾,一切都源于成绩这个罪魁祸首。经过一学期的学习,其实班级中有那么几个孩子的成绩,有了很大的提高,可惜好景不长,安于现状,原本可以再继续上一把,可惜因为父母的不关心和打击,导致几个孩子又有了回落的迹象,究其原因,无法用言语形容,心中只有无限的感慨,但又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前方的路还有很长,但却被各种困难包围着,但始终坚信,办法总比困难多,心中虽有诸多的焦虑,但并不是凭自己的力量能够去解决的,唯有能够做到的就是,顺应形势,努力学习,找到突破口,找到新方法。无愧于每一个孩子,无愧于自己的内心。

个人观点,不喜勿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