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方今用:张锡纯的活络效灵丹可调治19种病症a

 幸运草wrh 2022-10-21 发布于黑龙江

1.肩关节周围炎
肩关节周围炎,又称五十肩、冻结肩、漏肩风、粘连性关节囊炎等。它是肩关节的关节囊和关节周围软组织发生的一种范围较广的无菌性炎症。本病病因为各种炎症,如冈上肌腱炎、肱二头肌腱炎、肩峰下肩囊炎等;肩部创伤;疾病使肩部长期固定不动;50岁以后激素代谢水平下降;慢性劳损;感受风、寒、湿邪等各种原因造成肩部肌腱、肌肉、关节囊、滑囊、韧带充血水肿,炎症细胞浸润,组织液渗出而形成疤痕,造成肩周组织挛缩,肩关节滑囊、关节软骨间粘连,肩周软组织广泛粘连,造成关节疼痛,关节活动明显受限。本病主要临床表现为患肢肩关节疼痛,昼轻夜重,活动受限,手臂上举、外展、外旋、后伸等动作均受限制,局部按压出现广泛性压痛。若由外伤诱发者,则伤后肩关节功能迟迟不恢复,且肩周疼痛持续不愈。日久肩关节、甚至上肢肌肉出现废用性萎缩。 ,祖国医学认为本病属'痹证'、'肩凝证'、'漏肩风'、'肩背痛'等范畴。多由气血不足,营卫不固,风、寒、湿之邪侵袭肩部经络,致使筋脉收引,气血运行不畅而成;或因外伤劳损,经络滞涩所致。祛风散寒,疏筋通络,活血化瘀为其主要治法。活络效灵丹是常用处方之一。


活络效灵丹加减:当归15克,丹参15克,乳香15克,没药15克,片姜黄15克,桑枝10克,桂枝10克,白芥子10克。恶风寒明显者,加防风10克,羌活10克,细辛5克,制川乌10克;郁而化热者,加生石膏24克,忍冬藤18克,秦艽10克;关节周围粘连较重者,加白芍30克,炙甘草10克,鸡血藤30克。


(1)根据《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1998,(4):221,萧守贵报道:采用活络效灵丹治疗肩周炎1例效果显著。处方:当归30克,丹参30克,乳香6克,没药9克,片姜黄6克,桂枝6克。每服药后加强活动患肢,如此治疗月余渐愈。在运用该方时,主张乳香、没药生用,但由于其含挥发油,煎服气味浓烈难闻,且服后易引起恶心、呕吐,最好能研细末装胶囊内送服,一般以4~6克为宜。


(2)根据《宜春医专学报》,1998,10(1):22,王宜昌等报道:采用活络效灵丹治疗肩周炎1例,疗效显著。方用活络效灵丹合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当归15克,丹参15克,络石藤15克,制乳香12克,制没药12克,黄芪30克,威灵仙10克,羌活10克,赤芍10克,制乌6克,桂枝6克,鸡血藤20克,炙甘草5克。水煎服,日1剂。服药6剂后诸症明显减轻,守上方再服5剂,右肩疼痛大有好转,继守上方加桑寄生15克,共服药20余剂,自觉症状消失,肩关节活动自如。


(3)根据《湖南中医杂志》,1994,10(5):37,陈维报道:采用活络效灵丹治疗肩周炎1例,收效显著。处方:当归12克,丹参12克,乳香7克,没药7克,川芎6克,片姜黄10克,桑枝12克,防风10克,秦艽10克,甘草5克,5剂,水煎服。服后,肩痛明显减轻,但仍不能抬举。效不更方,继服21剂后,疼痛消失,诸症全除,随访半年未见复发。


(4)根据《辽宁中医学院学报》,1999,1(2):102,刘咏报道:采用活络效灵丹治疗肩关节周围炎1例。处方:当归15克,丹参15克,乳香15克,没药15克,羌活12克,姜黄10克,桂枝10克,蜈蚣2条,干姜9克,甘草6克。每日1剂,水煎服,早晚分服。共服12剂而愈。

2.坐骨神经痛
坐骨神经痛是一种主要表现为沿坐骨神经走行及其分布区即臀部、大小腿后外侧和足外侧部的阵发性或持续性的疼痛,一般多为单侧,男性多见,尤以成年人为多。坐骨神经痛为周围神经系统常见疾病之一,可由很多原因引起,一般可分为原发性坐骨神经痛和继发性坐骨神经痛两种。原发性坐骨神经痛即坐骨神经炎,临床较少见。继发性坐骨神经痛多见,可由脊椎病变、椎管内病变、盆腔内病变、骨和关节疾病、糖尿病及臀部药物注射的位置不当等引起。本病常可影响或严重影响工作和学习。


根据本病的主要症状疼痛、麻木、乏力等,一般可归属于中医的'痹证'范畴,有些还归属于中医的'痛证'与''痿证'。证型有风寒、风湿、寒湿化热、气滞血瘀、痰瘀阻络之分。活络效灵丹为气滞血瘀型的常用处方之一。


活络效灵丹加减:当归15克,丹参15克,制乳香15克,制没药15克,独活12克,牛膝12克,威灵仙10克,杜仲15克,鸡血藤30克。


遇冷加重,阴雨天明显,舌苔白腻者,加肉桂3~5克,制附子10克(先煎30分钟),薏苡仁30克,木瓜10克;其痛如刺,舌质紫暗者,加元胡10克,地鳖虫10克;大便秘结者,加大黄6克(后下);腰膝酸软,遇劳则甚,舌淡白,脉沉细者,加巴戟天12克,熟地24克,狗脊12克,补骨脂12克。


