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非遗剪纸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阅读美丽星空 2022-10-21 发布于山东

中国非遗剪纸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高英

(深圳国泰安教育技术有限公司,广东深圳518000)

【摘要】历久而祢新,剪纸文化在悠久的历史传承中不断实现新的创新。剪纸是中国古代劳动人 民从生活中获得灵感手工创造的艺术形式,因其自身独美价值而深受青睐。随着多元文化影响以 及人们的审美发生改变,剪纸文化的影响力日渐式微。因此,以创新推动剪纸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提高剪纸文化的影响力,使其以多样化形式融入到人们的生活之中势在必行。

【关键词】剪纸文化;传承发扬;艺术保护;创新应用

【中图分类号】J528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每逢春节喜庆之日,沿袭着祖辈传下的习俗,大街小巷、 家家户户的门窗上都会被剪纸装扮一新。通过红红火火、喜 气洋洋的装扮,人们的心也变得幸福起来,过节也有了年味。 剪纸以其独特的艺术文化,不仅装饰了人们的生活,还传承 了传统文化,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在日益现 代化的今天,剪纸文化仍然有极强的艺术表现力,充分融合 现代文化元素,创造出形式更加丰富,寓意更加深刻的剪纸 纹样,映射出当代中国人的社会生活与精神追求。但在剪纸 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上,一些剪纸纹样逐渐失传,消失于历史 的舞台之中,对剪纸文化,乃至于中国传统文化都是一个巨 大的损失。因此,我们应从剪纸艺术的文化内涵入手,推动 剪纸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发展。

一、文化内涵丰富的剪纸艺术

古代劳动人民将美好寓意融入剪纸艺术中,通过对剪纸 的裁剪加工,形成了极具观赏效果的剪纸文化,深受人民喜爱。 剪纸文化不仅具有艺术之美,同时也有着独特的文化美,是 古代劳动人民生活智慧的结晶,蕴含着十分丰富的文化内涵。

(一)中国民间文化剪纸的寓意与象征

中国传统剪纸艺术是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源远 流长,经久不衰,具有极深的文化底蕴。剪纸的纹样来源于人 民的生活,经过劳动人民的加工又高于生活,具有独特的艺 术气息。在传统文化中,不同的事物具有不同的寓意,人们 将这些事物镂刻到剪纸上,赋予其独特的寓意。如海边的人 们将妈祖镂刻到剪纸上,寓意着妈祖保佑出海捕鱼的人。内 陆人们则镂刻出佛像和观音,寓意着阖家平安。然而,家中有喜常常在剪纸上镂刻寓意喜庆、吉祥的纹样,结婚的人家 运用鸳鸯、比翼鸟等纹样,寓意夫妻恩爱。若剪纸上镂刻了瓜、 枣等纹样,则寓意着早生贵子。父母过寿,则会镂刻满堂富贵、 五福、寿星、桃子等纹样剪纸,寓意着老人寿比南山、子孙满堂。 剪纸的纹样体现人们的生活,寓意深刻,象征着人们对美好 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承载着传统文化的精髓。

(二)中国民间文化剪纸的类别与特色

劳动人民的智慧无穷无尽,他们取材于生活,又高于生 活,将生活中的民俗、神话故事、历史人物、节气创作成一 张张形象生动的剪纸。从剪纸的应用来看,其种类主要有四中: (1)装饰用剪纸,此类剪纸以突出喜庆为主。如过年时所贴 的窗花,多以寓意吉祥或戏曲故事的纹样为主,如京剧中的 脸谱窗花。(2)人物剪纸。人物剪纸取材于神话传说、历史 演义,具有浓厚的地方文化、民族文化色彩。如回族剪纸作 品《开出一朵牡丹来》,便是取材于回族姑娘结婚时的场景, 形象地表达出“扯脸”这一回族特色仪式。3.花鸟动物剪纸。

这一类的剪纸种类最多,取材也较为丰富,能够适用于不同 地区和不同风俗,如遇到羊年,便可以剪出“三阳开泰”“吉 祥如意”等剪纸。

(三)中国传统文化剪纸的巧与美

剪纸创作反映了劳动人民的心灵手巧,剪纸造型优美, 有极强的表现力。常见的剪纸表现手法有剪纸、刻纸、撕纸等。 在剪纸时先是剪出纹样的大致结构,然后以形似的方式表现 出人物、花鸟动物。为形成特殊的艺术效果,也会使用阴刻、 阳刻与线条组合,形成对比突出轮廓,提高剪纸作品的艺术 造型之美。

二、中国工艺剪纸的传承与发展

剪纸文化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对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但受多元文化及人们价值观念变化的 影响,剪纸文化在当代社会的影响日渐式微,许多有着悠久 历史的地方剪纸文化逐渐消失在历史长河中。为抢救和保护 剪纸文化,促进剪纸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不仅需要文化部门 的大力推动,更需要全社会的关注与支持,推动剪纸文化进 入课堂,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继承人。

