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他在考场上让苏轼屈居第二,一卷楷书124字,拍出2.07亿元,差点被农妇用来引火!

 墨品书法网 2022-10-21 发布于北京

嘉佑元年(1056年)苏轼离川赴京参加科举考试,当时没有人知道这一次科考的考生,对大宋,乃至整个中华民族的历史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唐宋八大家之三,以及大儒程颢和程颐等诸多大家都在其中。

在这场考试当中,苏轼不幸屈居第二,而让他屈居第二的这个人,正是“唐宋八大家”中的另外一位:曾巩。

作为一位书法家,曾巩一生只留下了一件楷书作品《局事帖》,但是奠定自己的江湖地位,一件就足够了。

《局事帖》是曾巩写给友人的一封书信,原文只有124个字,20091122日,在北京保利夜场,拍出了1.08亿元。20165月15日,这件作品再次被拍卖,身价直接翻了一番,被华谊董事长王中军以2.07亿元的价格买下。

这件作品之前因为蒙尘,差点被农妇用来引火烧掉,幸亏被近代古书画鉴定专家张珩用10块银元买了下来,才得以保存。

《局事帖》成书于熙宁十年(1077年之前),当时曾巩大约50岁,书法已经完全成熟。

既然拍出两亿多的天价,曾巩这一字千金的《局事帖》到底好在哪里?

这件作品用笔极其精巧自然。比如从其中的“谢”、“议”等字当中,我们可以很明显地看出颜楷“横细竖粗”的特点。

同时,其中文字的结体非常精妙,每一个字都值得我们细细体会。比如其中的“实”字,宝盖头被缩得很小,“议”字的言字旁,上下左右的笔画都被位移了,最终达到了一种奇妙而新奇的平衡。

《局事帖》曾被众多名家收藏,著名的收藏家项元汴、安岐、曾燠等人的印鉴都在其上。

这卷楷书古拙而洒脱,灵动且精巧,既有唐人的精细,又有宋人的意趣,是既能奠定我们楷书字形之美,有能避免板滞之病的法书佳品。

我们将这件作品进行了1:1超高清的复刻,做到原作纤毫毕现,希望对您的抒发学习有所帮助。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