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面临失学到二十大代表:“大眼睛”女孩折射新时代的出彩人生

 京都闻道阁 2022-10-21 发布于北京

本阁作者文集:崔桂忠  杨德振  师利国  

曹旭  易书生  彭化义  赵萍 

文丨崔桂忠
近日,“大眼睛”女孩苏明娟成为党的二十大代表刷爆朋友圈,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1991年,中国青年报摄影记者解海龙拍摄了一组“我要读书”的照片,其中最引人注意的是一个小女孩,手里握着笔,齐肩短发,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看着镜头。也正是那双充满着对知识的渴望的“大眼睛”,成为了希望工程的标志,也让希望工程的意义深入更多人的心中。
从面临失学到获得资助,考上大专;从成为银行白领,到任职中国工商银行安徽省分行团委副书记、共青团安徽省委副书记(兼职),再到成为党的二十大代表,30余年来,苏明娟的命运发生了巨变。
苏明娟出生在安徽省金寨县桃岭乡张湾村一个普通农家。父亲每天起早贪黑,上山砍柴、下河抓鱼,用换来的钱维持生计。为了上学,她每天需要走20里的山路。那时候,学校的教室低矮破旧,窗户是用薄膜纸糊住的,每当寒风呼啸而进,冻得缩成一团。
当年的“大眼睛”姑娘苏明娟在各方关注和帮助下,考入安徽大学,毕业后进入银行系统工作,工作期间她一直积极参与公益活动回报社会。
2018年,苏明娟拿出积蓄,作为启动资金,设立了“苏明娟助学基金”,致力于帮助更多的贫困学子,将爱和希望继续传递下去,到党的二十大开幕前,苏明娟算了一下,那笔基金自2018年至今,筹集了大约490万元,参与建设了5所希望小学。曾经受到很多人帮助的“大眼睛”女孩,正在帮助更多的人。
苏明娟的人生变化,无疑是新时代新飞跃的生动“剪影”,更是中国故事的精彩“注脚”。
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贫困这个人类社会的顽疾,党和人民披荆斩棘、栉风沐雨,攻克了一个又一个贫中之贫、坚中之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锻造形成了“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脱贫攻坚精神。
贵州省晴隆县委原书记姜仕坤6年时间行程60万公里,磨穿了鞋底,跑白了头发,倒在了脱贫一线;“豁出命改变她们的命,值!”献身教育扶贫的张桂梅扎根贫困地区40余年,帮助近2000名女孩走出大山……8年减贫近1亿人,古今中外,绝无仅有。
中国大地上,一户户脱贫家庭命运改变,一个个脱贫山乡沧桑巨变,书写了波澜壮阔的脱贫攻坚答卷。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国内生产总值从五十四万亿元增长到一百一十四万亿元,我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的比重达百分之十八点五,提高七点二个百分点,稳居世界第二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三万九千八百元增加到八万一千元。
载人航天、探月探火、深海深地探测、超级计算机、卫星导航、量子信息、核电技术、大飞机制造、生物医药等取得重大成果,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一万六千五百元增加到三万五千一百元。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医疗卫生体系,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共同富裕取得新成效。
……
在新时代10年的伟大实践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实现了从富国到强国迈进、从精准扶贫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从物质文化需要到美好生活需要的跨越和转变,这在新中国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党的二十大报告还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完善覆盖全学段学生资助体系,促进教育公平,这势必助力更多的孩子靠努力改变命运。
岁月流转,如今30多年过去了,“大眼睛”苏明娟的人生轨迹,令人感慨。在这个热气腾腾的新时代,相信会有更多人像苏明娟那样实现出彩人生。

读完本文顺便点下面的“在看”,以资鼓励!您的“转发”是我们前进的最大动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