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城记 | 绿绿的虎山

 xxjjsdt 2022-10-21 发布于江苏

图片

徐伟杰 摄

七月,闷热的夏季,蝉声清亮。虎山公园大门口的石牌坊下,几条长椅上坐着一些满头白发的老先生和老太太,他们各自摇着蒲扇,相互间有一搭没一搭地说着话。
  
对这样的画面,林大妈非常熟悉,她家就在虎山公园斜对面的老房子里,而她自己,守在这座公园门口已有30余年。早在1987年虎山公园正式开建之初,她便已经在这里摆小摊了,许多老城关人都认得她——那辆用来做买卖的小推车上,除了各种小零食,夏秋时节,还常常会有两个盖了薄板的大面盆,里面分别装着透明如玉的石莲糊和黑得清亮的青草糊,去虎山上纳凉的人,常喜欢把它们各舀一些在杯子里,加上蜂蜜、桂花,滴几滴薄荷,然后用小铜勺搅一搅,一杯清凉的饮品就做成了。
  
“公园刚开建那会儿,只有一条黄泥路通往上面,山脚下只有一座凉亭,是1983年建起来的,许多民间人士筹的款,亭刚建好的几年,亭外平台是一片黄泥地,地上生满了野草,堆满了乱石……”
  
这便是虎山公园最初的模样。
  
当年,她亲眼看着那些石匠坐在公园门口,“叮当叮当”,一点一点将五只惟妙惟肖的老虎雕刻出来,然后安放在虎山脚下。公园大门口的石牌坊、石老虎边上的石桥及假山,也都是那时候搭建起来的。没有先进的设备,所有建造公园所需的石块、黄沙、水泥等,只能依靠人工挑上去,或用骡子运上去,非常辛苦。渐渐的,高处,更高处,就有了二凉亭、三凉亭……直至五凉亭,山路上铺起了石块或石板,上山的路才不难走了。
  

图片

徐伟杰 摄

因为是温岭的第一座公园,加上不收门票,公园初建成的几年热闹非常,许多年轻人周末的时候,约会的地点除了电影院,便是在这里。每年的春秋季,小孩子们由老师带着,乘着车来或排着队步行过来,在山上玩捉迷藏,辨认各种植物,探究偶尔发现的树洞或蚁穴,看蓬蓬长尾的松鼠倏忽间从枝头跃过……尤其是1994年以后的几年,作为虎山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虎山儿童乐园正式建成投用,虎山公园迎来了最热闹的一段时光。
  
“那时候,公园门口常常停满了自行车,我们竞标了两个门口的摊位,随着季节的变化兜售一些小零食——西瓜也好,茶叶蛋也好,小面包也好,总是供不应求……”林大妈说,许多附近的居民也爱在清晨或黄昏来这里,在几个凉亭外的平地上进行各自的早锻炼。
  
而在虎山儿童乐园里,惯性滑车上,飞船处,生肖转盘那儿……总少不了孩子们的大笑或尖叫;溜冰场上,许多身影轻捷的年轻人,不满足于只在平地上耍酷,还会去“波浪”一样高低起伏的水泥地上操练一番,他们神情自若,舒展又回旋,似乎要飞起来。
  
直到后来锦屏公园开放,有了更新奇的游乐设施,虎山这边才冷清了下来。
  
两个摊位再不用像以前一样要和别人竞标了,生意自然也就一落千丈,如果下雨或下雪,来公园的人寥寥可数,生意冷冷清清,她甚至会不出摊。
  
再后来,虎山儿童乐园这边的小卖部随着乐园的关门而歇业。人潮退去之后,植物及自然的生灵渐渐占领了这里。如今再到园内,遇见的只是一个幽静的世界。密密层层的大树的枝叶,过滤了一切嘈杂的声音,只剩下鸟儿的清鸣、暗渠里淙淙的水声、偶尔吹动树梢的风息……与许多年前照片中的乐园景致截然不同。那座遗落了尖顶的城堡,由于时日长久,自下而上青藤遍布,等到六月里开出橙黄色的花,便知道那是凌霄。城堡下有一个园林式生活馆,紧闭的木门、镂空的灯,门上一块古色古香的木牌,上面写着“江湖99”。一间寂寞的屋子,遗世独立,终究是退出了江湖。

关于作者

图片

孙敏瑛 中国作协会员,著有个人散文集《一棵会开花的树》、小说集《暗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