(1)根据《广西中医药》,1994,17(3):11,唐乾利等报道:活络效灵丹为主加味主治疗坐骨神经痛44例,治愈30例,好转1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处方:当归15克,丹参15克,制乳香9克,制没药9克,桂枝12克,威灵仙20克,防风10克,制附子10克(先煎1小时),川芎10克,大枣10克。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用。寒重,加川乌;湿重,加苍术、薏苡仁、独活;风盛,加羌活、麻黄;阴血不足,加熟地黄、阿胶、鸡血藤;阳气不足,加干姜、杜仲,桂枝易为肉桂;疼痛日久,可酌加地龙、蜈蚣、全蝎;若属热痹或热象明显者,去附子,加石膏、知母、忍冬藤。


(2)根据《吉林中医药》,1997,(2):10,魏茂春等报道:活络效灵丹合芍药甘草汤治疗坐骨神经痛119例,治愈89例,治愈率为74.8%。处方:当归15克,丹参24克,乳香8克,没药8克,黄芪30克,牛膝15克,鸡血藤30克,白芍40克,甘草9克。每日1剂,水煎取300毫升,服。疼痛剧烈者,加红花、桃仁、延胡索,重用白芍;遇阴雨冷天加重者,加川乌、草乌、苍术、防己;腰痛明显者,加续断、桑寄生、狗脊;兼肢体麻木者,加威灵仙、丝瓜络、伸筋草;胃弱食少者,加焦三仙、鸡内金。


(3)根据《宜春医专学报》,1998,10(1):22,王宜昌等报道:活络效灵丹加味治疗坐骨神经痛1例。处方:当归15克,丹参15克,制乳香15克,制没药15克,秦艽12克,川牛膝12克,白芍10克,桑枝10克,制川乌5克,忍冬藤18克,鸡血藤18克,五加皮20克。疼痛明显减轻,下肢活动便利后,去制鸟,加地龙10克,薏苡仁15克。水煎服,每日1剂。16剂而愈。


(4)根据《辽宁中医学院学报》,1999,1(2):102,刘咏报道:采用活络效灵丹治疗坐骨神经痛1例。处方:当归15克,丹参15克,乳香15克,没药15克,独活12克,秦艽12克,威灵仙12克,川牛膝12克,杜仲15克,续断15克,细辛3克,桂枝6克。每日1剂,水煎服,早晚分服。共服20余剂而愈。

3.腰椎骨质增生
腰椎骨质增生症,亦称腰椎肥大性脊椎炎、腰椎退行性脊椎炎、腰椎老年性脊椎炎和腰椎骨关节病等。其特点是关节软骨的退行性变,并在椎体边缘有骨赘形成。退行性变发生在椎体、椎间盘和椎问关节。椎体边缘的唇形变或骨赘形成,是中年以上腰痛患者在X线片上常见病理现象,也是本症的诊断依据。本病多见于中老年人,是一种生理性保护性改变,可以增加脊椎的稳定性,代替软组织限制椎间盘的突出,所以一般无症状。但有的患者出现慢性腰痛,多是由于脊椎的退行性变使各椎骨之间稳定性受到破坏,是韧带、关节囊和神经纤维组织受到过度牵拉或挤压的结果。


腰椎骨质增生症依症状表现属中医'腰痛'及'痹证'范畴,其基本病机为久痛入络,血脉瘀阻,病久累及肾或复受外邪致虚实夹杂之证,治疗当以活血化瘀,通络止痛为主。活络效灵丹是常用处方之一。


活络效灵丹加减:当归15克,丹参15克,制乳香15克,制没药15克,威灵仙10克,白芥子15克,骨碎补15克,杜仲12克,木瓜10克。


寒湿者,加制川乌10克(先煎1小时),独活12克,薏苡仁30克;风寒者,加独活10克,细辛6克,秦艽10克,防风10克;肝。肾不足者,加续断12克,熟地18克,狗脊15克,桑寄生15克;肾阳虚者,加制附子10克,鹿角霜10克,淫羊藿10克;日久痛甚者,加地鳖虫6克,蜈蚣2条,地龙10克。


(1)根据《四中医》,1997,15(10):33,王仁群报道:
益督活络效灵丹加味治疗腰椎骨质增生55例,痊愈46例,好转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3%。一般用药5~6个疗程,1个疗程7天。处方:活络效灵丹合益督丸加味:炒杜仲15克,续断15克,菟丝子15克,鹿衔草15克,生乳香10克,生没药10克,鹿角霜10克(烊化),怀山药20克,枸杞20克,炒穿山甲6克,地鳖虫6克,三七6克(研面冲服)。风寒者,加独活10克,秦艽10克,防风10克;寒湿者,加独活10克,仙茅10克,薏苡仁20克;湿热者,加黄柏20克,薏苡仁20克,防己10克;痛甚者,加制马钱子1~3克(研面冲服),元胡10克,白芍20克,或制川乌,制草乌等;偏肾阳虚者,加巴戟天10克,淫羊藿10克,制川附片10克,或合金匮肾气丸;肾阴虚者,加山茱萸20克,熟地20克,龟板15克,或合六味地黄丸;下肢痛者, 牛膝20克,威灵仙15克,木瓜15克;下肢痉挛抽筋而癖者,加蚕沙10克,伸筋草10克,生龙骨20克;筋软无力者加南五加皮15克,狗脊15克,桑寄生15克。水煎,日1剂分3次服,黄酒或白酒少许为引。药渣加透骨草50克,紫草11克,川椒5克,陈醋适量,蒸热,布包,外敷局部,每日1剂。


(2)根据《实用中西医结合杂志》,1997,(2):164,罗玉箨报道:活络效灵丹治疗腰椎退行性脊椎炎57例,临床治愈3:例,好转23例,无效2例,治疗时间最长80天,最短6天,耳均32天。处方:当归10克,丹参15克,乳香6克,没药6克杜仲10克,威灵仙10克,木瓜10克,独活10克。偏于湿热加苍术、黄柏、薏苡仁、石楠叶;偏于寒湿,加制乌、桂枝细辛、伸筋草;肝肾不足者,加桑寄生、续断、狗脊;经久不煎者,加地龙、土鳖虫、蜈蚣,或配合理疗,甚则配合静脉滴注套方丹参液,每次20~30毫升,每日1次,2周为1个疗程。


