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冯兴亚:接得住“寒冬”

 新锐汽车观察 2022-10-21 发布于广东

文/周开平

图/网络



站在广汽中心大楼的高处,隔江可以望到广州的地标广州塔。第二代传祺GS4就选在这里上市。
 “旗下公司车型上市,一般我连发布会都不太去参加,第二代传祺GS4上市,我要去站台。”11月15日,广汽总经理冯兴亚在广汽中心26楼会议室里聊天时说。
对新一代GS4,冯兴亚有特殊的期待。当天晚上,他欣然上台致辞。
对于此时此刻的广汽而言,旗下公司每年上市数十款车型,都比不上第二代传祺GS4重要。第二代传祺GS4上市当晚,不止是传祺内部,广汽旗下十几家公司的员工“朋友圈”,齐刷刷地进行了“霸屏”。
这是一个关键的时间节点和关键节点的一款关键车型。它可能是广汽经过整整一年的全面调整后的转折点,和广汽集团、广汽自主进入一个新时代的起点。
“2018年就开始调整,但真正全面的调整是2019年。调整的不是一个方面,而是全局。有一些调整已经完成,有些调整动作2020年会到位,特别产品开发。”冯兴亚说。
对于调整有多深,冯兴亚形容“动了手术、动了刀子”。此时,车市寒冬还在持续,明年的整体预期仍不乐观。冯兴亚也坦言,难!很难下决心,开会讨论了很多次。
但问题已经充分暴露,如果此时不动刀,就有可能积重难返,付出更惨重的代价。广汽传祺面临“要重新回到原点去看问题”的十字路口。
冯兴亚要面临的另一个难点在于,重构传祺的某些板块,就要要牵动整个广汽集团,牵一发而动全身。但车市寒冬就是一个很好的契机,是一个彻底改革的窗口期。
“还好有'两块田’的支撑,给了我们精神支柱。”冯兴亚说。广汽旗下的广本和广丰,是最近两年国内增长最快的合资公司之一。因此,冯兴亚可以对广汽传祺总经理张跃赛说:
“销量是结果,没有量,企业管理就会陷入混乱,但为量失去健康发展,量绝对要放弃。 
停不下来,压都不住
广汽传祺在2010年推出第一款车后,开启了极速狂奔模式。很多自主品牌在几年里被甩在背后,羡慕不已。
当时,外界给传祺造了一个词,叫传祺速度。广汽搞自主品牌,也成为汽车行业的传奇。
2016年,第一任总经理吴松调离时,传祺销量已经达到了37万辆,当年同比增长97%。传祺作为一家新生代车企,已经进入了自主品牌的中等规模行列。
进入郁俊时代的传祺继续狂奔,2017年,销量达到了50.86万辆。但2018年车市大形势扭转,整体上开始负增长。传祺通过年底压库,销量才超过上一年,达到53万辆。
企业在快速发展时,往往掩盖深层次的问题,这是一般规律。当外部环境出现巨变时,企业降速,问题就会被迫暴露,进入调整期,这也是一般规律。
 “我还是常务副总的时候,负责战略规划,集团下的目标和传祺报的目标差距很大的,压都压不住。”冯兴亚说。
对规模化的追求,是车企的现实目标。车企形成规模有规律可循:从35万辆,到50万辆,再到70、90万辆,就像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台阶没有半步,最好就是一步上一级。
传祺销量上到35万辆台阶的时候,产能已经严重不足,工厂每天加班加点干。后来又用35万辆的产能,干到了年销50万辆。
当时广汽内部很多人的想法是,上了50万辆,接下来就是70万辆了。所以,广汽快速拿下了吉奥的杭州工厂和中兴的宜昌工厂,以解决产能短缺的问题。
对于年度上报目标高于集团目标,传祺的说法也符合常理:如果没有这么大的量,等产能上来的时候,满足不了需要;没有那么大的量,保证不了资源,影响传祺的发展。
但2018年下半年整体市场开始负增长,自主品牌普遍进入“冬天”。传祺销量下滑明显。为了完成年度目标,传祺和其他车企一样,进行了压库。
