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农村一怪现象:人情味越来越淡,请客送礼却五花八门

 粤海画苑 2022-10-21 发布于广东

疫情期间失业,回了趟农村老家,碰到三场请客送礼的事。

突然发现,收入虽然在减少,人情往来的名目和支出却不断在增加。

甚至,有些泛滥。

文章图片1

因为礼金,亲姐弟发生争议。

我是一名农村八零后,父母是六零后。

在他们出生的那个年代,由于对生育几乎没有什么计划和避孕措施,再加上重男轻女思想的影响,家家户户普遍人丁兴旺。

我爸有兄弟姐妹六个,我妈有五个。

他们那一辈人,如今已慢慢老去和离去。而到了我们这一代,大多开始成家就业,对他们的习惯和习俗已慢慢渐行渐远。

文章图片2

图片源于网络,侵权必删

10月2号,我爸妈要去给我大姨父姨妈祝寿,之前大表姐过来接客,说是过整生。

我大舅、二舅会从武汉赶回来。之前我妈和他们在电话里商量过送礼事宜。

我妈的意思是送八百。

一开始我以为就我姨父一个人过生日,八百也不少了。

我大舅二舅的意思是送一千。

谁知我妈很生气,说这样的亲兄弟姐妹,一千怎么行?

我很纳闷:这不是还加了两百吗?怎么反而不行?

文章图片3

我妈怒斥我:是他们一人八百。

哦!原来,姨父姨妈一起过生日。

我很震惊,一人八百,两人不就是一千六吗?这礼送得可不轻啊!

但是,我两位舅舅认为一千就可以了。

文章图片4

图片源于网络,侵权必删

我妈跟他们解释说,大姐和姐夫只生了五个女儿,也都出嫁了。这么多年也没请过客收过礼。你们的儿子从考学到结婚生子甚至孙子满月抓周,他哪一次少过你们?

我觉得也有些道理,我妈还挺大度的。

但是,我大舅二舅不接受我妈的提议。

文章图片5

我妈很郁闷:两位舅舅的子女早在武汉买车买房了,他们自己收入也不低,怎么对自己的亲姐姐家这么抠抠索索?

最后拗不过,为了不引起矛盾,我妈妥协了,送礼一千二。

大表姐来接客的时候,是用一百的红包,吃完饭回礼的时候,又是一百的红包。

相当于三家,一家一千。

文章图片6

这个礼数,对我妈而言,可能不太满意,因为她一向对自己的兄弟姐妹都非常舍得;对我两位远离家乡多年的舅舅来说,可能已经顶天了,因为他们注重现实。

文章图片7

关系越扯越远,礼金越送越多。

10月5号,村里一家孩子考上大学请客。

十六年前,我们高考结束的时候,除了考上一本重点大学的家庭会请客收礼外,考上二本的根本不好意思,三本更别提了。

最近三四年,村里孩子考个普通大学三百多分的,居然也到处张罗,接一些亲朋好友吃席。更有甚者,考上重点高中也请。

文章图片8

实际上,我们两家关系也就一般,他是我隔了很多代的堂哥。

我每次回老家,基本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除了在自己家里上下楼走动,哪都不愿意去。

所以,我对村里很多人都是点头之交。

文章图片9

图片源于网络,侵权必删

倒是我妈喜欢热情,性格大大咧咧的。有时候在门口吃个饭,笑起声来几乎半个村都听得见。

在我们这个家庭,我妈的家教家风就是:人情来了,砸锅卖铁也得上。从小到大,不知道说过多少遍。

文章图片10

图片源于网络,侵权必删

因为我考大学的时候,没有请客。所以我问我妈这次准备随多少?

她说:“三百。”

我说:“两百不就够了吗?”

谁知她翻了我一眼,郑重其事地说道:“你以为现在的农村还像以前。以前关系一般的有个小礼都是送鸡蛋面条,大礼三五十的也不算少,现在行情不一样了!”

我很无语,这水涨船高得也太快了吧!

文章图片11

图片源于网络,侵权必删

文章图片12

图片源于网络,侵权必删

请客名目五花八门,哭笑不得。

10月7号,我三姑妈的小儿子在武汉买了台小轿车,打电话叫过去热闹一下。

出发的时候,我妈居然拿了一个红包。

我问她:“不是叫过去吃个便饭热闹一下吗?”

我妈居然把我教育了一顿:“我的傻儿啊!你以为叫过去热闹就是简单的热闹一下啊!”

文章图片13

最后在镇上餐馆吃的,一共两桌。我妈送了三百红包,还买了一卷鞭炮。

我真是无语了!

你买个车又不是买个房,用得着还特意请个客收个礼吗?

想起网络上的一个段子:家里母猪下崽了是不是要搞个庆典?种的白菜开花了是不是办个酒席?

文章图片14

画风突变,变了味农村人情

我们童年的时候,一群小屁孩从村头到村北到处疯到处闹,大人们端着茶吃着饭到处串门聊天,时不时地亲戚走动,一片和睦热闹。

文章图片15

那时候大家都穷,都很淳朴,没有攀比,没有物质化,请客送礼也是略备薄酒,礼轻情义重。

如今农村酒'席送礼有种攀比之风,还有些人不嫌事大,专门爱打听别人送礼多少,然后添油加醋的妄加评论。

更有甚者,以各种莫名其妙的事由请客。

文章图片16

图片源于网络,侵权必删

人情似纸张张薄,世事如棋局局新。

如今,农村楼房越建越高,屋与屋的距离越来越近,人与人的心却越来越远。

村里的留守老人大多还能聊到一块,还能相互帮衬,还能做到远亲不如近邻。

文章图片17

而至于我们这些下一辈们,除了逢年过节一起吃个饭,平时也很少有来往。

即使在同一个城市,也几乎没联系,各忙各的,各扫门前雪。

以前的亲戚都是亲人,现在有的亲戚说难听点儿,就是有点儿血缘关系的路人。

文章图片18

到不了城市,回不去农村。

近些年,农村物质发展越来越好,请客送礼之风却越来越重,人情味越来越淡薄。

常常想起九十年代毛阿敏一首经典老歌《渴望》:心中渴望真诚的生活,谁能告诉我是对还是错,问询南来北往的客……

文章图片19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