(3)根据《宜春医专学报》,1998,10(1):22,王宜昌鲁报道:活络效灵丹加味治疗腰椎增生1例。处方:当归15克丹参15克,桑寄生15克,制乳香12克,制没药12克,续断1克,杜仲12克,菟丝子10克,全蝎6克,甘草3克。腰痛明直减轻后,加威灵仙12克,肉苁蓉10克。共服10剂,腰痛消失


4.颈椎病
颈椎病,或称颈椎骨关节炎、增生性颈椎炎、颈神经根综{征等,是一种颈脊柱的退行性疾病。是因颈椎长期劳损,骨质士生,椎间盘突出,韧带增厚压迫脊髓、神经根和血液循环障碍丘致的综合征。通常在中年以后发病,40岁以上的病人约占80%男多于女。本病在临床上分型有颈型、神经根型、脊髓型、椎脉型、交感神经型、混合型等。临床表现:症状轻者为头、颈臂、手、上胸背、心前区疼痛或麻木、酸沉,放射性痛,头晕力,颈、肩、上肢及手感觉明显减退,有部分患者有明显的肌萎缩,重看会出现四肢瘫痪、截瘫、偏瘫、大小便失禁。


本病属中医学中的'痹证'、'眩晕'、'颈筋急'范畴,有风寒湿痹,气滞血瘀,痰湿阻络,气血亏虚,肝肾亏损等型。祛风胜湿,化瘀通络,补气养血,益肝补肾为其主要治法。均可以活络效灵丹加减化裁。


活络效灵丹加减:当归15克,丹参15克,乳香10克,没药10克,苍耳子10克,地鳖虫6克,白芍15克,炙甘草6克。风寒盛者,加羌活10克,防风10克,细辛6克;湿邪盛者,加苍术10克,薏苡仁30克;血瘀明显者,加桃仁10克,小白花蛇1条(研末冲服);痰湿阻络者,加白僵蚕10克,白芥子6克;气血亏虚者,加黄芪30克,党参18克;肝肾亏虚者,加杜仲10克,熟地24克,山萸肉12克,牛膝10克。


根据《中医正骨》,2000,(6):43,王国栋等报道:活络效灵丹加味治疗颈椎病89例,疗效观察,治愈67例,好转19例,未愈3例。处方:丹参15克,制乳香10克(布包),制没药1O克(布包),当归10克。风寒湿痹型,加羌活10克,桂枝6克;气滞血瘀型,加川芎10克,红花6克;痰湿阻络型,加僵蚕10克,半夏10克;气血亏虚型,加黄芪30克,党参15克;肝肾不足型,加山萸肉10克,牛膝15克。每日1剂,水煎服。


5.梨状肌损伤综合征
梨状肌起于第2、3、4骶骨前面,经坐骨大孔向外,止于股骨大粗隆内上方,是髋关节外旋肌。坐骨神经一般从梨状肌下缘出骨盆,在臀大肌下面降至大腿后面。由于坐骨神经经过梨状肌时有时有变异,或者梨状肌因急、慢性损伤,以致发生损伤性炎性改变。刺激或压迫该部位神经,而产生腰腿痛。患者多有肩扛重物或蹲、站,下肢扭伤或慢性劳损史。主诉腰臀部或一侧臀部疼痛或酸楚并向大腿后侧、小腿后外侧放射。偶有小腿外侧麻木,或腓总神经麻痹体征。患者在行走着力、大小便或重咳等增加腹压时,臀腿痛加重。腰部一般无明显畸形及椎旁压痛。患侧臀肌可有萎缩、松弛。梨状肌肌腹有弥漫性肿胀,多有压痛。直腿抬高试验60。以前疼痛明显,超过后疼痛反而减轻。主动下肢外展外旋时可引起坐骨神经痛。


本病属于中医'痹证'、'痿证'等范畴。临床上常见证型有风湿阻滞、气滞血瘀、痰瘀阻络、肾阳亏虚等。本方常用于治疗气滞血瘀及痰瘀阻络型。


活络效灵丹加减:当归15克,丹参30克,制乳香15克,制没药15克,元胡10克,芎15克,威灵仙10克,秦艽10克。


风湿盛者,加独活10克,木瓜10克,细辛6克;疼痛甚者,加白芍18克,炙甘草9克,蜈蚣2条,乌梢蛇10克;肾虚者,加熟地18克,山茱萸12克,炒山药12克,炒杜仲15克,桑寄生15克。


根据《湖北中医杂志》,2000,22(1):38,杜子辉报道:活络效灵丹加味治疗梨状肌损伤综合征69例,结果56例痊愈(症状完全消失,活动自如未复发),11例好转(症状基本消失,劳累后偶有发作),2例无效。处方:当归30克,丹参30克,制乳香10克,制没药10克。兼风湿者,加桂枝10克,木瓜10克,独活10克;梨状肌粘连严重者,加三七10克,地龙15克,蜈蚣2条;臀、腿部肌肉萎缩明显者,加白芍20克,女贞子30克。梨状肌粘连严重者,可辅以按摩及梨状肌闭孔封闭治疗。


6.臀上皮神经损伤
臀上皮神经是从腰1~3神经后支的外侧支发出。在劳动中,尤以旋转运动时易使其受损。临床表现为:一侧腰臀部刺痛、酸痛或撕裂样痛,可向同侧下肢放射至膝关节。腰部俯仰受限,起坐困难需人协助。在髂骨翼中点向下5厘米处有明显压痛,伴有麻胀感,串至膝关节,同时可触及一滚动的条状物。同侧环跳穴及臀上神经反应点(髂前上棘平行向后5厘米处)亦有压痛,但较轻微。


