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沧海桑田,二沙岛的前世今生

 哈哈狮的信箱 2022-10-20 发布于广东

图片


广州人对“大沙头”“二沙岛”的地名很熟悉。但很多人不知道,二沙岛原本又称二沙头、二沙头岛。它位于广州市中心珠江河段上,岛四周江水环抱,南临珠江主航道,北靠珠江次航道,西北角面对东山湖公园,北面与珠岛宾馆和五羊新城隔江相望,西靠大沙头码头,幽静舒适的二沙岛是广州市中心的一块风水宝地。
 
曾有人说过,“如果在广州有一个地方是浪漫的代名词,那个地方非二沙岛莫属。”因为在这个小小的岛上,不仅集合了三大艺术场馆、四五个公园、新兴文艺青年打卡圣地的文立方,还有四面环水的浪漫江景,如同市中心的一座世外桃源。
 
翻开老照片,二沙岛的历史展现眼前……
80多年前,二沙岛分成好几个沙洲,人口多是生活在水上的疍民;
30多年前,二沙岛还是一个小渔村;
1985年,二沙岛开始大规模的吹沙填土;
1994年,二沙岛首个竣工的楼盘云影花园推出市场,标志着它正式开岛……
 

昔日

这里曾是原生态的渔村


图片

大沙头二沙岛地图
1933年岭南(大学)社会研究所《沙南疍民调查》选页

图片

二沙岛全景
1933年岭南(大学)社会研究所《沙南疍民调查》选页

图片

二沙岛沙南学校
1933年岭南(大学)社会研究所《沙南疍民调查》选页
 
二沙岛原名“二沙头”,是珠江河道上的一个沙洲,东西长3300米,南北最宽600米,以前只有西边一条桥与大沙头相通。1954年,周恩来总理视察广州时指示,要让水上居民上岸定居。此后不久,广州的一部分疍民栖居江心小岛二沙岛,这里逐渐发展成为一座渔民新村。

图片

珠江二沙岛一带江景
拍摄时间和作者不详

据当时的原住民回忆,那时的二沙岛,田里种满了黄黄绿绿的水马蹄,池塘里的荷叶随风翻飞,充满乡野风情。到1955年,在岛的西端兴建了一个体育训练基地,1961年进行了扩建,占地达14.1万平方米。北面与东湖公园相望,繁荫蔽日,碧水洞天,环境优美。原是一座孤岛的二沙岛,在扩建体育训练中心时,才建了一座桥与北岸连接。

图片

 五十年代二沙岛开建体育馆

图片

 五十年代二沙岛开建体育馆

图片

 五十年代二沙岛体育馆跳水台

图片

 五十年代二沙岛体育馆跳水台

图片

 五十年代二沙岛体育馆跳水台

图片

二沙岛俱乐部的饭厅和舞厅

图片

二沙岛珠江颐养病院

开发

吹沙填土填了一年多


图片

二沙岛规划模型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二沙岛旧照

上世纪80年代,在与香港、新加坡、台湾等地交流城建经验时,广州开始意识到法治对于城市建设的重要性,并将相关的管理办法进行细化。开发二沙岛的项目,酝酿于上世纪80年代。1984年10月,广州正式对外宣布,二沙头将建成田园式综合旅游区全岛规划分为公园娱乐区、别墅住宅区和体育娱乐区三个部分。

图片
二沙岛建设之初

当时的二沙岛上布满了鱼塘和芦苇沼泽,为了平整地面和避免因江水泛滥被水浸,必须进行大量的填土。经过开发团队的调研,决定就地取土,从珠江的航道中用沙船泵沙,往岛中心吹沙。填土需要填到标高超过8米,在二沙岛填的沙比人还高,夜以继日地往岛上泵沙,填了一年多。吹沙填土后,二沙岛自此没再水浸过。而在吹沙填土的过程中,岛上几乎所有的树木,都因为地面标高太低而拔掉,只有体育公园内的两三棵大榕树,在二沙岛地势最高的位置,才留到了现在,见证着二沙岛的蜕变。
 

配套

音乐与美术交相辉映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不同时期的二沙岛航拍照片
 
伴随着轰轰烈烈的房地产开发,上世纪90年代初,二沙岛的三座公共文化建筑——广东美术馆、星海音乐厅、广东华侨博物馆,也相继开始动工建设。星海音乐厅是当时全国声学设计最好的音乐厅,直到现在,优异的声场效果,仍没被超越。它的音乐演出类型适应性非常强:从独奏、独唱到大型交响曲,从中国的古琴、欧洲的古乐到民谣、爵士、流行和摇滚,都有完美的、富有特色的呈现。除了星海音乐厅,广东美术馆、华侨博物馆都是以当时世界一流的标准来建设。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路名

二沙岛路名背后的故事


图片

晴波路/烟雨路/春晓街

海山街/蒲涧街/渔唱街……

这么富有诗情画意的路名,简直可以连成一首诗了!

走在二沙岛上,每当看到这些韵味十足的路名,不知你是否和我一样好奇过,这些路名谁起的?不仅看起来很有文化底蕴,还与眼前诗情画意的风光如此合拍!

