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神农到秦始皇的一万年(5)尧舜政变:禅让制的谜团

 陈德龙k60ofaux 2022-10-21 发布于安徽

颛顼死后,由他的侄儿或儿子帝喾()继位。

帝喾的时代是一个太平盛世,这也可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盛世。经过三代君主的辛苦经营,联盟国家内部的秩序已经趋于稳定,黄帝部族的统治权威得以巩固,很少再有部族造反的情况发生,人民安居乐业,天下太平。

帝喾干的一件比较重要的事儿就是定立节气。我们今天熟悉的二十四个节气:冬至、立春、惊蛰、清明、谷雨、夏至、立秋、白露、霜降、立冬,等等。这些就是从帝喾这里开的头的。当然帝喾定立的节气跟我们今天知道的二十四节气不一定一样,应该要粗糙一些,只能说它是二十四节气的源头和雏形。具体帝喾定的节气是什么样子,已经失传了。

节气这个东西,主要作用就是用来指导农业耕作的。比如,立春,就是春天开始,要准备播种了。经过颛顼“绝地天通”的改革,政府的定位搞得很清楚,就是为生产生活服务的,不是装神弄鬼搞迷信活动。

帝喾的时代中国没有发生什么值得一提的大事。他就是继承颛顼平定共工氏和绝地天通的改革红利,稳稳当当的当了一个盛世君主。

我们中国古代各个王朝的历史就是有这么一个普遍规律:第一代君主负责创业,等他创业完成,一般来说年龄也很大了。统一中国怎么也得几十年,没有几十年下不来,他没有很多时间再去建立一套成熟的国家治理体系,他死了之后一般会出现权力交接的问题,搞不好就是内战,甚至直接改朝换代,比如后边的秦朝和隋朝这种,二世而亡;想要让它不那么块灭亡,第二代君主就要负责平定叛乱,然后制定比较成熟的政治制度。这些事儿都干完了,国家就开始进入盛世。这个盛世不是盛世君主自身的功劳,关键还是第一代创业、第二代创制打下的基础。盛世过了之后,就会盛极而衰,开始走下坡路,最后灭亡。这个现象被后来人总结成为叫“历史周期律”,也就是三国演义里边说的“天下大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黄帝创业,颛顼改革,帝喾盛世,这是我们中国历史上第一轮。帝喾也被列入了五帝序列,是其中的第三帝。所以五帝不是说连着的五个君主,而是五个最有代表性的君主。帝喾呢,就代表了盛世的守成之君。

帝喾之后,炎黄古国又经过了很多代的君主、存在了很长的时间。《竹书纪年》里说:“黄帝至禹,为世三十”,也就是从黄帝到大禹经过了三十代君主。这中间有二十多代君主的姓名和事迹,全都失传了,这段历史是一片空白。一直到它的最后两个君主,也就是尧舜时代,才有新的历史记录。

尧和舜,都进了五帝序列。五帝就是黄帝、颛顼、帝喾、尧、舜。开头三个、末尾两个。五帝都可能是具体某一个人,但更大的可能是好多个君主的综合。比如黄帝,可能是黄帝氏族早期好多位首领综合出来的这么一个人物,经过好几代人的努力才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广域霸权国家。有些古书里边记录上古帝王动不动就在位上百年,这是不可能的,应该是把好几个君主的事情算到了一个人头上。

炎黄古国的君主都由黄帝子孙后代担任。黄帝姓姬,后边颛顼和帝喾也都姓姬。不过尧并不姓姬,而姓伊祁,又因为他所在的氏族烧制陶器的工艺比较有特点,因此被称为陶唐氏。上古时代,姓和氏是分开的,同姓之人分散到各地之后,往往根据地名或其它特征再给自己族人加一个氏,以示区分。一般人认为黄帝的氏为姬姓中的轩辕氏或有熊氏。尧的祖先被封到了河北山西交界处的伊祁,但不知为何放弃了姬姓,改为以伊祁为姓。陶寺文化受东方龙山文化的影响明显大于受仰韶文化的影响,再考虑到从帝喾到尧之间中断的历史记录,这数百年的空白,中间一定发生过什么重大的政治变故,才让非姬姓的尧成为了君主,然后又让来自东夷的舜代尧而立。