本症属中医'痹证'范畴,临床上常见风寒侵袭、瘀血阻滞、痰瘀阻络、肝肾阴虚、脾肾阳虚等证型。本方是治疗瘀血阻滞型的常用处方之一。


活络效灵丹加减:当归15克,丹参30克,制乳香15克,制没药15克,独活10克,元胡10克,鸡血藤30克,川牛膝10克。
疼痛明显者,加制川乌10克(先煎),炙甘草10克,蜈蚣2条,乌梢蛇10克;寒象明显者,加制附子10克(先煎),细辛6克,肉桂6克。


根据《湖北中医杂志》,1999,21(5):236,曾涛报道:活络效灵丹合芍药甘草汤配合手法治疗臀上皮神经损伤123例,治愈113例(腰臀痛消失,功能恢复,无反复发作);好转10例(腰臀痛减轻,劳累或弯腰时,臀部仍有牵拉痛)。处方:当归15克,威灵仙15克,丹参30克,乳香6克,没药6克,白芍12克,炙甘草12克。气滞瘀阻型,加田七末(冲)5克,姜黄12克,木瓜12克,路路通10克;气血不足型,加杜仲15克,怀牛膝15克,熟地15克,桑寄生20克.黄芪30克。每日 1剂,饭前1小时温服,6剂为1个疗程。


7.痛经
在行经前后或行经期间,/b腹及腰部疼痛,严重时伴有恶心呕吐,甚至昏厥,称为痛经。不因生殖器官器质性病变者称为原发性痛经,常发生于月经初潮后不久的未婚或未孕的年轻妇女;因生殖器官的器质性病变所引起者为继发性痛经,常见于子宫内膜异位症,急慢性盆腔炎或子宫颈狭窄。临床表现:大多出现于月经来潮后1~2天,常为下腹部阵发性绞痛,有时放射至阴道、肛门、腰部,绞痛常持续数小时,偶有1~2天者,严重时伴有恶心、呕吐、便秘、尿频或腹泻,剧痛时可见面色苍白,手足冰冷.头面冷汗,甚至昏厥,当经血通畅后上述症状渐消。


祖国医学称此病为'行经腹痛'、'经前腹痛'、'经后腹痛'。临床上有气滞血瘀,寒湿凝滞,气血两虚,肝肾亏损等型。活络效灵丹是气滞血瘀型的常用方之一。
· 活络效灵丹加减:丹参15克,当归15克,制乳香10克,制没药10克,益母草10克,白芍15克,炙甘草5克。


经血有黑血块者,加桃仁10克,红花10克,香附10克;腹冷喜按者,加肉桂6克,吴茱英10克,小茴香6克;气血亏损者,加党参15克,黄芪18克,白术15克,炒山药15克;肝肾亏损者仲10克,补骨脂10克,熟地15克,山萸肉15克。
(1)根据《江苏中医》,1994,(10):37,郭丽娟报道:活络效灵丹加味治疗痛经1例收效显著。处方:全当归10克,丹参10克,制乳香10克,制没药10克,。桃仁10克,赤芍10克,肉桂4克,川芎4克,水煎服,日1剂。嘱其每月月经来潮前5天服5剂,连服6个月,痛经痊愈。


(2)根据《江苏中医》,1995,(8):36,王滨报道:活络效灵丹加味治疗痛经1例收效显著。处方:全当归12克,丹参15克,制乳香10克,制没药10克,益母草15克,川芎10克,桃仁10克,红花10克,青皮10克,制附子10克,乌药10克,延胡索10克,炒川楝子10克,炙甘草5克,水煎服,在月经来潮前3天开始服药,每日1剂,分2次服至经净停药,调治4个月经周期,痛经未再复发。


8.宫外孕
正常妊娠时,受精卵着床于子宫体腔内腔。当受精卵于子宫体腔以外着床,称异位妊娠,习称宫外孕。本病是妇产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若不及时诊断和积极抢救,可危及生命。异位妊娠的发病率近年上升趋势明显,其中以输卵管妊娠最为常见,占异位妊娠的95%左右。本病的发生与输卵管手术,输卵管炎症,放置宫内节育器,输卵管发育不良或功能异常以及受精卵游走等因素有关。主要临床表现为腹痛,停经,阴道流血,晕厥,休克以及腹部包块。腹腔内出血较多时,呈贫血貌。下腹有明显压痛,尤以患侧为著,但腹肌紧张轻微。宫颈举痛或摇摆痛明显,将宫颈轻微上抬或向左右摇动时引起剧烈疼痛。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测定,超声,阴道后穹窿穿刺,腹腔镜检查及子宫内膜病理检查等可协助诊断。


本病应属中医'瘕积'、'瘀血'范畴。妇人以血为主,妇科病症多居血分,七情刺激,六欲不节,损伤冲任,至胞络气血运行受阻,胎儿孕育胞宫之外。治疗关键在于活血化瘀及阻止孕胎的发育。活络效灵丹为本病主方之一。


活络效灵丹加减:当归15克,丹参10克,乳香10克,没药10克,天花粉30克,蜈蚣2条,益母草10克,三棱10克,莪术10克。
气郁明显者,可加陈皮10克,香附10克,乌药15克。


根据《北京医科大学学报》,1994,(2):158,袁巍等报道:活络效灵丹加味治疗宫外孕50例临床观察,痊愈16例,显效30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2%。处方:丹参15克,当归10克,乳香8克,没药8克,蜈蚣2条,天花粉15~30克,牛膝10克,坤草12克,香附10克。每剂水煎2次,约500毫升,每日分2次服。结果用药1周后血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明显下降。50例患者服药前检查血中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均在400~2000毫单位/毫升。降至正常范围(<100毫单位/毫升)时问,最长18天,最短12天,平均15天。


