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学作文时间观之我见

 tnj660630 2022-10-21 发布于江苏
                                 
“老师指定的家庭作文,常常规定两个星期交卷。许多同学往往拖到交卷前一天的夜里,才匆匆忙忙地写出来。列宁不是这样,老师指定了作文题,他当天就动手,他先拟好作文提纲,接着打草稿,他把打草稿的纸竖着对折一下,分成两栏,在左边一栏里打草稿,并且按照提纲的次序在草稿上标出号码。在右边一栏里,写上许多引文,或者补充许多新的内容。”“快到交卷的日子了,他就根据右边一栏的材料修改草稿,再写在另外一张纸上。”这段话摘自《列宁怎样作文》,介绍了列宁在学生时代作文的情况。
一个偶然的机会,笔者在1986年12期《江苏教育》上看到这样一段文字:“北京市教育局发出通知,要求各中小学的学生作文必须在当堂完成。”
对照上面的两段材料,学生作文是让他们有充裕的时间完成好,还是当堂完成好?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二
关于作文时间问题似乎向来就有两种不同的观点。
1.作文要当堂完成。鲁迅说,写作最好像画画一样:“静观默察,烂熟于心,凝神结想,一挥而就。”契诃夫在《给格利果罗维奇》一信中说:“我想不起我哪一篇小说是用一天以上的功夫写成的,您喜欢的那篇《猎人》,我是在浴棚里写成的。”鲁迅与契诃夫关于写作行文的论述与北京教育局的通知精神一样,要求学生作文时一气呵成。这对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和流畅性,从小养成高效率作风都有重要指导意义。
2.应给学生充裕的作文时间。写作是一种复杂的智力活动,因为从本质上说写作是一种创造。如果从写作过程看,一般包括选材取事、拟题炼意、谋篇布局、写作行文、修改润色五个阶段。只有当学生用脑子把一件事摆得有条有理,才能表达清楚,这就需要反复推敲斟酌的谋篇布局时间。另一方面,苏联教学大纲认为学生作文能力提高缓慢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教师对指导学生修改重视不够,逾越了写作学习一个阶段。教师指导学生多次修改,不仅可以使学生学会用作家式的态度来写,而且会迅速地提高写作技巧,以至于对学生的将来产生深远的影响,这就需要相当长的修改润色时间。为了证明充裕时间对写作的重要性,美国新罕布什尔大学教育系教授唐纳德●格雷夫斯访问了五十位专业作家,这五十位专业作家无一例外地说,他们写作并不是在学校学会的,因为学校没有给他们观察、思考和修改的充裕时间。
                                    三
笔者思来想去,觉得这两种观点本身并不矛盾。
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按照写作的一般程序进行行文,逐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良好的写作习惯和高效率作风。作文的行文时间应控制在两节课以内(当堂),鲁迅、契诃夫所说的“快”指的就是行文阶段。至于一篇习作的“制作成型”时间,只要不加重学生负担,无须定出个子丑寅卯来。北京市教育局的通知,目的也在于不加重学生家庭作业负担和行文的一气呵成。
具体做法,笔者有这样一种设想。小学语文教材一般是按单元编排课文的,一单元安排一篇习作练习。在学习每一单元之前,老师就将本单元写作的要求、范围布置给学生。这样,学生除了认真学习课文外——因为这对习作直接有利,在日常生活和课外阅读中,还可以有意识地为作文做些准备,诸如作必要的重点观察,有选择地看书,摘录用得上的优美词句、句段等。接着,在老师的指导下,用两节作文课时间进行写作行文,规定学生当堂把文章“赶”出来(“毛驴不骑不行,文章不逼不行”)。然后,在老师指导下,认真修改。不妨就像苏联教学大纲规定的程序那样,让学生把草稿读三遍、改三遍:第一遍,默读修改内容;第二遍,仍默读斟酌词句;第三遍,轻声读润色修改。在自改的基础上,也可以进行相互改、小组改等其他形式。最后,誊清交老师批阅。(发表于1989年第8期《小学教学研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