(一)剪纸艺术的传承与发扬

创新是剪纸艺术发展的内在动力,剪纸文化的传承需要 具有创新精神的继承人。因此,首先对剪纸继承人培养要立 足于传统文化和艺术方面的培养,充实继承人的文化底蕴, 提高继承人对美的认知。而后,通过对剪纸纹样的研究,让 继承人寻找剪纸纹样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并深刻理解,为创 新纹样奠定基础。再者,要促进继承人对剪纸纹样和剪纸表 现手法的理解,通过反复练习掌握剪纸的技巧和方法,并在 此过程中增进其对于剪纸文化的感情。最后,鼓励剪纸继承 人大胆创新,与当代文化元素相融合,推陈出新,创新剪纸 表现方式和内涵。

(二)中国剪纸文化入校园

千年的文化艺术需要一代代人的传承,为促进剪纸文化 的传承,使更多的学生在学习中感知剪纸文化的艺术美,提 高学生对美的认知,就需要使剪纸文化扎根于学校的教育体 系中。因此在教学中,我会运用典型作品赏析启发学生发现 知识,培养学生的观察力与创造力,唤起学生对民间剪纸艺 术的热爱。其次,要在剪纸课堂中开展实践课程。实践是检 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通过开展实践教学,让学生在学习剪纸 的过程中,加深学生对剪纸文化的认知程度,使学生切实感 受到剪纸文化的艺术魅力所在。为了实现这些目标,我注重 在每堂课中培养学生全面的美术素质,即感受美、理解美、 鉴赏美和创造美等各方面综合能力。而在创造美表现美的活 动过程中尤其注重启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剪纸艺术与衍生品的创新与应用

剪纸艺术通过它本身特有的文化内涵与独特的艺术魅力, 在不同领域中有着广泛的用途,也推动着各领域的产品创新。 如产品包装设计、书籍装帧、服装设计等方面的创新,既赋 予了产品文化内涵,也提高了产品品质。

(一)剪纸艺术在包装设计上的应用创新

实用、简洁是现代产品包装设计的突出特点,实现了功 能性与艺术性的统一。剪纸艺术的文化内涵丰富,能够充分 满足现代包装设计对内在美的需要。因此,将剪纸艺术应用 到包装设计上,既能提升包装设计的古典韵味,向消费者传 递出厚重大气的特质,又能够充分利用剪纸的线条流畅、饱 满的特点,大大提高包装设计的灵活性,赋予产品设计以灵魂, 提高产品设计的水平。在应用剪纸文化时,并非单纯地将剪纸纹样镂刻到产品包装上,而是在剪纸文化的基础上推陈出 新,与现代文化元素相融合,创作出既有剪纸文化艺术特色, 又符合当代人们审美需要的产品包装。如在某茶叶的包装设 计上,以剪纸云纹元素为基础进行设计,提取云纹元素的部 分元素,再经过圆润和对称处理,形成了新的产品包装式样, 突出了该品牌茶叶的醇香。

(二)运用剪纸艺术创新书籍装帧

在书籍装帧设计中应用剪纸艺术,并非简单地书籍外形 设计,而是展现书籍的文化内涵与艺术性,向消费者传递艺 术美感。书籍的装帧方式多种多样,有胶装、线装等,无论 哪种装帧方式,都可以应用剪纸文化。其应用的主要方式是 在装帧时,选用剪纸文化的各类纹样。剪纸文化为书籍装帧 提供了丰富的纹样,如十二生肖、京剧人物、历史人物等。 选用剪纸纹样时,应根据图书的内容和文化内涵来选择。从 图书的文字、色彩、材质、图像多个方面进行创新。如《红 楼梦》的装帧设计使用“金陵十二钗”的剪纸,将剪纸所创 作的人物与现代书籍装帧相结合,既可突出书籍装帧的简约 大方,又可提高书籍装帧的文化品味与艺术气息,促进剪纸 文化的传承。

(三)运用剪纸艺术创新服装设计

镂空是剪纸常用的表现形式,具有极高的艺术鉴赏性。 将镂空技巧运用到服装设计上,可以赋予服饰以镂空特效, 彰显服饰别样之美,给人感官上的舒适。如某时装周中所 展示的服装,采用了镂空效果,在突出女性身材之美时, 传递着东方人文神秘之美与精湛的手工艺术技法。其次,运 用十二生肖是剪纸文化中常用的题材,可将十二生肖与服饰 设计相结合,设计出十二生肖主题的服饰。如在童装上使用 十二生肖题材,设计出鼠宝宝、牛宝宝、虎宝宝等服装,其 可爱的造型,独特的寓意,受到广大家长与儿童的喜爱。

四、结语

中国的剪纸艺术有上千年的历史,可以说是劳动人民的 一部社会文化史,其独特的造型凝聚着精巧的构思,飞舞的 剪刀展现出细腻的记忆,方寸之间承载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 向往。剪纸艺术影响着一代代中国人,在日新月异的现代社 会中,除需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剪纸传承人外,还需结合现 代社会的实际应用进行创新演绎,传承非遗文化,弘扬剪纸 艺术。

作者简介:高英(1980-),女,汉族,河北人,本科,深圳国泰安 教育技术有限公司首席产品设计师,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中青委委员, 研究方向:工艺美术理论及艺术设计教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