尧的时代大概在距今到43004100年左右。跟黄帝一样,尧可能不是某一个君主,而是陶唐氏好多代君主的合称。关于尧的记录,大多数古籍都盛赞他是一位英明仁德的伟大君主。但具体如何英明的事迹不多,其中比较重要的一条是“敬民授时”。《尚书·尧典》中记载,尧任命羲和担任主管天文历法的官员,负责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也就是通过观测天象来确定重要日期。

这个记载在陶寺古城考古发现中得到了证实。考古学家在陶寺古城附近的一处高台上发现了中国历史同时也是世界历史上最早的观象台遗址。观象台由十三根方形的柱子组成,每根柱子之间只保留了很窄的缝隙,通过观察日出日落时阳光透过这些缝隙所形成的光线角度关系,就可以确定重要节气,将一个太阳年365366天分为20个节令,除了包括冬至、夏至、春分、秋分之外,还有种植粟黍、稻、豆的农时,当地四季冷暖气候变化节点以及宗教节日。

尽管尧王治理国家的能力出众,但他运气不好。这段时间,地球气候发现了一次全球性的巨变。受此影响,在尧统治的后期,中华大地上爆发了规模空前的大洪水,国家情况急转直下。尧——或者说是末代尧王——任命鲧(音:滚)来负责治理大洪水。治理的效果并不好。他下台以后,君主之位由来自东夷族群的舜接替。

关于尧舜之间的权力交接,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说法。《竹书纪年》的说法是:到了尧晚年的时候,来自东夷族群的有虞氏首领舜,联合炎黄族群内部反对尧的势力,发动政变,把尧给囚禁了起来,逼着他把君主的位置“禅让”给自己。尧儿子丹朱不服,起兵反抗,也被击败,被放逐到了南蛮之地。而孔子和《史记》的说法是,尧是因为舜品德高尚、贤明能干,才把他招为女婿,并决定“禅让”君位。这两个说法都来自于极权威的史料,无法辨析谁真谁假。作者个人倾向于相信《竹书纪年》的说法。此说法也并非孤证,《山海经·海内南经》说苍梧之山,帝舜葬于阳,帝丹朱葬于阴——文中称呼丹朱为帝,也间接否定了尧直接禅位于帝舜的观点。

鲧是黄帝后裔、又是尧的亲信,舜篡位以后当然要收拾他。就借口他治理洪水不力,找了个罪名给办了。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是被撤职流放,一种说是被杀了。不管哪种,反正是严厉处罚了。不过大洪水还在继续泛滥,一时半会儿也找不到会治水的人才,炎黄族群的势力还是很强大,所以还是让鲧的儿子禹继续治水。他就是我们历史上著名的“大禹治水”这个故事的主人翁了。因为他功劳很大,所以后世传说就管他叫大禹,即“伟大的禹”之意。

大禹是黄帝后裔,不是直系而是旁支,他改了姓,不姓姬,而是姓姒。这也是上古八大姓之一。他叫姒文命。

所谓上古八大姓,是后人根据古籍总结的,分别是:姬、姜,姚、嬴、姒、妘、妫、姞。它们都带着女字。姜是生姜的姜,下边带着女字;赢是嬴政的赢,秦始皇的那个嬴政,中间夹了一个女字,其它都是女字旁。为什么都带着女字旁。古籍记载,上古之人,“知其母不知其父”。古代的姓氏都是整个部落一个姓,用女字旁,就说明姓氏产生的时候,女性曾经在血缘关系的传递过程中起主导地位。这叫母系氏族社会。今天人类学家和考古学家考证,母系氏族在中国大概从十万年前一直延续到距今七八千年前,才被父系氏族社会代替。这也从侧面证明了,中国古代传说的记录确实是从古至今传承下来的,还保留着母系氏族时期的文化意识。