后来,冯兴亚对压库进反思时说:“2018年库存建了那么多, 2019年又要全部吐出来。去年压,今年吐,(没有实际意义)。因为经销商承受不了,整个体系都会出问题。”
自主品牌在发展初期,普遍走过类似的弯路。吉利、比亚迪等车企,当年面临内外交困的形势,并不比传祺好。比亚迪的类似危机,大概出现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的2010年左右。
传祺在去年压库时,没有想到今年的汽车市场会更加严峻。今年最高的时候,传祺的库存达到7万辆,加上厂内库存,高达11万多辆。整个体系都承受了极大的压力。 
库存直接导致了经销商降价卖车,盈利能力下滑。最后的结果是,传祺的价格体系很难保证,销量也没上来。“中国消费者都是买涨不买跌,价格降了,市场认为你还会降。”
此时,传祺的主销车型第一代GS4,也已经进入生命周期末期,本来在终端市场保价就较难。经销商迫于压力,再一加码让利,量价都成了难题;
另一个导致传祺承受重要的原因是,国家要求快速切换到国六排放,超出了很多车企的预期。特别是自主品牌,升级难度相对更高,所需时间更长。广汽的技术路线,决定了其要一步过渡到国六B,而有些车企的技术路线有一个缓冲,可以先过渡到国六A。
“老实说,我认为是犯了经验主义,老是觉得在经济下滑的情况之下不会提前实施,可能会推到明年,没想到杀了回马枪,人算不如天算,这一块影响巨大。”冯兴亚说。
虽然有很多客观原因,祺在趋势判断上的落差,以及营销策略和应对方式上的问题,本质上还是体系的问题。如果改革应对得当,反而是一个很好的契机。
拿起“手术刀” 
汽车企业普遍规模大,产业链条长,产品周期长,需要各个环节紧密配合。所以,经营、发展最大的准则是跟着趋势跑,才能跑得省力。
无论是大众、丰田,还是宝马、奔驰,全球巨头都遵循这样一个规律:市场好的时候,甩开膀子跑,市场低迷的时候就做调整,构建内部体系。
冯兴亚深知顺势而为的重要性,尊重规律就是尊重常识,“逆市而动,我认为不是企业该有的态度。” 
都是调整,时机的选择和调整是否彻底,取决于态度。主动进行调整,往往在格局中占有主动权;被动调整可能面临巨大的损失。
而且,传祺到了必调不可的时候。“如果坚持2019年一年库存不降,产品结构不调整, GS3、GS4互相再打架,形势就会逼着你去调整。”冯兴亚说。
过去十年整体发展顺利,传祺更多的是光环,而非反思。传祺的产品结构较为密集,导致差异化不明显。特别是在终端市场,消费者难以区分两款车型,甚至销售人员都讲不清楚区别。
另一个调整方向是产品的设计。传祺曾是自主品牌造型的先锋,但造型也容易被学走,几年后优势就没了。再一次提出设计升级,对设计提出更高的要求,很迫切。
“明后两年面世的产品,就可能看得到效果。”冯兴亚说。
不过,传祺想要扳回一局,需要见效更快的应对措施。过高的库存,成为传祺跨向一下步的拦路虎。不理顺,就无法通过。
今年7月,张跃赛担任广汽乘用车总经理,传祺开始了为期四个月的清库存攻坚战。清库存的压力是巨大的,工厂产能、年度销量目标、舆论等等都得扛,现实与心理的双重煎熬。
但这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经销商不盈利,不盈利就服务不好,服务不好就影响品牌形象,后续的问题就会出来。这些事是不能做的,所以今年销量有目标,但也要控制。”冯兴亚说。
而且清理库存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库存是表象,本质上是销售体系和销售能力的问题,再往深一点是销售理念的问题。