9.慢性盆腔炎
女性内生殖器官及其周围结缔组织、盆腔腹膜的慢性炎症称慢性盆腔炎。是妇科的常见病。现代医学认为本病由急性盆腔炎未能彻底治愈,病程迁延所致。本病炎症可以局限于一个部位,也可几个部位同时发病。常由于久治不愈,反复发作,而影响妇女身心健康,给病人造成较长时期的痛苦。临床表现:反复发作的下腹痛,腹痛,直肠不适,性交痛,分泌物、白带增多,痛经、月经过多。临床体征包括盆腔检查时的触痛和不同程度的附件增厚或肿胀。如果存在盆腔脓肿,应行阴道后穹窿切开引流术,若输卵管一卵巢脓肿破裂有时可能需行急症开腹术。


本病属于中医'月经不调'、'带下'、'癜积'、'不孕'的范畴,认为本病多由经期、产褥期或流产后不注意清洁卫生,病邪乘机侵袭所致。临床上有肾阳虚,湿热下注,肝肾阴虚,气血瘀滞之分。活络效灵丹为治疗气血瘀滞型的常用方之一。
活络效灵丹加减:当归15克,丹参15克,制乳香10克,制没药10克,川芎10克,桃仁10克,赤芍10克。


腹冷喜按者,加桂枝10克,肉桂6克,小茴香6克;湿热偏盛者,加薏苡仁30克,苍术10克,红藤15克,丹皮15克;肝肾阴亏者,加熟地15克,杜仲15克,山萸肉12克;肾阳虚者,加仙茅10克,仙灵脾10克,杜仲12克,肉桂6克,鹿角霜10克。


根据《湖南中医杂志》,1994,(5):37,陈维报道:活络效灵丹加味治疗慢性盆腔炎合并炎性包块1例,疗效显著。处方:当归12克,丹参12克,乳香6克,没药6克,延胡索10克,赤芍12克,桃仁9克,小茴香3克,红藤15克,丹皮15克,败酱草15克,蒲公英30克,甘草5克。5剂,水煎服,每日1剂。服上方15剂后,症状明显改善,腹痛减轻,包块有缩小。效不更方,原方再进10剂,自觉症状渐消失。原方加党参15克,黄芪15克,继服10剂,妇科检查,包块消失,仅有一增厚组织。继用丹栀逍遥散加减调理1个月,体重增加。1年后随诊,病愈禾复。


10.子宫肌瘤
子宫肌瘤是由于子宫平滑肌组织增生而形成的良性肿瘤,其中含有少量纤维结缔组织。是女性生殖道最常见的肿瘤,多见于中年妇女。根据大量尸体解剖检查,发现30岁以上妇女中20%有大小不等、单个或多个肌瘤存在。本病病因尚不明。但临床资料表明子宫肌瘤好发于生育年龄妇女,且可继续生长和发展,绝经后停止生长以至萎缩。提示子宫肌瘤的生长和发生与雌激素有关。按肌瘤的生长部位可分为宫颈和宫体部肌瘤,大多数为宫体部肌瘤。子宫肌瘤的临床表现常与肌瘤的生长部位、大小、生长速度等有关。常见月经改变,膀胱、输尿管、直肠的压迫症状,腹痛,阴道分泌物增多,不孕,贫血等症状。根据病史、症状和体征,一般典型的肌瘤诊断困难不大,有可疑时,可借助探针探测宫腔深度及方向,输卵管、子宫碘油造影,8超显像及内窥镜等检查协助诊断。常用激素或手术方法治疗。


本病属中医'瘢瘕'、'崩漏'范畴。临床上可分为痰瘀阻络、脾虚痰凝、脾肾阳虚、肝脾阴虚、肝郁气滞等证型。本方适用于痰瘀阻络型的治疗。
活络效灵丹加减:当归15克,丹参15克,制乳香15克,制没药15克,桃仁10克,桂枝10克,白芥子10克。


便秘者,加大黄6克(后下);热盛者,加丹皮15克,黄柏10克,胆星6克;伴气滞者,加香附10克,乌药10克,厚朴10克;寒象明显者,加吴茱萸10克,川椒6克。


根据《山西中医》,1997,13(3):29,周成功等报道:活络效灵丹治愈子宫肌瘤1例,收效显著。处方:当归15克,丹参15克,乳香15克,没药15克。每日1剂,水煎服。


11.阑尾炎
阑尾炎是外科急腹症中最常见的疾病。阑尾腔梗阻后并发感染是其基本病因。引起梗阻的原因有粪石、寄生虫、淋巴组织增生、肿瘤及其他病变。本病分单纯性阑尾炎、化脓性和坏疽穿孔性3种。临床表现:起病时常在上腹部或脐周疼痛,数小时后腹痛转移并固定于右下腹,伴有恶心、呕吐,腹泻或便秘,一般只有低热而无寒战,化脓性阑尾炎一般亦不超过38。高热多见于阑尾坏死、穿孔或已并发腹膜炎时。检查时右下腹出现腹肌紧张,压痛通常位于麦氏点。反跳痛,即手压下后突然抬起,疼痛更明显。腰大肌征阳性:即左侧卧位右下肢强力后伸,出现右下腹疼痛加剧。常在足三里与上巨虚穴之间有敏感压痛点。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增加,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


阑尾炎属中医'肠痈'范畴,其病因有气滞血瘀,蕴积化热,热胜肉腐为脓,治宜活血化瘀,解毒排脓,故选用活络效灵丹加味治疗。


活络效灵丹加减:当归10克,丹参10克,乳香10克,没药10克,桃仁10克,皂角刺10克,冬瓜仁15克,红藤15克,败酱草15克。
大便秘结不通者,加大黄10克,芒硝10克;热甚者,加栀子10克,连翘10克;慢性期,加薏苡仁30克,三棱10克,莪术10克。 '