大禹经过十多年的努力,治水取得了成功,威望很高。获得了参与治水的众多部落的支持。《史记》里边说,舜也就仿照尧的先例,将大禹定位君主的继承人。后来因为南方的三苗叛乱,舜御驾亲征,却死在了湖南。地点就在今天湖北的九嶷山一带。舜最后也就死在了那里。今天九嶷山上还有舜庙和舜的墓。舜死后,大禹在众人的推举上继承了君位。

由于《竹书纪年》只有残本保留下来,其中关于大禹继位的记录已经遗失。但舜如果是囚尧夺位的权谋家,然后又放逐或者杀掉了鲧,怎么会主动把君位禅让给鲧的儿子呢?这是绝不可能发生的。《竹书纪年》的记录肯定会跟《史记》大不一样。

《韩非子·说疑》说“舜逼尧,禹逼舜”。韩非为韩国宗室,《竹书纪年》为晋国和魏国的史书,韩国是从晋国分裂出来的,他可能看过《竹书纪年》,才有此说。

尧舜禹的权力交接过程,应该不是禅让,而是通过以暴力为支撑的政变来实现的。原始的部落推举制很常见,几千年后成吉思汗的蒙古和努尔哈赤的后金也都是部落推举制,不是长子继承制度。但是,这跟“禅让”完全不一样,首先要上一代君主死掉了才能推举,不是生前禅让,然后候选人必须都是上一代君主的儿子或弟弟。而且,关键时刻也是谁的拳头硬势力大就由谁来继位,推举就是个形式,阿里不哥和忽必烈争夺继承权直接就导致了蒙古帝国的分裂。王权继承从来都不是君主的私人事务,还涉及到家族和族群之间的权力斗争。一个实权君主在自己有儿子或者弟弟的情况下,自觉自愿把君主之位让给外人,确实有可能发生,但让给外人而不闹出事端的情况,则不大可能出现。换句话说,即使他自己愿意,他的家族、氏族也不会同意。战国后期发生过燕国国王主动禅让的事,立刻就引起了燕国内乱,禅让和被禅让的人都在内乱中死于非命。

尧、舜、禹之间的权力交接不仅跨越了家族,还跨越了族群,从炎黄转移到东夷,再从东夷回到炎黄。这一趟来回和平实现的可能性基本为零。只是因为后来儒家思想成了主流思想,尤其是儒家学者掌握了书写历史的权力,孔子的说法就被历代的官方史料接受,成为了权威。本书认为,“禅让”即便真的存在,应该也只是一个形式。舜成为尧的女婿,是炎黄和东夷统治阶层之间世代联姻的正常现象。尧可能确实参加了禅让典礼,但也被迫而非自愿。舜也可能确实按照程序参加禅让过程,把位置再让给大禹,但他也是被迫而非自愿的。这跟后来汉献帝把皇帝的位置“禅让”给曹操的儿子曹丕一样。

尧、舜、禹时代中央权力交接引发的暴力政变和战争,在考古上的证据就是鼎盛时期的陶寺古城在距今4000多年前被摧毁。摧毁过程非常血腥,考过发掘出来了许多被砍掉脑袋胡乱堆在一起的古人遗骨。

大禹夺取了君主的职位以后,陶寺已经被战争严重破坏,他没有继续在陶寺建都,陶寺文化也因此走向了衰亡。大禹建立了一个新的国家——夏朝。大禹的黄帝后裔,夏朝和炎黄古国之间存在政治上的继承关系,既可以看成一个朝代,也可以看成两个朝代。由于大禹在血缘上跟尧这一系隔的很远,中间又经历过暴力夺权、迁都等因素,一般认为是两个朝代。夏朝和炎黄古国的关系,就好像后来的西汉和东汉的关系。舜就有点像是西汉和东汉中间的王莽。王莽从西汉开国皇帝刘邦的后代手中篡夺了皇位,建立一个新朝,结果一世而亡,刘氏家族的远系旁支刘秀夺回了皇位,国号还是叫汉,不过历史上一般不把西汉和东汉算成一个王朝,而是两个。

