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家长的3个行为,最容易摧毁孩子自信,建议收藏!

 我的学校西亚斯 2022-10-21 发布于北京

01

昨天发生了一件让我非常有感触的事情:

因为刚搬了新家,所以我们花了一整天的时间来大扫除。

一旁的女儿看到我和爸爸这么累,主动提出来帮忙。看她这么有热情,我便欣然答应了。

刚开始,我给女儿安排了比较简单的家务工作,比如收拾自己的玩具。

她做得非常起劲,玩具也收拾得井井有条。

后来,我让她把自己的小衣服叠起来放进柜子。也许是从来没有叠过衣服,女儿做起来并不顺利。

这个时候,爸爸走到她面前说:“小孩子不会叠衣服,还是让爸爸来吧!”

令我没想到的是,这句话居然让女儿一下就生气了。

后来,女儿告诉我,爸爸的这句话让她感觉很不开心,因为她非常想要叠好自己的衣服,可爸爸的话让她觉得这点小事自己都做不好。

为什么我说这件事很触动我呢?

我们总是认为孩子还小,什么事情都做不好,所以会下意识帮助孩子做各种各样的事情,包括本该孩子独立完成的事。

等孩子慢慢长大了,我们发现他太过于依赖父母,就会认为孩子不够独立,然后不停地否定和批评孩子。

最后,孩子越来越自卑,认为自己什么都做不好。

可这一切的源头,就是因为父母当时的“包揽”。

02

在教育女儿的过程中,我时常自我反思:家长的某个不经意的举动或者一句话,其实对孩子的影响很大。

尤其是在培养孩子的自信这方面,如果你总是做下面这三件事,是非常容易导致孩子过度自卑的。

一、习惯用“激将法”教育孩子

很多家长喜欢用“别人家的孩子”来激发自己家孩子的学习动力,然而这种“激将法”式教育真的靠谱吗?

“激将法”常见的沟通模式是:

“你现在这么差劲,将来肯定考不上大学,也找不到好工作!”

“我看你就不是学习的料!”

站在家长的角度来说,我们之所以会用这种方式教育孩子,是因为想要激发孩子内在的源动力,希望孩子能够自己督促自己进步。

但是当孩子听到家长这么说的时候,他会怎么想呢?

首先,孩子第一个接收到信息是否定——也就是家长的不认可。

时间久了,孩子就会变得不自信,认为自己什么都做不好。

一旦孩子形成了这样的心理暗示,那么他就会更加否定自己,即便别人夸他是很优秀的,他也体会不到快乐。

其次,孩子会感受到无助。

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最怕光说不做。如果我们总是用语言去刺激孩子,但是并没有帮助他解决问题和困难,那么孩子自然会觉得很无助。

毕竟,孩子的成长需要的就是家长的支持和陪伴。

这种“激将法”对孩子来说是一种伤害,他们会因此将否定内化,从而不再相信自己能够变得优秀。

二、处处给孩子设限

我们总是认为,小孩子什么都做不好,于是便会经常给孩子贴上这样的“标签”。

然而,人都会经历不会做到会做、做不好到做得好的过程,所以如果我们从开始就不给孩子尝试的机会,那么他们如何获得自信呢?

我们可以思考一下,每个人自信的来源是什么?

是别人的夸奖?还是内心对自己的信任?

其实,每个人包括孩子,获得自信的渠道很简单,那就是每件小事。

如果那天童童能够独立完成叠衣服,不管结果怎么样,总之孩子尝试了之前从来没有做过的事情,那么她就会很容易从这件不起眼的小事上获得成就感。

成就感,是孩子获取自信最直接的方式。

也许我们是想帮孩子把所有事情都做好,也许我们懒得帮孩子收拾“烂摊子”,但是我们要明白的一点是:在孩子看来这也是一种否定。

我们要尝试放手,让孩子多尝试去挑战一些难度高的事情,不管他做的好不好,我们都要及时给予鼓励和认同,提高孩子的自信。

三、不给孩子面子

我见过很多家长当街训斥孩子,其实这种行为非常不妥。

不管孩子做了什么令人愤怒的事情,都不要在公开的场合训斥他,因为这会让孩子非常无地自容。

尤其是当家长训斥孩子时,一旁有很多围观者,这会让孩子更加不舒服。

其实不只是大人爱面子,小孩子也是一样的。

如果我们经常这么做,孩子会更加自卑,甚至不敢在公开场合说话。

我们可以换位思考,如果在职场中,上司当着同事的面批评了你一顿,你是不是也感到非常没面子?

如果孩子真的做错了事情,我们可以在家里,或者没有其他人的地方,小声地训斥,最大程度上保护孩子的自信心。

培养一个自信的孩子有多重要?

如果说努力是成功的最佳方法,那么自信就是通往成功之路的燃料。

一个自信的孩子,行动力都不会太差,因为他们始终相信自己能做好。

同样的,一个自信的孩子,也不会太在乎别人的评价,有比较稳定的内在。

所以,多鼓励、多支持、多陪伴,才能让孩子更加自信,更加强大。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