(1)根据《实用医学杂志》,1996,(1):64,黄光隆报道:活络效灵丹治疗阑尾炎11例,痊愈10例,好转1例(因外出中断治疗)。处方:乳香15克,没药15克,当归15克,丹参15克,皂角刺10克,冬瓜仁15克,蒲公英30克,败酱草30克,川楝子12克,水煎服,每日1剂。热盛者,加连翘12克;大便于结者,加大黄10克;气虚体弱者,加黄芪15克,伤阴者,加麦冬10克,玄参12克,后期包块缩小,但质坚者,去蒲公英、败酱草,加三棱12克,鸡内金10克。


(2)根据《江西中医药》,1995年,(增刊):103,张宇享报道:白芍效灵丹治疗阑尾炎22例,全部治愈,其症状及体征全部消失,血象正常,其中服2剂愈者3例,服4剂愈者11例,服6剂愈者8例。处方为活络效灵丹中之丹参易茜草加大量白芍而成:白芍60~100克,当归15克,茜草15克,乳香15克,蒲公英30克,苦参15克,川楝子10克,生甘草10克,水煎服,日1剂,早晚饭前服。病情严重者可1日2剂。湿热重、便秘、高热、舌燥、苔黑者,加大黄10克,芒硝10克,桃仁20克;气虚体弱者,加黄芪15~50克。


12.痔疮肿痛
痔疮是肛门部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其病因与妊娠、分娩、便秘、腹泻多次、久坐等有关。痔一般原发于齿线上方,初期为痔静脉丛扩张,其表面粘膜无明显改变。继而因有炎症,粘膜可有充血、水肿,甚至糜烂,痔内结缔组织纤维增生。本病临床可分为内痔、外痔、混合痔等。其中血栓性外痔肛门肿痛剧烈,检查见肛管边缘有椭圆形小肿块,表面皮肤暗红,有明显触痛,也需做急症处理。


本病中9称为'痔疮',缶床常见证型有湿热内蕴,气血不调,瘀血阻滞等。本方适用于瘀血阻滞型。


活络效灵丹加减:当归15克,丹参15克,制乳香15克,制没药15克,槐花18克,地榆12克,生地12克。
湿热盛者,加瓜蒌15克,黄柏15克,枳壳10克;气血虚弱者,加黄芪30克,党参30克,白术18克,炙甘草6克。


根据《安徽中医临床杂志》,1998,10(5):288,李兆波等报道:加味活络效灵丹治疗痔疮肿痛280例,服药1个疗程治愈154例,占55%;好转126例,占45%;服药2个疗程治愈84例,占30%;服药3疗程,治愈42例,占15%。3个疗程全部治愈。处方:当归15克,丹参15克,生没药15克,生乳香15克,黄芩10克,槐花10克,地榆6克,生地15克,银花15克,鱼腥草15克。便秘者,加大黄5克,枳实10克;年老者,加何首乌15克,火麻仁10克;便血量多者,加仙鹤草12克,茜草12克,海螵蛸12克;口干者,加沙参12克,麦门冬12克;内痔脱出者,加升麻10克,黄芪15克。每日1剂,清水煎2次,早晚各服1次,3天为1个疗程。服药期间忌食辛辣热燥、饮酒等。


13.消化性溃疡
消化性溃疡亦称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是指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也可发生在食管下段,胃空肠吻合术后的吻合口周围及米克耳憩室。溃疡的形成和胃酸及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有关。95%以上位于胃和十二指肠。


十二指肠溃疡较胃溃疡多见,本病男多于女,发病年龄以青壮年多见。本病主要表现为上腹部疼痛,时发时止,疼痛主要为长期性和节律性,一般局限于上腹中央,多为钝痛或灼痛,且和饮食有关。胃溃疡疼痛常在饭后半小时发生,经1~2小时渐消失。


十二指肠溃疡常在饭后3~4小时发生,持续不断直至进食或服用制酸剂后缓解,一般在下午或夜间为重。随病情发展可出现恶心、呕吐、嗳气、反酸、流涎等症状。进一步可并发胃及十二指肠大量出血,幽门梗阻或穿孔等。胃溃疡迁延日久有癌变的可能。


本病属于中医学的'胃脘痛'、'心痛'、'吞酸'·、'嘈杂'等范畴。有寒邪客胃、肝气犯胃、肝胃郁热、气滞血瘀、胃阴不足、脾胃阳虚、饮食停滞之分。活络效灵丹是治疗血瘀型溃疡的常用方。
活络效灵丹加减:当归10克,丹参10克,乳香10克,没药10克,陈皮10克,白及20克,桃仁10克。
吞酸明显者,加乌贼骨20克,瓦楞子20克;寒热错综复杂,加半夏10克,黄连6克,吴茱萸6克;心烦口干者,加栀子10克,淡豆豉10克,石斛10克。


根据《中医药研究》,1996,(5):14,童家罗报道:活络效灵丹加味治疗血瘀型消化性溃疡89例,治愈43例,有效35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为87.6%。随访2年共63例,溃疡复发者23例,复发率为36.5%。处方:当归12克,丹参12克,制乳香8克,制没药8克,苏梗9克,八月札12克,赤芍12克,白及20克,甘草9克。嘈杂、吞酸者,加煅瓦楞子12克,乌贼骨20克,蒲公英20克,以制酸和胃;大便色黑者,加藕节炭15克,阿胶10克,三七粉5克(另吞服),以止血化瘀;心烦口干,便干,舌少津,属于胃阴不足者,加沙参10克,麦冬12克,生地15克,改赤芍为13芍12克;局部肠腺化生者,加山慈菇20克,半枝莲20克,龙葵15克,以化瘀解毒。4周为1个疗程。


14.深部静脉炎
深部静脉炎是发生在周围血管的肢体深部组织的感染性疾病。本病是由于感染病灶的细菌栓子随着血液循环被带到肌肉深部组织,或因手术创伤的应激反应、激素影响、血流滞缓等原因使周围血管持久地痉挛,影响血管壁本身的滋养血管,管壁因缺血而受损害,导致炎症反应和血栓形成发为本病。临床以疼痛、患肢发凉和感觉异常,皮肤色泽改变(苍白、潮红或发绀)为主要症状,严重者可发生坏疽或溃疡。


