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皮肤病之湿证论

 巾帼 2022-10-20 发布于北京

·徐宜厚,主任医师、教授,曾师从于武汉名医单苍桂老先生、北京名医赵炳南教授。现任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指导老师,湖北省暨武汉市中医外科委员会主任委员、湖北省药品审查委员会委员、湖北省卫生厅中医药工作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武汉市第八、九、十届人大常委会委员、湖北中医学院硕士导师、武汉市中医医院皮肤科主任等职。1993年获政府颁发的有突出贡献专家特殊津贴。出版专著《皮肤病中医诊疗学》、《结缔组织病中医治疗指南》、《皮肤病针灸治疗学》等12部,应邀担任《中医外科学》(朱仁康主编)、《中医临床大全》(杨思澍等主编)等6本专著的编委,发表论文、综述、书评百余篇,其中部分被译为英文、日文流传海外,部分多次获得省市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二等奖。

1.湿证的文献回顾

湿证最多,我在查阅《黄帝内经》时,发现论述湿证的篇章达20余条,摘要如下:

《至真要大论》说:“诸湿肿满,皆属于脾。……湿淫于内,治以苦热,佐以酸淡,以苦燥之,以淡泻之。”

生气通天论说:“因于湿,首如裹……汗出见湿,乃生痤疿”

百病始生篇:“风雨则伤上,清湿则伤下”

血气脏腑病形篇:“身半以下者,湿中之也。”

太阳阳明论说:“阳受风气,阴受湿气,伤于风者,上先受之;伤于湿者,下先受之。”

藏气法时论说:“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禁湿地濡衣。”

阴阳应象大论说:“湿胜则濡泻,……地之湿气,感则害人皮肉筋脉。”

五运行大论说:“湿伤肉,风胜湿”等等。

《证治准绳》说:“有天之湿,雨、露、雾是也;有地之湿,水、泥是也;有饮食之湿,酒、饮、乳酪是也。”

《医方集解》说:“湿在表在上,宜发汗,在里在下,宜渗泄,里虚者宜实脾,挟风者宜解肌,挟寒者宜温散。”

《景岳全书》说:“治湿之法,古人云,宜理脾,清热,利小便为上。”

沈金鳌说:“湿在上,宜防风;湿在中,宜苍术;湿在下,宜利小便;湿在周身宜乌药、羌活;湿在两臂,宜桑条、威灵仙等;湿在两股,宜牛膝、防己、萆薢等。”

吴鹤皋说:“脾弱湿伤者,二陈、平胃之类主治;湿盛濡泄者,五苓、六一之类主治;水肿发黄者,五加、茵陈之类主治。”

从上述所引文献,给我们提示了湿证的四大特征:

一是湿证的天地性:

天指雨雾,多伤脏器,地指泥水,多伤皮肉筋脉。后世演绎,饮食酒酪,伤人六腑。

二是湿证的多样性:

鉴于湿邪充实于天地之间,内之脏腑,外之肌肤,皆能受到湿邪的侵袭。从此,形成了湿邪致病的多样性。从皮肤科的角度而论,我认为至少1/4的皮肤病与湿邪有关。

三是湿证的缠绵性:

湿邪致病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医原记略》说:“湿之为病最多,人多不觉湿来,但知避寒避风,而不知避湿者,因其危害最缓、最稳而难察觉也。”湿为重浊有质之邪,雾露雨湿,上先受之,地中潮湿,下先受之,由内而生,皆由脾阳不运。

四是湿证辨识的纲领性。

尽管湿证为病最多,波及到人体的方方面面,然而辨识之法有二:一是湿热,一是寒湿。张景岳说:“湿热之病,宜清宜利,热去湿亦去也;寒湿之病,宜燥宜温,非温不能燥也。知斯二者,而湿无余义矣。”

2.湿证在皮科的十种表现

结合我在诊治皮肤病方面的临床体验,概括为十种表现:

2.1湿热 湿热之害居湿证所致皮肤病之首,通常发生的有:湿热搏结于肝胆的带状疱疹、乳头湿疹等;湿热流窜于肌肤的有脂溢性湿疹、脂溢性皮炎等;湿热流居于肾的有阴囊湿疹、阴汗等;湿热熏于头面的有痤疮、脂溢性脱发、皮脂溢出等。