清理库存后,传祺将销售体系的调整作为一个重要的方向,去构建营销能力。在传祺内部,制定了一个调整销售体系的“4×2+1”工程。
赶上市场好的时候,卖车容易,对营销能力的要求就低一些。经过十年发展后,传祺提出营销“补课”,提出要建设中国一流的营销团队。
推进者很清楚难点在哪里:所有变革要顺利推行下去,首先思想意识要统一,有坚定的目标。传祺推动营销体系变革,提出了“统一两大认识”:切服务于终端销售,一切服务于顾客粘性。
最近两年,自主品牌汽车持续低迷,被合资品牌压着打。深度思考自主品牌接下来往哪里走,是掌门人的必修课。
冯兴亚认为,提升产品力是常规路线,所有对手都在做,和合资品牌缩短差距需要时间。找到相对优势很关键:自主品牌具有优势,又可以短期内获得成效的是提升客户服务质量,提供特色服务。
“中国人容易接受新事物,企业搞服务模式创新也擅长。合资品牌目前做得比较好,但自主品牌未来可能会超越。”冯兴亚说。因此,传祺在全国提供了代步车8000台,供车主使用。这在国内是第一家。
要建立服务意识,最大的障碍还是思想。“车企巡视员认为经销商靠你活着,你给他产品让他卖,他靠你挣钱,那是把关系搞颠倒了。”冯兴亚说。
改革有两个维度,一个是有理论,一个是执行力。一家车企全国有几百家经销商店,提升执行力的关键其实是标准化和“懒人化”。传祺开始在全国终端店构建营销数字化体系和特色服务体系。将经销商店管理标准化,来提升销售能力和经销商店的盈利能力。
车企和经销商的关系是捆绑的,不去帮经销商盈利,车企销售能力永远改善不了。但今年自主品牌的现实是,“经销商店卖一辆亏一辆,卖得越多亏得越多,这就是现实。” 
市场本身的问题就摆在那里,负增长和存量竞争。大趋势无法改变,只能思想改变、路子改变,去适应。
自主品牌过去打游击战,一店一策,连店头销售都发挥自主灵动性,市场效果也不错。这是自主品牌在初期的独特竞争优势。但当规模大了之后,发现游击战缺少体系作战能力。
“自主品牌完全打游击不行,必须上正规军。但不打游击战也不现实,游击战和正规军结合,才有可能发挥自主品牌的比较优势,缩小和外资的差距。”冯兴亚说。
解决问题的“跷跷板”
传祺暴露的问题,是在某些层面上出现了失衡。
宏观层面,内部体系和市场,厂商和经销商,产销预期和现实;微观层面,产品结构和营销管理,产品和消费市场,出现错位。
今年,传祺的国六产品推出后,祺GM8和GM6销量上升很快。急切的问题又变成了供不应求。供需矛盾凸显出来。
“原来传祺对销售的管理是打包政策,一家经销商店,GM8多卖200台,GS4少卖200台,两个车型的任务可以扯平。”冯兴亚说。
这一销售政策最大的问题是,打包制严重削弱了不同车型的市场战略意图。GM8承担的企业战略责任,和GS4完全不一样。GM8代表了广汽的品牌形象,要保持价格稳定,保持经销商收益。但在任务体系下,经销商用GS4也可以代替GM8完成任务。
“我们实际没运用到产品销售组合策略,各个产品一样的政策,但供需又要保持平衡,导致了各是各的平衡,没有有机联系和综合考虑。”冯兴亚说。
从GS3到GM8,3系到8系列,传祺在售车型总共有9款。有些车型3000辆就达到了供需平衡,而有些车型要2万辆,如果不制定各自的供需平衡点,从生产到终端销售就会有误差。
后来,传祺采取了精细化制定任务。GM8和GM6从生产到销售的各个环节得以理顺。“GM6上个月订单已经,4600多台订单,也是超出了我们的预期。MPV这个新的领域明年肯定有新突破,这也是今年调整的重点。”冯兴亚说。
另一方面,冯兴亚提出了“营销金三角”理论,重构厂商、经销商和客户三者之间的关系。过去三者是直线关系,未来要打造成“三角关系”,三者间任何两方的沟通都是畅通的。
