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0年打不破的紧凑级细分市场圈层,对两款车例外

 新锐汽车观察 2022-10-21 发布于广东

1

紧凑级轿车细分市场,是一个很传统的市场,能在这个市场卖得不错的车型,大部分早早就确定了市场地位。老牌的车型占着销量排名位置不动,新的车型也上不去。

几款明星车型,随便倒手指都可以数得出来,朗逸、轩逸、桑塔纳、速腾、卡罗拉、英朗等,这是月销2.5万俱乐部的圈层,再往下,1.5万辆-2.5万辆圈层,也很稳定,很难有新的竞争者闯入。

不过,最近有一个品牌例外,今年发起了对紧凑级轿车细分市场月销前15名的进攻,而且,最终打入这个竞争最激烈的顶级生态链的,不止一款车,而是两款。

这就是本田。此前有思域,新一代上市后,坐稳月销2万辆俱乐部;今年9月底亮相了新凌派,10月发布后,第一个月销量就冲上了17763辆,同比劲增77.6%,这是第二款将冲击月销2万的紧凑级车型。可以预见它在未来半年内,仍然会往前跨步。

紧凑级市场竞争的游戏规则,似乎对本田品牌不适用。在厮杀最激烈的市场,去抢夺强势品牌的份额,理论上最难做到,因为它背后需要超强体系能力的支撑,有超强的产品推出。

2

凌派已经在市场上卖了很多年,新一代的推出,才在根本上改变了外界对原来凌派的认知。

在试驾凌派后,媒体普遍的共识是,惊喜。在驾控感觉、动力等方面,似乎完全不是同一辆车的换代,而是一个新平台推出的新品。这种意料之外,大致来源于三个方面:一是外观;二是空间;三是动力总成。

上一代凌派和本田其他车型,外观上并没有多大的家族概念,很难感受到类形或者类神,原因可能是凌派的基因,更倾向于本土。

但新一代凌派一亮相,就被外界称为“小雅阁”,很明显,这一代凌派加强了和本田旗舰车型雅阁的融合,和雅阁更亲近。最近两代雅阁的颜值,被市场广泛认可,凌派设计风格向雅阁靠近,是非常合理的选择。

另一个意料之外是凌派的空间。在紧凑级细分市场,凌派的空间,很难有合资品牌竞争对手能做到。从轴距到实际空间设计,凌派在紧凑级轿车领域都可以称为“空间王”。

这也是被称为“小雅阁”的另一个原因,新一代凌派的空间,由于加长了轴距,空间设计合理,实际空间感,已经很接近B级车,甚至和一些空间设计感不是很强的品牌的B级车,几乎没有区别。

新一代凌派最大的变化是动力,换代后的凌派全系均搭载代号P10A3的1.0T涡轮增压发动机,其采用直列三缸结构,最大功率和扭矩分别达到了90kW/5500rpm与173N·m/2000-4500rpm,与之匹配的是CVT无级变速箱,并提供了S挡和L挡,ECON经济模式也并未缺席。

在试驾之前,媒体对于1.0T的表现有一些质疑,但试驾之后,发现无论是加速感,还是变速能力,凌派也都超出了预期。完全不像是1.0T能做到的,难怪有人说,买本田车,就是买发动机送车。本田发动机的表现,确实甩了竞争对手很远。

同时,涡轮增压搭配的CVT变速箱,也将这套动力系统的表现推向了一个更高的层级:完全没有加速迟滞感和顿挫感,开起来和自然吸气车型没有区别,但燃油经济性却有大幅度的提升。

凌派在产品力上提升,直接反应到了市场上,很明显,再过几个月,市场上的反响会更加直接。

3

思域是东风本田在紧凑级车型上的主力产品,也是紧凑级市场人气度很高的产品,新一代思域刚上市时,由于市场的声调很高,引起了大众、日产、丰田等一批在紧凑级车领域很强势的车企的警觉。

新一代思域在市场上已经证明了其产品力,而其品质,众筹汽车资讯也通过参观生产工厂,进行了复盘。

思域在东风Honda第二工厂生产,整个生产流程就像一部黑科技演示片。作为本田全球的标杆工厂,东风Honda第二工厂集众多先进的生产设备和行业领先的生产工艺于一身。东风Honda将人、机器与生产流程的结合作为关键,全面采用柔性化生产模式。目前,在同一生产线上,东风Honda已经实现轿车和SUV多种车型的混线生产。

大量应用工业机器人、自动化输送线、自动导引运输车等先进设备与技术,将数字化管理贯穿整个生产过程,使人、机器和生产流程实现智能互联,满足柔性化生产的需要。

东风Honda第二工厂的总装车间采用世界领先、国内首创的主搬送生产线,实现了门分装、输送、库存等生产流程的一体化推进,大大加快作业流程;全线还采用全球首创的自动升降台板,既实现车辆装配作业的高度灵活可调,还可满足多种车型混线生产的需要,有效增强了平台通用性。

为提升生产效率,东风Honda第二工厂还装备了数量众多的机器人。在工人的指引下,这些“大力士”们轻松抓取车门、轮胎和座椅等厚重部件,准确安装至整车身上。高效的自动化水平大幅提升了生产效率,据车间人员透露,平均50秒便有一辆整车下线。

据介绍,第二工厂年标准产能24万辆,思域、XR-V、杰德、竞瑞和哥瑞均在此生产。值得注意的是,东风Honda第三工厂将在2019年建成投产,一期产能为12万辆,届时东风Honda的年标准产能将超过60万辆,为2023年达成年销百万辆的目标,第三工厂可满足混合动力、插电式混合动力和纯电动车型的生产需求。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