2.2湿毒 湿邪郁滞日久化热、化毒,热胜则肉腐,表现为红肿腐烂,越腐越痒。常见病症有脚癣感染、癣菌疹等。

2.3暑湿 夏令时期,上合天之热气,化为暑湿之邪,导致暑湿,引发暑疖。

2.4酒湿 酒为大辛大热大毒之品,过饮则会损脾伤胃,使之运化失常,酒湿之邪,外达皮肤,则见颈项乃至周身皮肤发红发热发痒;内留胃肠,则烦躁呕吐,甚则内陷,出现神智恍惚诸症,如酒性红斑。

2.5湿瘀 流注于经络或腠理,影响血液的运行,遂致湿邪与瘀血互结,在下肢相继出现大小不等的结节,如结节性红斑等

2.6湿痰 素喜甘肥醇酒之类,导致湿痰壅阻,形体骤然丰硕,其中以腹部隆起居多,如单纯性肥胖症。

2.7寒湿 水与湿,同气同源,若脾阳不足,湿中无火,遂与寒邪互结,又脾主四肢,这种寒湿之邪流窜于四末,形成一种特有的病症,如掌跖脓疱病、汗疱症,肠原性指端皮炎等。

2.8色湿 《丹溪心法》说:“因房事后为水湿所搏,故额黑身黄,少腹满急,小便不利。”金匮称之女劳疸,又名黑疸。据此,我认为此种病症接近于肾精亏损的黑变病。

2.9果湿 部分人由于某些内在的原因,如甲状腺功能低下,或者肝功能不全等,加上偏食,摄入过多柑、橙、番茄、胡萝卜等蔬菜、水果之类,致使脾胃功能运化不足,导致湿邪壅阻于皮肤,特别是面部,手掌呈橘黄色,同时伴有纳谷不香,嗜睡等症。如胡萝卜素血症。

2.10燥湿同形同病 《医原》说:“人禀天地之气以生,即感天地之气以病,亦必法天地之气以治”其含义是六气伤人,因人而化,阴虚体质,最宜化燥;阳虚体质,最宜化湿。又因西北地高燥气胜,东南地卑湿气胜。然而燥与湿致病的脏腑定位,燥起于肺、胃、肾,胃为重,肾为尤重;湿起于肺、脾、肾,脾为重,肾为尤重。古人将这种现象归纳为,燥极似湿,湿极似燥,即燥与湿同形同病,在临床上有自身免疫性湿疹、干燥综合症、老年性红斑狼疮等。

3.湿证方药略论

《黄帝内经》对湿证的治疗提出了总的原则:湿淫于内,治以苦热,佐以酸淡,以苦燥之,以淡泻之。

我在参阅其它古籍中,发现先贤对湿证的治疗颇多创建,其目的是鼓励后学者重视跨学科的学习

湿热证:

湿热下注,用大分清饮(茯苓、泽泻、木通、猪苓、栀子、枳实、车前子);茵陈饮(茵陈、焦栀子、泽泻、青皮、甘草、柑橘)

湿热滞脾,用钱氏泻黄散(石膏、黄芩、藿香、防风、甘草);清热渗湿汤(黄连、黄柏、茯苓、泽泻、苍白术、甘草)

湿热流注于肾,用除湿活血汤(当归、丹皮、生地、熟地、黄芪、炙甘草、知母、升麻、白芍、陈皮、秦艽、苍术、肉桂)

湿热熏蒸头面,用千金甘露饮(枇杷叶、生熟地、天麦冬、黄芩、石斛、茵陈、枳实、甘草)

湿热注入肝胆,用薛氏加味龙胆泻肝汤(龙胆草、车前子、当归尾、木通、泽泻、甘草、黄芩、山栀)

寒湿证:

寒湿在头,用《奇效》芎术散(川芎、附子、白术、桂心、甘草)

寒湿在四末,用《局方》七味渗湿汤(炙甘草、苍术、白术、茯苓、干姜、丁香、橘红)或用佐关煎(厚朴、陈皮、山药、扁豆、炙甘草、猪苓、泽泻、干姜、肉桂)说明:凡健脾温阳药均炒之。

酒湿证:

除传统的葛花解醒汤外,还可选用海藏五饮汤(旋复花、人参、橘红、厚朴、半夏、茯苓、泽泻、白术、猪苓、前胡、桂心、白芍、炙甘草)

湿痰证:

用许学士神术丸(苍术、生麻油、大枣)

暑湿证:

用澹寮六和汤(半夏、人参、炙甘草、砂仁、杏仁、赤茯苓、扁豆、藿香、木瓜)

湿毒证:

用《局方》导水茯苓汤(赤茯苓、麦冬、泽泻、白术、桑白皮、紫苏叶、槟榔、木瓜、大腹皮、陈皮、砂仁、木香)