这天,小编闲来无事翻看一些写二沙岛的文章,猛然发现,二沙岛的路名果然有来历!原来这些路名,勾连着一段段历史,浓缩了历代羊城八景的精华。

图片

▲ 位于晴波路上的星海音乐厅夜景

晴澜路、晴波路:毗邻二沙岛南北两岸,分别来自明代的“珠江晴澜”和1986年版的“珠水晴波”。

大通路、烟雨路:这两条横贯二沙岛的主干道,路名均源自宋、元两代的羊城八景“大通烟雨”。

蒲涧街:源出宋、元的“蒲涧濂泉”。

春晓街:源出明代的“药洲春晓”。

图片

▲ 大通路上盛放的簕杜鹃 

说起对二沙岛路名的认知,知名广府文化学者饶原生介绍道,那是在2000年前后,他到二沙岛上班,看着这些极具唐诗宋词韵味的路名,颇感惊艳。“从小生长在西关,对二沙岛的印象仅是有一座浮桥可以上岛,走起来摇摇晃晃的,西边是运动员集训的地方,其他都是农田水乡风貌。没想到1985年以后,这里开发得这么好,起了这么些有诗意的路名。听朋友介绍,才知道每个路名都来自古今羊城八景。”

原来,1989年10月,广州市地名委员会宣布,“二沙头”改名为“二沙岛”,过去的夏源大街、沙地大街、贤窖大街、农民新村等地名全部取消。当时的文件显示,相关部门、专家、学者收集了数十套方案,还曾三次征求意见,最终决定选用“羊城八景”的命名方案。典故中包含新旧六代八景,让二沙岛营造出雅致的“静态美”。

图片

潭月街:源出1963年版的“鹅潭夜月”。

渔唱街:源出明代的“荔湾渔唱”。

玉宇街:自于1986年版的“流花玉宇”。

灵洲街:来自于元代的“灵洲鳌负”。

云影街、菊湖街: 来自于宋代的“菊湖云影”。

当时规划的5条道路和14条街道的路名,来自宋元时期羊城八景的路名为最多,历史记忆满满。

“这么美的路名勾连起了广州的历史文化,每一条路都是一个通向羊城八景的密码。我经常呼吁不要乱改过去的路名,每一个路名都是历史的沉淀,但对二沙岛路名的改变,我很赞赏。”饶原生表示。




“大通烟雨”遗迹被发现

图片

有意思的是,“大通烟雨”这一宋、元羊城八景本来已经湮没无闻,在成为二沙岛路名后,竟然像“神龙召唤”一样被考古发掘。

烟雨井原位于大通寺内的天王殿前,始建于南汉大宝元年(958),坐落在花地口的珠江岸边,最初,“烟雨井”名为“龙霞井”,北宋年间,才改名为烟雨井。

据传,在风雨来临之前,井中会冒出大量烟霞;天气晴朗时,从井中可以看到白鹅潭江面的帆影;夜深人静,又能隐约听到白鹅潭传来弦歌之声。又有传说称,烟雨井源通白鹅潭,一次寺中挑水工不慎把扁担掉落井中,后来在白鹅潭水面上发现,所以,过去在广州,还有“扁担放井流,白鹅潭上收。阳光照船影,井口见船浮”的民谣流传。

图片

▲ 图为大通烟雨井,位于荔湾区花地街新隆沙社区芳村大道中344-360号恒荔湾畔亭内

历代以来,由于“大通烟雨”很有名气,一直都是文人墨客聚集之地,每年最热闹的是元宵灯节和盂兰节。然而,1938年,烟雨井随着大通寺被毁而遭到填埋。幸运的是,2004年7月,古井遗迹被发现。今天,在荔湾花地的恒荔湾畔花园西边一处空地,就可以看到这口名闻千古的老井。







“药洲春晓”今日仍可见

图片

 ▲ 图为广州越秀区教育路“药洲遗址”

春晓街勾连起明代八景之一的“药洲春晓”,现在,其遗址就藏身于越秀区教育路中,这座园林貌不惊人,很多人过其门而不知。仔细一看,才会发现这里竟为五代十国时期南汉国的皇家园林。

当年,割据岭南的南汉高祖刘龑(889年~942年)下令在广州开凿500余丈长的西湖,并于湖滨建起了离宫别院,湖水流入珠江,湖上可以行舟。刘龑在湖中沙洲上,聚集方士炼丹药,“以药投之,水遂变色,故称药洲”。湖上又放置了九块石头,名为“九曜石”,因此药洲又称“九曜园”。

图片

宋代以后,药洲成为士大夫的避暑胜地,文人骚客常在湖上泛舟吟咏。到了明代,“药洲春晓”成为羊城八景之一。后来,由于溪水改道,西湖绝水,慢慢淤塞。

如今,药洲被四周的高楼环抱,但依然让人赏心悦目,园中藏着历代碑刻数十块,以北宋书法家米芾所题的“药洲”遗石最为著名。







“琶洲砥柱”见证一口通

图片

▲ 以凤凰木为行道树的琶洲街

二沙岛的“琶洲街”,源于自清代八景之一的“琶洲砥柱”。今天,琶洲塔仍高高矗立在珠江边上。

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琶洲的小山冈上兴建了一座高耸入云的导航标塔。乘船从珠江口进入广州,必定会看见这座高塔,因此,在“一口通商”的清代,琶洲塔被称为“琶洲砥柱”,成为羊城八景之一。据明末清初的学者屈翁山《广东新语》记载,当时琶洲水面常有金色的海鳌出现,照得附近光亮一片。因此,琶洲塔又有“海鳌塔”之称。

图片

▲ 琶洲塔

琶洲塔为八角形楼阁式砖塔,内膛为八角直井式,外观9层、内分17层,高50余米。塔基八角均镶有西方人形象的石刻托塔力士,刻工古朴,也是明代石雕的佳作。




其实,别说是路名,连二沙岛的名字,从村野气息十足的“二沙头”改成二沙岛,仅一字之差,立显云泥之别。读者诸君若有兴趣了解二沙岛的前世今生,更多二沙岛的故事,还请留意下期推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