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个意外之得​:用“笑法”治疗打嗝(顽固性呃逆)

 愿你有个好心情 2022-10-21 发布于江苏

中医书友会第3311期

每天一期,陪伴中医人成长

I导读:笑法治疗呃逆,非常有意思,作者解释的原理可能为喜则气散,使上逆之气散去,呃逆自然止住。你认可吗?不妨一起看下去。

—本文约1000字,预计阅读3分钟—

图片

笑法治呃逆
作者/杜灵芝

呃逆是指膈神经受到刺激而引起的膈神经不自主的痉挛性的收缩。常见于受寒(突然摄入冷饮、冷食、吸入冷空气等)后,或继发于消化系疾病,或手术后。

中医认为,脾胃虚寒或胃火上冲、食滞停饮、气郁不畅及年老气衰等原因,皆可造成气机逆乱而成呃逆。

其症状表现为呃逆连声,短促频繁,可持续数分钟乃至数小时、数天、数十天,严重者昼夜发作,胃腹胀满,十分痛苦。

  • 治疗呃逆的几类方法

《景岳全书》中有“致呃之由,总由气逆”之说。其病关键在于胃气不降,常以情绪波动,精神刺激及外界刺激为诱因,所以临床可遵循“制其神,令气易行”的经旨。临床常针刺内关、人中、膈俞、涌泉、止呃(攒竹与睛明连线的眶上缘处)这些有效止呃的穴位。古代还有从背后大叫一声,吓病人从而止呃者,因为恐则气下。 

这些方法都很有效,但在临床运用时会有很多意想不到的具体问题出现。

很多病人惧针,不配合。即使扎上针,快的5min,慢的30min以上才起效,病人及其家属不耐烦,对疗效产生影响。

还有用按摩穴位的方法,但对重病卧床,脑出血、脑梗死初期,不宜搬动的病人不好施治。

又比如从背后对病人施以惊吓,遇上对此方法不理解的病人会有反感,认为生病本来就不舒服,还要受惊吓,说不定呃逆止住了,却引发了医疗纠纷。

  • 意外之得:用“笑法”治疗呃逆

笔者有一次对一位卧床半月出现顽固性呃逆的病人施针,欲扎其背部膈俞穴,结果在为其撩开衣服的同时,手指不小心轻划过腋下皮肤(俗称痒痒肉处),病人不禁咯咯笑起来,笑完之后,周围人发现其呃逆止住了,再喝点温水,更觉舒坦。

究其,原理可能为喜则气散,使上逆之气散去,呃逆自然止住。

此后遇到这样的呃逆病人,手里虽然拿着针具,但不急于施治。先轻松的交谈,在适当的时候说上一个笑话,引得病人哈哈一笑,呃逆即可止住。或者嘱其家人,趁病人不注意时,挠其痒肉处,都可收奇效。

但对于病重、昏迷患者出现呃逆则另当别论,并且在施以这种方法时,应注意观察当时的气氛环境,病人家属的情绪,以免弄巧成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