深部静脉炎属于中医的'流注'范畴,乃气滞血瘀、热毒壅盛所致。治疗应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清热凉血,活络效灵丹为其主方之一。
活络效灵丹加减:当归15克,丹参15克,乳香15克,没药15克,银花15克,牛膝10克,丹皮15克,白芍15克,三棱10克,莪术10克。
苔黄腻,湿热盛者,加苍术10克,黄柏15克,薏苡仁30克;疼痛甚者,加延胡索10克,白芷10克,穿山甲10克;下肢沉重无力甚者,加杜仲10克,桑寄生15克,补骨脂10克。


根据《河北中医》,1994,(6):18,赵淑惠等报道:加雹活络效灵丹内服外敷治疗深部静脉炎32例,痊愈23例,,显聱.5萄,有效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9%。处方:丹参?0克。,虿舀15克,乳香15克,没药15克,川芎9克,银花30克:.赤芍12克,穿山甲 克,枳壳9克,地龙9克,甘草6克。
袋中敷于患处,为保持热量使热力内透,外用塑科伸'巴袭、烫坏皮肤为度。凉后将药渣蒸热重复使用,1日敷5~6次。


15 带状疱疹系由病毒感染所致的一种皮肤病,其特点为成簇蛮疱,排列成带状,沿周围神经分布,常为单侧性并伴有神经痛.0羞岳蒜位常见于胸、腹、四肢及头面部等处。一年粤专均要烹病,但以春秋二季为多见。苡仁30克,茯苓10克。


根据《实用中西医结合杂志》,1997,(19):185,何彩云报道:活络效灵丹加味治疗蛇串疮83例,5天内痊愈者24例,10天内痊愈者31例,15天内痊愈者22例,18天内痊愈者6例,总有效率为100%。处方:丹参30克,当归12克,生乳香10克,生没药10克。肝火型,加栀子15克,柴胡6克,龙胆草10克。车前子10克,元胡10克,板蓝根30克,银花30克;脾湿盛,加薏苡仁30克,板蓝根30克,茯苓20克,炒白术10克,苍术10克,陈皮10克,厚朴12克,建曲15克;血瘀型,加板蓝根30克,茯苓20克,赤芍10克,柴胡10克,白术10克,香附10克,延胡索10克,桃仁10克,三七6克(研细分次冲服)。水煎服,每日1剂,分3次口服。


16.牙痛
牙痛是口腔科临床上最常见的症状,无论是牙齿本身的疾病,或牙周组织以及下颌骨的某些疾病,甚至神经疾患等都可表现为牙痛。临床上多系龋齿、根尖炎、牙髓炎、冠周炎、牙周炎、三叉神经痛等所致。临床表现:牙齿疼痛,咀嚼困难,遇冷、热、酸、甜等刺激,则疼痛加重,或伴龋齿,或兼牙龈肿胀、或有龈肉萎缩、牙齿松动,牙龈出血等症状。


本病祖国医学也称'牙齿痛'、'牙痛'或'齿痛',并认为,牙痛的病因虽多,但总结起来主要有风热、胃火、肾虚3类,久之致气滞血瘀。针对其病机,选用活络效灵丹,并加以具有清热解毒利湿功效的中药,往往取得较好的效果。
活络效灵丹加减:丹参15克,当归15克,生乳香15克,生没药15克,石膏30克,栀子10克,大黄6克。
风热盛者,加防风10克,连翘15克,白芷10克;肝火盛者,加龙胆草10克,黄芩10克;胃热盛者,加黄芩10克,黄连6克;虚火盛加黄柏10克,牛膝10克,麦门冬15克。


根据《时珍国医国药》,1999,(2):48,朱富虎报道:加味活络效灵丹治疗牙痛31例,痊愈18例,有效10例,无效3例,有效率93%。处方:丹参20克,当归20克(研细分次冲服),生乳香20克,生没药20克,连翘30克,大黄20克,蒲公英30克。水煎服,日1剂,分2次温服。


17.糖尿病性神经病变
糖尿病性神经病变中,以周围神经病变发病率最高,它可累及感觉、运动及自主神经,而以感觉神经受累为最常见,约有1/4的患者有疼痛或痛觉异常。其起病急缓各异,疼痛性质多样,严重程度不一,可间歇或持续性发作。下肢多于上肢,往往在夜间发作,但多项研究证实,微血管病变为其主要致病因素,糖尿病时,周围神经滋养血管的管壁出现基底膜增厚,血管内皮细胞增生,透明变性,糖蛋白沉积,管腔狭窄,血流受阻,以致引起局部缺血,从而导致神经病变。


本病属中医'痹证'范畴,多因气滞血瘀而致,其治疗应以活血化瘀,通络止痛为主要原则,活络效灵丹为其主方之一。活络效灵丹加减:丹参30克,当归15克,乳香15克,没药15克,三棱10克,莪术10克,桃仁10克,鸡血藤30克。偏上肢者,加桑枝10克,片姜黄6克;偏下肢者,加牛膝10克,独活10克,木瓜10克;气血虚弱者,加黄芪30克,党参15克;肝肾阴亏者,加山萸肉15克,熟地15克;阳虚者,加桂枝10克,制附子10克;痰瘀互结者,加白芥子10克,僵蚕10克,半夏10克,胆南星6克。