-----------------------------

附录:《竹书纪年》、《史记》与《尚书》中的禅让问题

《竹书纪年》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晋国和魏国史官编写的官方史书。秦灭六国以后,搞了个焚书坑儒,被焚的书里边就包括了六国的史书,历史研究只能以秦国的史书为准。这样一来,各国的官方史书包括魏国的也就是失传了。一直到四百多年以后的西晋时期,才被人从战国时期的墓葬里边给挖了出来,重见天日。西晋政府组织学者整理,给它起了个名字,叫做《竹书纪年》。它是战国时期魏国的官修史书。

由于书里边记录的好多事情跟儒家学者的记录差异很大,尤其是关于尧舜禹“禅让”的问题,直接关系到儒家思想的权威性,儒家学者对它很反感。这个书一直传到了宋朝,在唐末宋初的时候失传了。唐末宋初这个时代,就是政府官方确定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的时期。所谓“废黜百家、独尊儒术”就发生在唐末宋初,而不是汉朝。这个时期,儒家学者不再研究讨论《竹书纪年》,当它不存在,没有人研究保存,结果它就失传了。所以今天我们已经看不到《竹书纪年》的全文了。不过在从西晋到宋的这么一千来年的时间里边,有很多学者研究过《竹书纪年》,在自己的文献里边引用过它的文字。近现代的学者从这些书里边把这些零星的引用摘出来,整理了一份《竹书纪年》的残本,这就是我们今天能看到的内容。

《竹书纪年》是官方史书,它的权威可靠程度要高于《左传》和《史记》这种史学家的个人历史著作。它跟孔子根据鲁国史料编订的《春秋》比较相似,是那种干巴巴的编年体,一条一条的记录说,某一年发生了什么事情,哪个诸侯去打了哪个诸侯,哪个国君死了谁继位了。不包含任何作者的主观评价。我们甚至可以把它叫做历史档案摘抄。

这种史书的可靠性非常高,不仅比《史记》高,比《春秋》也更高,因为孔子是根据鲁国的官方史料编纂的《春秋》,他自己的身份还是民间学者,不是史官。司马迁家里倒是世代担任史官,但《史记》是他个人整理撰写的,还很有个性的搞了个纪传体,文学色彩加重,里边有很多他个人的主观评价。虽然《史记》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可靠性也确实很高,但要论权威程度,肯定不如《竹书纪年》。

在没有其它更权威的出土文物作为佐证的情况下,《史记》的记录如果有跟《竹书纪年》不一样的地方,一般来说应该以《竹书纪年》为准。后世有很多学者利用出土文物做过详细的考证,凡是能考证的细节,基本上都是《竹书纪年》更可靠。

比如到了20世纪,商朝的甲骨文被发现了,这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文字记录。就有考古学家拿着跟甲骨文的记录相作为标准,比较《竹书纪年》记载的商王世系和《史记》记录的商王世系,结论是:《竹书纪年》和《史记》的记录都跟甲骨文基本对得上,但《竹书纪年》更准确。

不过,《史记》里边关于尧舜禹的记录也是有权威来源的,而且也是官方史料,我们今天还看得到,就是《尚书》。它是孔子整理的,但不是孔子写的。《尚书》是上古时代的文献汇编,这是很原始的第一手资料。《尚书》的前三篇《尧典》、《舜典》、《大禹谟》,就是讲的尧舜禹之间互相禅让的故事。如果这三篇文献是真的,那禅让这个事儿就是确凿无疑的。

但《尚书》里边这三篇文献是不是可靠呢?虽然有学者认为《尧典》等是伪作,孔子看到的《尧典》可能跟我们今天看到的不一样,但孔子相当确信尧舜是禅让的,这一点没有疑问。

根据我们对孔子的了解,他应该不会作伪,不会自己编几篇文章出来放到《尚书》里边去。他肯定是在什么地方真的看到了这些篇文章,给抄录下来的。但孔子又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立场观点非常鲜明,不是完全中立的学者。作为《尚书》的编撰者,他在编撰过程中会根据自己的立场观点对文献进行取舍。结合《竹书纪年》的记录,我们可以推断,在孔子之前,关于尧舜禹的记录,就已经有了暴力政变和和平禅让两种说法,而且都是官方资料记录的。《竹书纪年》选择了暴力政变的说法,孔子选择了和平禅让的说法。