改革难就难在,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冯兴亚的方法论是不止面对传祺,由传祺折射出来的问题,需要到集团解决。
今年7月,广汽启动了机构改革,新设了整车事业本部、零部件事业本部、商贸事业本部等三个事业本部和金融业务本部、数据信息本部;并对原有部分机构设置及职能作了调整与优化,进一步充实和优化总部机构职能设置。
广汽高层曾多次举行内部会议,总结传祺发展的经验和教训。初期发展迅速的很大一个原因是,研发和产销分离。“只管吃饭,不管算账。好处就在于在研发的初期,保证研发快速上,跟得上。”冯兴亚说。
但后来面临的问题是,怎么保证研发部门研发的产品,能够满足消费需求,满足投入产出效果。“真的是两头难以兼顾,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在这种情况下,怎么去协调它?”冯兴亚说。
在广汽集团7月的机构改革中,特别成立了整车事业本部。目的是去找一条能够发挥研发、产销分离的好处,同时又能够减少研发、产销分离的弊端的路子。
传祺面临的另一对矛盾,也要由集团层面来解决。由于中美贸易战等国际形势的变化,传祺原来确定的最进入美国市场,其次是“一带一路”国家市场,最后是欧洲市场的国际化战略受阻。
而国际化必须长期投入,产出周期长。在原有架构下,传祺面临的问题是:国际化资源和国内资源如何分配。“国际化投多了,传祺的利润就会受到影响。不投,利润就更高;投了,利润就会受影响。”
这种状况不但让传祺做国内市场有包袱,而且做国际化也很难放手。在广汽的新一轮组织结构改革中,国际化板块独立出去,叫广乘国际,从投资法人主体上还是广汽乘用车的持股股东,但是上升为集团管理。 
人是第一生产力 
今年汽车市场下行的速度,几乎超出了所有主流车企集团的预期。
很多三线车企进入至暗时刻,有些甚至进入破产程序。大企业集团抗风险能力强,但销量下滑幅度也在扩大。今年前10个月,排名前十的企业集团销量下滑了8.5%,排名前三的企业集团销量下滑了8.8%。
广汽集团是大车企集团中下滑幅度最小的,但冯兴亚表示,做好了全年下滑5%的准备。
实际上,如果从相对层面来看,广汽近两年是在走上坡路。去年,广汽集团销量首次超过长安,车企集团中排名第五。
今年前10个月,广汽进一步甩开长安,和第四名的北汽,差距进一步缩小,仅为11万辆。也就是说,北汽平均每个月仅比广汽多卖1.1万辆,相当于合资公司一款畅销车型的销量。
广汽超过北汽成为第四,似乎已经在广汽高层好的时间表中。
很多人在问,广汽让座位重排的根源。归结到最后,最大的因素还是人。
最近十年,广汽培育出一大批中生代高管。从不到50岁就晋升至集团常务副总、总经理的冯兴亚,到一手缔造传祺的吴松,再到推动广本、广丰逆市上升的郑衡和李晖。这一波人,一同撑起了广汽过去的“黄金十年”。
同时,广汽集团内部新一波的悍将正在崛起,从传祺的张跃赛,到广汽新能源的古惠南、肖勇,再到广汽汇理的徐育林,广汽研究院院长王秋景,都是广汽一手培育的高管。他们既认同的广汽式思维,又有创新精神和冲劲,足够支撑起了广汽“十三五” 规划里的五大板块。
这一批高管里,普遍具有大格局和深思想。同时,又低调和务实。在某种程度上,这就是价值观的一个方面。反映到方法论上,就是冯兴亚所说的“慢思想、快行动”。这是广汽的底色。
还有一个层面,是广汽构建了相应的体制、机制,来挑选、发挥人才的灵动性。汽车行业普遍认同,广汽不仅是汽车国企中最市场化的车企,甚至在有很多方面,比汽车民企还开放。
广汽掌门人曾庆洪一手构建了广汽自内而外的整体风格。去年12月,广汽集团开始实施职业经理人制度,曾庆洪亲手为冯兴亚、吴松等五位集团高管颁发聘书。