色湿证:

用肾气丸加减(制附子、枸杞、炒黄柏、菟丝子、茯苓、牡蛎、茵陈、杜仲、熟地)

果湿证:

用《集成》冷香汤(良姜、白檀香、甘草、豆蔻、制附子、炙甘草、丁香)

湿瘀证

当归拈痛汤(羌活、当归、防风、茵陈、苍术、苦参、升麻、白术、葛根、甘草、知母、泽泻、猪苓、人参、黄芩)

燥湿同源证:

滋阴除湿汤加减(生地、白芍、当归、玉竹、丹皮、茯苓皮、贝母、泽泻、地骨皮、苦参、蝉衣、柴胡、黄芩、川芎)

此外,结合我学习赵炳南教授的临床经验归纳如下:

一是湿邪所致的皮肤病有:荨麻疹(包括急性、慢性)、湿疹(包括急性、亚急性、慢性及婴儿湿疹)、银屑病、手足汗疱疹、脂溢性皮炎、脂溢性脱发、带状疱疹、接触性皮炎、植物日光性皮炎、寻常性狼疮、慢性盘状红斑性狼疮、神经性皮炎、多形红斑、单纯糠疹、毛囊炎等。

二是赵老经验方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汤剂有多皮饮、除湿解毒汤、健脾除湿汤、疏风除湿汤、土槐饮、除湿健发汤;

二是丸剂有除湿丸;白疕丸、斩痒丸;

三是膏剂有白术膏、苍术膏、败酱草膏等。

针对上述方剂列举的药物我将其概分为六大类:

一是健脾类:白扁豆、干姜皮、薏仁、山药、芡实、白术、苍术、枳壳、陈皮、厚朴等。

二是除湿类:冬瓜皮、赤苓皮、桑白皮、滑石、木通、大豆黄卷、车前子草、泽泻、猪苓、茯苓、萆薢、灯心草、淡竹叶、土茯苓、茵陈、赤石脂等。

三是清热类: 山栀、连翘、黄柏、黄芩、龙胆草、黄连、生石膏、丹皮、生地。槐花、紫草、茜草等

四是疏(搜)风类:荆芥炭、防风、蝉衣、细辛、羌独活、菊花、全虫、蜈蚣、威灵仙、麻黄、薄荷、苍耳子、白附子、秦艽、草乌、僵蚕、钩藤、白花蛇、乌梢蛇、刺蒺藜等。

五是滋阴类:制首乌、干地黄、白芍、麦冬、桑椹子、熟地黄、山药、首乌藤、知母等。

六是活血解毒类:乳香、没药、银花、败酱草、槐花等。

为了探讨赵老用药的个人风格,及其弥足珍贵的经验,我结合上述方药,简要陈述一管之见。在我阅读上述方剂中,发现赵老在用药中,十分重视相互的搭配与炮制:

如茯苓、泽泻、猪苓三者同用,颇具匠心。

茯苓分白茯苓、赤茯苓、茯苓皮、茯神、茯神木,四者功效各有偏重,白茯苓益脾渗湿;赤茯苓专利湿热;茯苓皮专行水气;茯神善补心气;

泽泻部分本草专著誉称泽泻是除湿止渴圣药,通淋利水仙丹。

猪苓利水渗湿,凡水湿在胃肠、膀胱、肢体、皮肤必须用猪苓利之。

赵老将茯苓、泽泻、猪苓三味淡渗利湿药同用,是取其各自所长,茯苓利水治在脾;泽泻消水治在肾;猪苓利水治在胃肠与膀胱。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有水有湿,用之无过,否则有虚虚之虑。

又如苍术、白术既有分开使用,又有同时并用。

在《神农本草经》一书中,无白术、苍术之分;陶弘景始分赤白两种,近代仍有白术、苍术之分。并认为白术补性偏多,且有敛汗之效;苍术泻性为主,专主发汗,我在阅读本草专著中,发现三个问题,

一是补脾用白术,运脾用苍术;

二是除上湿发汗用苍术,补中焦除湿用白术;

三是苍术治上中下湿疾皆可用之,尤能除皮肤腠理之湿。

在炮制方面,凡是健脾胃的药品,要分清生用与炒用的不同之处,我归纳为四个不同:如湿邪致病轻者宜生用,病情较重者宜炒用;清热利湿者宜生用,健脾除湿者宜炒用;热重于湿者宜生用,湿重于热者宜炒用;需泻邪者宜生用,需补正者宜炒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