这两种说法为什么会出现?这就涉及到我们前边讲的,中华民族的两个最主要的先民族群,炎黄族群和东夷族群之间的斗争。黄帝到尧,是炎黄族群的人做君主,舜是东夷族群的首领来当君主,到了大禹建立夏朝,炎黄族群再次夺回了权力。从黄帝一直到夏朝灭亡,一千年左右的时间,只有舜这么一个东夷出来的君主。[1]

舜是东夷族群历史上出现过的最伟大的君主,东夷族群不可能承认他是通过暴力政变夺取自己岳父的政权,然后又被大禹给贬到南边蛮荒之地孤独而死的。所以,尧大力夸奖舜的品德和才能、贬低自己儿子丹朱的品德和才能,然后自愿主动的把王位让给舜,舜再自愿主动的把王位让给大禹,自己到南边去巡视狩猎。这个故事应该是东夷族群的记录,在商朝之前东夷族群就已经有了这个传说,商朝把它变成了官方记录,写进了《尧典》之类的文献。这个记录不一定是虚构的,舜逼着尧传位、禹逼着舜传位,都可能真的搞过一套禅让程序,只是让位者都属于“被迫禅让”。

后来,商又被周朝给取代了。周族属于炎黄族群,他们当然不认可东夷族群的说法。不过周天子没有把事情做绝,把商族的后裔给分封到了宋国,还是东夷族群的老地盘,夹在卫国和鲁国之间。卫国和鲁国都是周天子的儿子建立的,可以监视和防范宋国。

周朝的分封制度,有“三恪”,“恪”是尊敬的意思,也就是对尊贵的客人采取的特殊政策。这里“三”是虚数,是“多”的意思,实际不止三个,有史料记载的最少是六个。封神农的后裔居住于焦国,封黄帝后裔于蓟、封尧的后裔于祝、封舜的后裔于陈,封夏朝后裔于杞,封商朝后裔于宋。这几个封国国君都算是客人,可以不用周朝的礼法制度,而继续采用自己祖先的礼法制度、祭祀自己的祖先。这样,商王朝的大量的文献典籍,就都在宋国保留了下来。

孔子是哪个国家的人呢?孔子的祖先是宋国人,而且是宋国的贵族,也就是商朝国王的后代。他是非常纯正的东夷血统,不是炎黄血统。不过他父亲一这辈没落了,迁居到了鲁国。孔子是在鲁国出生和长大的,所以现在大家也说他是鲁国人。但孔子本人,从来没忘记过自己是宋国贵族、商王后裔。他在鲁国长大,后来专门去过宋国研究学习商朝的文献,对周朝和商朝的文献资料都很熟悉。最后在编撰《尚书》的时候,后半部分用的是周朝的文献,也就是《周书》;而周之前的文献,应该就是采用了宋国保留下来的商朝文献,因为这既是他自己血脉祖先的光荣,也非常符合他的政治理念。

《竹书纪年》是晋国和魏国的史书。陶寺古城的位置就在晋国的地盘范围内,距离晋国的两个主要首都翼城和曲沃都只有几十公里。晋国和它分裂出来的魏国的官方史书,就没有采信东夷的说法,而极有可能是采用陶寺古城一带流传下来的记录。这里边舜的形象就很糟糕、结局也很悲惨。


[1] 也有一种说法,说舜也是黄帝后裔,是少昊氏或者颛顼、帝喾的后代。这也有可能,炎黄和东夷高层之间确实世代联姻,有血缘关系很正常。但舜生于东夷长于东夷,不管他血缘关系怎么算,在族群利益和文化心理上,他都是东夷人,东夷族群把他看成自己人,这是不会有问题的。

-----------------------

作者:李晓鹏博士,著有《中国崛起的经济学分析》《从黄河文明到一带一路》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