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华民族灿烂文化宝库中的一支奇葩---【元曲释义-12】

 溱湖之恋 2022-10-21 发布于江苏

作者:潘长宏

2022年10月21日

      余以为:元曲原本来自“胡乐”,最初是在民间流传,称“村坊小调”。随着元朝的建立,灭宋后入主中原,在以大都(今北京)和临安(今杭州)为中心的南北广袤地区流传开来。其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都很独特,和唐诗、宋词鼎足并举,成为我国文学史上三座重要的里程碑。成为了中华民族灿烂文化宝库中的一支奇葩。今天我们一起分享张鸣善的普天乐.咏世。

  

【元曲原文-12】普天乐.咏世

洛阳花,梁园月,好花须买,皓月须赊。花倚栏干看烂熳开,月曾把酒问团圆夜。月有盈亏花有开谢,想人生最苦离别。花谢了三春近也,月缺了中秋到也,人去了何日来也?

【元曲译文-12】在洛阳赏花,到梁园赏月,好花应不惜钱去买,明月也应不惜钱云买。依着栏干观赏花开放得一片烂熳,举酒问明月为何如此团圆。月有圆有缺花有开有谢,想到人生最苦的事情莫过一墩别。花谢了到了三春再开,月缺了到了中秋又圆,人去了什么时候能再来呢?

【作者简介】张鸣善生卒年不明,但他曾为夏伯和《青楼集》作过序,时在至正二十六年(1366),知他生活在元代末年。 曾官至宣慰司令使、江浙提学。元灭后称病辞官,隐居吴江。散曲存套数二套,小令十三首。张鸣善,在小令《水仙子·讽时》中,很形象地把眼前的达官贵人三公比喻为“五眼鸡、两头蛇、三脚猫”。五眼鸡、两头蛇、三角猫都是实际上并不存在的怪物,用来比喻阴险毒辣、无才无德的官僚。结末三句结合民间俗语与文人雅词,构成工整的鼎足对,是散曲中的警句。其绝在于把三公的种种丑恶,与美好神圣的“岐山鸣凤”、“南阳卧龙”和“渭水飞熊”巧妙拼接一起。岐山鸣凤,源自《国语》的周朝将兴岐山有凤鸣一说,比喻德士贤才。南阳卧龙,即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亮。渭水飞熊,即独立渭河边上直钩钓鱼的姜太公飞熊。后四句的意思是,说英雄到底谁是英雄?五眼鸡竟成了在岐山鸣叫的凤凰,两头蛇变作了南阳的卧龙,三角猫却冒充为渭水的飞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