在管理和激励机制上,广汽也以市场化为主导。“尽管我们是国有控股,但是还非常市场化,其中一点就是在薪酬收入、工资收入方面,每个人的工资收入、奖金是和业绩挂钩的。”冯兴亚说。
盯上海外2/3的蛋糕
调整后的传祺,势头开始向好。
第二代GS4上市,传祺进入新阶段:库存系数已经降到1.5的合理阶段,在这个过程中,体制、机制和营销都得以理顺。
一个符合现阶段市场和汽车消费的新体系,正在构建出下一个传祺。
从产品力到战略、打法,第二代GS4都意味着传祺一个新开始:第二代传祺GS4是全新升级的平台,从车型整体水平上看,有质的超越。同时,增加了很多新技术和新科技,比如车载微信。
在产品竞争力上,第二代GS4整车的装备价值厂商增加了1.3万元,但价格下降了1.3万元。也就是说,价值和性价比提升了接近2.6万元。
同时,传祺GS4是整个中国车市的明星车型,最高时月销量达到3万辆左右。产品力本身就已经获得市场认可,品牌也已经打出去了。
产品直接支撑了冯兴亚对传祺明年向好的判断:MPV系列和第二代传祺GS4,将是传祺继续向好的一个重要的支点。 
中期看,广汽储备了两种混合动力技术,将应用到传祺的产品上:一条是和丰田合作开发,用THS,走高端的混合动力路线;另一条是广汽完全自主的G-MC机电耦合系统,技术路线和本田混动类似。
广本和广丰的混合动力车型的销量,在2019年呈现出直线增长的态势。混动雅阁的月销量超过5000辆,单混动车型就相当于国内一个中等水平中高级车的整体销量。奥德赛锐·混动上市后,销量占比远超传统燃油版。
经过几年的培育,日系引领的混合动力车市场正在进入爆发期。广汽和丰田、本田合作多年,对混合动力技术和市场的认知很深刻,所以,从技术研发到产品布局,都比其他自主品牌早。
混合动力将有可能是传祺中长期技术的支撑。而两个技术路线产品的推出,可能会将传祺的产品力带上自主品牌的制高点,甚至相对于很多合资品牌,也有明显的优势。
“混合动力未来会成为和电动车并行的技术,要么是电动,要么是混动,中间有一部分会是插电式。”冯兴亚说。 
广汽的长远路线很清晰——电动和混动并行。广汽新能源独立两年后,今年推出两款纯电专属平台车型,市场和舆论的反响甚至超出了广汽集团高层的预期,迅速成为国内最受关注的纯电动车企。
混动和纯电动的技术,足够冯兴亚下一盘更大的棋。传祺的国际化路线进行调整后,冯兴亚思考的是,未来如何在全球市场找突破口。
“以前我们是把欧洲放在最后的,我现在给他们提了一个新的可能,要去做研究,我觉得欧洲市场有可能先行。”冯兴亚认为,中国的电动车已经全球领先,同时,欧洲人素质高、富裕、环保意识强。在市场和产品竞争力两个层面,都具有可行性。
从大格局来看,中国已经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未来可预期的时间内,将有可能成为第一大经济体。大趋势就是,中国在全球崛起,企业和产品也将在全球崛起。自主品牌走出去是必然的。
中国汽车市场占全球的1/3,全球还有更广阔的2/3的市场。去抢占全球市场,自主品牌才有可能走出一两家和中国国力、市场规模匹配的全球巨头。
除了产品竞争力,对全球大国关系、政治、经济、人文、法律法规格局的认知,以及全球化的管理能力,都是必备条件。广汽成立国际公司,更有动力和资源保障去探索一条新的路径。
冯兴亚想得很清楚,国际化这一步一定要走,只不过是快慢节奏把握的问题。“如果说'十三五’期间提出了国际化,寻求突破没有达到理想目标的话,'十四五’是一定要初见成效的。”


众筹汽车资讯已入驻:

|今日头条号|企鹅号|车家号|一点号|

|搜狐号|易车号|

您的转发、留言和点在看

都是我们写下去的动力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