根据《江西中医药》,1999,(5):22,何刚报道:活络效灵丹加味治疗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21例,处方如下:当归15克,丹参30克,生乳香9克,生没药9克,川芎10克,全蝎6克,鸡血藤30克,威灵仙10克。气虚者,加黄芪、太子参;阴虚火旺者,加玄参、知母、地骨皮;阳虚者,加制附子、桂枝、细辛;湿热者,加苍术、黄柏、薏苡仁;痰阻者,加僵蚕、天南星、白芥子;筋脉挛急者,加木瓜、伸筋草、忍冬藤;下肢痛者,加川牛膝、桑寄生;上肢痛者,加桑枝、片姜黄。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治疗期间不改变原服用的降糖药种类及剂量,但停用其他镇痛药。肢体疼痛消失,3个月内无复发者为显效。肢体疼痛明显减轻,或疼痛基本消失,但不能维持3个月以上者为有效。结果:显效8例,有效10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85.71%。


18.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是指颈动脉或椎一基底动脉系统一过性供血不足,导致供血区的局灶性神经供血障碍,出现相应的症状及体征。病因及发病机制目前有微栓塞、血液动力学改变、颈部动脉受压等多种学说。临床表现:颈动脉型可表现为意识模糊、癫痫大发作或局限性发作,肢体麻木、单瘫、偏瘫同向偏盲、失语、失用、黑嗦性交叉性偏瘫等;椎动脉型可表现为眩晕、昏厥、猝倒、黑嗦、复视、视物变形、视野缺损、平衡障碍、球麻痹、遗忘、失认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特点为:①好发于50~70岁,男多于女。②发作突然,历时短暂,1次发作持续数秒至数小时,一般常为5~20分钟。③发作间期不留后遗症,但部分患者可有一些轻微体征,如偏瘫、眼震,角膜、咽壁和腱反射不对称,调视、辐辏反射障碍等。④常反复发作,每次发作时出现的局灶症状符合一定血管供应区的脑功能。椎一基底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复发频度较颈动脉系统为多。诊断:由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持续时间很短,多数病人就诊时已无症状及体征,诊断主要根据病史。


本病中医称之为'中风先兆',也有'小中风'、 '小中'、'小卒中'、'中风先期'之称。临床可分为肝阳上亢、气血亏虚、气滞血瘀、肝肾亏损等证型。治宜镇肝熄风,滋阴潜阳,益气养血,行气化瘀,滋肝益肾等治法。凡以气滞血瘀为主者可以活络效灵丹为主方治疗。
活络效灵丹加减:丹参30克,当归15克,乳香15克,没药15克,赤芍15克,川芎10克。
肝阳上亢,加天麻12克,钩藤12克,生代赭石30克,生龙骨15克,生牡蛎15克,生龟板15克,天门冬15克;气血亏虚,加黄芪30克,党参15克;气滞血瘀,加桃仁6克,红花6克,地龙9克;肝肾亏损,加山萸肉12克,杜仲12克,泽泻12克,山药15克,牛膝15克,茯苓15克,枸杞15克。


根据《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00,24(3):26,郦旦明报道:活络效灵丹为主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30例,结果1个疗程治愈16例,显效8例,有效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达93.3%。处方:当归15克,丹参30克,没药10克,乳香10克。肝阳上亢型,加天麻、钩藤等;痰浊中阻型,加半夏、白术等;气血亏虚型,加党参、黄芪等;瘀阻脑络型,加川芎、当归等。


19.高脂血症
血浆脂质中一种或多种成分的含量超过正常高限时称高脂血症。由于血浆脂质为脂溶性,必须与蛋白质结合为水溶性复合物而运转全身,所以高脂血症应称为高脂蛋白血症。临床上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原发性是由于脂质和脂蛋白代谢先天性缺陷以及某些环境因素(如饮食、营养、药物等)通过未知的机制引起的。可为家族性而且代表许多不同的变化。继发性者常继发于未控制的糖尿病、甲状腺机能减退症、肾病综合征、胰腺炎、肝内外胆管梗阻性疾病、慢性肝炎、脂肪肝、痛风、异常球蛋白血症、酒精中毒等,可能由于血浆中脂质和脂蛋白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代谢失常所致。本症临床表现不一,个体差异甚大。按世界卫生组织标准可分为5型:工型(高乳糜微粒血症)、11型(高113脂蛋白血症)、Ⅲ型(阔带型)、Ⅳ型(高前一脂蛋白血症)、V型(高前一脂蛋白血症及乳糜微粒血症)。本症的诊断主要靠实验室检查,其中最主要的是测定血胆固醇和甘油三脂。治疗包括饮食治疗和药物治疗。


高脂蛋白血症虽是现代医学的病名,但祖国医学对此病早有认识,病机多为本虚标实,本虚是指本脏虚,标实是有痰浊瘀血,与肝、脾、肾三脏关系最为密切。临床分为痰湿内阻、痰热壅实、脾肾阳虚、肝肾阴虚、肝郁脾虚、痰瘀交阻等6型。本方是痰瘀交阻型常用基本方之一。


活络效灵丹加减:丹参30克,当归15克,乳香15克,没药15克,半夏10克,瓜蒌15克,桃仁10克,红花10克。
痰浊盛者,加陈皮、胆南星、竹茹、白芥子、莱菔子;胸痛咳嗽者,加郁金、陈皮、贝母。


根据《中医药学报》,1999,(2).:10,贺福春等报道:活络效灵丹加味治疗高脂血症40例,显效(血脂3项均达正常范围,症状消失或有明显改善)8例;无效(2项以上均未达到正常范围)3例。处方:当归20克,何首乌20克,决明子20克,丹参20克,红花15克,桃仁15克,山楂15克,大黄10克,半夏10克,甘草10克。伴有心肌供血不足,可加重丹参及川芎用量;伴有胸闷、痰稠黄粘而多者,酌加瓜萎;伴有心烦、口苦、小便赤加莲子心、栀子、牡丹皮;伴有高血压,加夏枯草、野菊花、金银花;伴有胁肋部满闷或疼痛者,加郁金、川楝子、白芍等。每日1剂,分早、晚水煎服。每个疗程4周,应根据病情随证加减。
【方歌】
活络效灵主丹参,当归乳香没药存:瘢瘕积聚腹中痛,加减服用效堪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