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徐江波——我学张迁碑,偶遇伊秉绶、金农

 朝歌淇水悠悠 2022-10-21 发布于河南

——蔡旭是硬糖啊对话徐江波

图片

蔡:在你朋友圈看到你新作品,感觉有点金农。

徐:是的。

蔡:我一直不懂金农,觉得他的画比字好。

徐:书法也好。

徐:我没学金农,偶遇。

蔡:书法跟生活一样,充满了偶然性。

徐:是的。我学的张迁碑,创作偶遇伊秉绶、金农。

图片

蔡:这幅很拙,返璞归真。

徐:偶尔写写硬笔,很少关注这一块。

蔡:有点鲜于璜的意思?

徐:是的。张迁,鲜于璜。

蔡:两者结合的很好。

徐:写法差不多。

蔡:结体有一点区别,出来是两种面貌和味道。

徐:嗯。傻傻的字可爱。

图片

蔡:写草书时,线条是编排布局还是偶然性?

徐:都有这两种情况。

蔡:哪种成份多?

徐:大草偶然性多,小草可以布局。

蔡:嗯,理解了。

蔡:行书,我一直有一个疑问。许多老师在教,教出来的路子都和老师一样,是否可取?是教的方法有问题,还是学和练的方法有问题?

徐:普遍是这个现象。

蔡:也许是看到了太多老师的书写动作,老师的理念和水平也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方向。

徐:是的。要多看字帖。

蔡:可是,教学不可避免会需要示范,怎么破?

徐:写的方法看老师的,字要看字帖。

蔡:如果老师错了呢?

徐:没有对错。笔法是定的,看你怎么演变。

蔡:笔法,也许是每个人自以为懂了的笔法。

徐:每个人不一样。

蔡:高明的人比较幸运,接近于“笔法”本身。

徐:高明的人自己会去研究,这个很重要。

蔡:我不高明,所以苦恼。

徐:老师的只是适合老师他自己,笔无定法,随时可变。

蔡:当代书法,如何品评?作品?作品文本?作者品格性情?作品能独立于作者之外吗?

徐:对作者的品格、性情确实很难了解,除非是熟悉的人。我们现在看一张字还是作品本身。

蔡:我想到曾翔。

徐:书如其人一部份可以。

蔡:文呢?当代书家自己写文章的不多吧?

徐:少。大多是写字匠,抄抄文章而已,像我也是。

蔡:由此,现在的书法作品看的是点画线条了?

徐:对,结构,往往言之无物,线条空洞。

蔡:可是古人不是。

徐:古人不做书法,古人是写,是写自己的文章。我们是抄写。

蔡:现在写(抄)文章成了载体,通过写(抄)文章来表现书法的形。

蔡:现在的写,少了抒发,少了情绪。

徐:是的。

徐江波简介

徐江波,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金华市书法家协会理事,浙江省青年书法家协会创作委员会委员。创作成果获第六、七届浦江县人民政府文艺奖,浙江省书法家协会年度创作奖,浦江县文学艺术创作成果一等奖,《书法报》社全国“双优百家”称号。书法作品发表于《中国书法》、《中国书法报》、《书法报》、《美术报》。

书法作品获奖:

2008年《小楷条幅》获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全国第六届新人作品展三等奖    

2010年《小楷条幅》获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第三届永乐宫杯百佳奖       

2007年《小楷长卷》获浙江省书法家协会主办第二届温泉杯书法大赛铜奖

2016年《草书册页》获浙江省书法家协会主办第四届温泉杯书法大赛银奖

2007年《小楷中堂》获浙江省书法家协会主办第二届反腐倡廉书法大赛三等奖

 作品入展:

2007年《小楷条幅》入展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第九届全国书法作品展

2008年《小楷册页》入展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首届册页书法作品展

2011年《小篆长卷》入展中国书法家协会首届手卷书法作品展

2013年《小篆斗方》入展中国书法家协会首届书法小品

2011年《隶书中堂》入展中国书法家协会首届全国职工书法展

2017年《小篆楹联》入展中国书法家协会第八届全国楹联书法展

2017年《隶书中堂》入展中国书法家协第四届全国隶书作品展 (获评委提名点评作品)

2017年《隶书中堂》入展浙江书法200家优秀作品展

图片
图片
图片

关注书法,关注我们

你不只是闲杂人等

文字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官方微博:澄堂翰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