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潘长宏 2022年10月21日 【作者简介】书成书于1784年(清乾隆帝四十九年)。原名《石头记》、《情僧录》、《风月宝鉴》、《金陵十二钗》等。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长篇小说,也是世界文学经典巨著之一。曹先生早年在南京江宁织造府亲历了一段富贵风流的生活 。曾祖父曹玺任江宁织造;曾祖母孙氏做过康熙帝的保姆;祖父曹寅做过康熙帝的伴读和御前侍卫,后任江宁织造,兼任两淮巡盐监察御使,极受康熙宠信。雍正六年(1728年),曹家因亏空获罪被抄家,曹雪芹随家人迁回北京老宅。后又移居北京西郊,靠卖字画和朋友救济为生。曹家从此一蹶不振,日渐衰微。经历了生活中的重大转折,曹雪芹深感世态炎凉,对封建社会有了更清醒、更深刻的认识。他蔑视权贵,远离官场,过着贫困如洗的艰难日子。曹雪芹素性放达,爱好广泛,对金石、诗书、绘画、园林、中医、织补、工艺、饮食等均有所研究。他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历经多年艰辛,终于创作出极具思想性、艺术性的伟大作品——《红楼梦》。曹雪芹移居北京西郊后,生活更加穷苦,“满径蓬蒿”,“举家食粥酒常赊”。 ![]()
【诗词原文】宝玉(怡红公子) 种菊 【诗词译文】 拿起锄头到田园把菊苗移来,篱笆旁边庭院前面到处分栽。 昨夜没想到一场雨菊苗得活,今天早上格外高兴带霜绽开。 吟咏秋色诗句能有千言万首,带着醉意端起香酒对菊同饮。 泉水浇灌泥土埋封勤勤护惜,要知道仅幽僻之处隔绝尘埃。
首联破题倒也不偏不倚,也不拖泥带水,看得出贾宝玉作诗是受过正规训练的。尤其是颔联:“昨夜不期经雨活,今朝犹喜带霜开。”写“故故栽”的效果真令人喜出望外。不期:未曾料到。未曾料到种完花就来了一场及时雨,未曾料到活得这么快,更未曾料到的是第二天早晨菊就傲霜盛开了。公子不负花,花亦不负公子。所以,公子的喜悦之情滚滚而来,情不自禁地要“冷吟秋色诗千首,醉酹寒香酒一杯”了。秋色寒香,都是指菊花,诗千首是说公子的喜悦之情引得诗兴大发,不痛快淋漓地写一番便不能自己。那么“醉酹”是什么意思呢?酹是以酒洒地而祭的意思。花正盛开而未死,为何要祭?这里不能误解为祭花魂,也不必曲解为与花共饮。是祭,但祭的是花神。若无神助,哪能开得这般快而又这般美?公子想,这不是一般的花,简直是“阆苑仙葩”,应当“泉溉泥封勤护惜”,决不能让她蒙受尘埃的污染。“好知井径绝尘埃”,好知:须知。井径:田间小路,这里代指种菊之处。这一句,一般人都理解为作者欲与菊偕隐,超尘出俗,与他后来出家做和尚暗合。但细读全诗,似乎还可以追溯到神瑛侍者对绛珠仙草的一段情缘,当年在灵河岸上三生石畔,侍者“日以甘露灌溉”绛珠草的情景,不也正是这样“泉溉泥封勤护惜”吗!怡红公子的“种菊”之情,或许正是当年神瑛侍者殷勤护惜的艺术再现,或许还体现了宝玉对黛玉的爱惜与关怀。顺着这条思路,曹雪芹是允许我们这样去驰骋想象的。
![]()
这一首用的是“十灰”韵。第五回书中,警幻仙子曾赞宝玉是闺阁中的良友,并且说他可为闺阁增光。这是说宝玉喜欢女孩子同那些玩弄女性的纨绔子弟不同,他尊重女性、关心女性、保护女性,无论是千金小姐还是小家碧玉,也不论是奴婢还是戏子,他都把她们当做和自己一样的人来平等对待。如果以花喻女孩子,那么这首诗吟诵的种菊、灌菊、护菊,就正表现了他对女孩子的态度。宝玉自己以为他的诗写出了“访菊”、“种菊”的情景,但也心服口服地承认不如林、薛、史诸人之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