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美术提升:20世纪抽象艺术:抽象绘画的审美特点和发展

 轰隆艺术 2022-10-21 发布于广东

20世纪抽象艺术:抽象绘画的审美特点和发展。在很多当代艺术展上,很多人遇到过“尴尬”的艺术作品,画面歪斜,随意涂鸦或是方形,很多人并不理解这些奇怪的景象,认为这些画太过幼稚。

图片来源:当代后构成主义艺术家之一:赖智诚(Lai Zhicheng)热抽象阶段作品

如果我们想证明这些线条与你我画的不同,那实际上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因为我们永远无法对抽象艺术进行准确客观的分析。但对于一个从未接受过正规艺术教育的人来说,画这些抽象艺术画实际上是非常困难的。

因为两者之间确实有很多不同,他们在线条、构图和形状上的流畅度将大相径庭,正是因为他们的专业素质远远高于我们,成千上万的普通人成群结队地来到现代艺术博物馆欣赏瓦西里·坎丁斯基的抽象画。

赖智诚(Lai Zhicheng)热抽象阶段作品

他们的绘画使用了一些奇怪的形状和抽象的线条,因此我们可以在他的绘画中感受到某种意义和价值。我们可能直到现在才完全理解他们是如何实现这一目标的,他们所代表的抽象艺术流派一直是一个难以解释的谜。

赖智诚(Lai Zhicheng)作品

那么抽象艺术到底是什么?

简单地说,抽象艺术是指简化或完全抽象任何自然和真实物体图像的描述的艺术。抽象艺术是相对于具象艺术而言的,也可以称为非具象艺术。它的特点是缺乏具体的描述,但它使用共同的情感来表达绘画的概念。它的审美内容是以艺术家对某种形式的运用为基础的,线条、色彩和其他形式的组合或结构表达了艺术家的审美观念。

在中国古代,没有抽象艺术,但许多中国传统艺术有欣赏抽象美的传统。欣赏抽象美的行为、心理和特征在书法、歌剧、园林、家居和其他文化中普遍存在。古人欣赏中国书法、太湖石、大理石等园林中类似抽象形式的线条美,这源于中国道家哲学,这种审美取向与道家所倡导的虚无理论价值有关。

唐代书法高峰期创作的旷草艺术,以一种几乎已失传的书写风格,成为中国艺术中抽象美的代表。古代画家对魅力的追求和对非相似性的仰慕,体现了古代文人对类似抽象艺术的审美趣味。苏轼提倡绘画中的非相似性美,元代画家赞颂不求形状相似的无忧无虑的笔法。他们的理论主张表明,在中国古代视觉艺术中,对极端现实主义技巧的追求转向了对魅力和意义的表达方式的追求,导致了自满。

中国古代作家也很早就注意到对意义的追求。例如,魏晋南北朝著名诗人陶渊明在诗中说:

这里面有一个真正的意义,但一个想争论的人忘记了他的话。

他对词义区别的思考实际上意味着诗人在写诗时不可能完全表达自己的意思,所以只需要把自己的意思包括进去,让后人去猜测和想象。这种不透露太多艺术处理的做法可以被视为中国画空白处理的先例。

然而,在中国古代,毕竟没有真正的抽象艺术。作为西方现代社会发展的产物,抽象艺术的出现是现代艺术中一个非常突出的现象。其最突出的代表是西方抽象艺术作品,始于19世纪末,建立于20世纪初,盛行于20世纪40年代。

当代后构成主义艺术家之一:赖智诚(Lai Zhicheng)作品

在此期间,世界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美苏冷战时期工业科学技术的发展否定了传统思维,冲击了人们固有的认识和价值观。新哲学和新美学思潮解放了人类,造成了人们思维的混乱、分裂和矛盾。在革命的旗帜下,艺术失去了它一贯的标准。在这一时期,抽象艺术反映了人们极其复杂、丰富的思想感情和极其深刻的哲学思想。它表现了关系的扭曲,失去了关系的平衡,采用了荒谬的意义,抽象语言表达了他们的精神创伤和变态心理,以及他们对现实生活、个人主义和虚无主义的消极悲观和失望。

当代后构成主义艺术家之一:赖智诚(Lai Zhicheng)作品

抽象艺术作为立体主义和未来主义的延续和发展,是20世纪西方现代艺术逻辑发展的必然趋势。抽象艺术诞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俄罗斯,主要代表画家有俄罗斯的康定斯基、荷兰的蒙德里安、俄罗斯的马列维奇、美国的波洛克、瑞士的保罗·克里、罗马尼亚的布兰库西、法国的阿尔卑斯、英国的亨利·摩尔等。

康定斯基热抽象作品

俄罗斯的康定斯基是一位具有直觉和精神自由的艺术家。他是抽象绘画的代表人物。在他的作品《论艺术的精神》、《论形式的问题》、《关于具体的艺术》和《论点、线、面》中,他强调绘画的自律性和形式的独立表达价值,主张画家利用精神经验通过非具象形式传达世界的内心声音,他的艺术理论涉及抽象形式规则和审美意识,绘画中的音乐性,以及创作过程中的偶然性。

然而,他的理论也是片面的。他高估了抽象艺术的重要性和抽象形式的作用。他对抽象艺术的实践开创了西方抽象主义的先河。

康定斯基热抽象作品

康定斯基的主要代表作有《轻骑士》、《红黄蓝》、《即兴曲第30号》。其几何抽象画位于黑色正方形的中间,以简洁明了的几何形状构成画面中的一切。画中的真实场景已经转化为纯几何形式的符号,这些几何符号的构成也描述了图片的主体和内容。

蒙德里安冷抽象作品

1917年,荷兰出现了以风格派为中心的几何抽象主义绘画学派,因此得名。它的创始人是杜斯伯格和蒙德里安。设计师拒绝使用任何具体的元素,主张使用抽象的线条,以纯粹的几何形式来表达纯粹的精神。在抽象和简洁的口号下,文体家们倡导教学精神。蒙德里安从后印象派到立体派再到抽象创作,最初在平面上的水平线上添加垂直线以形成直角或矩形,并安排了原色,红、黄、蓝和灰。此后,作品中的线条和正方形数量逐渐减少,灰度被消除,图片的原色减少到一到两种。代表作品有百老汇爵士和《红与黑》。

马列维奇至上主义作品

康定斯基时代的另一位俄罗斯抽象画家马列维奇奇创造了抽象艺术的至高无上的纯粹感觉。至高无上是一种艺术思潮,致力于描述特定的客观形象、主观反应和视觉体验。1913年,他创作了白色背景上的黑色广场,这表明他把感觉作为造型艺术的最高概念。为了表达非对象,Marievich觉得他发明了一种极其简化的几何模型,即块模型。他创作的几何抽象绘画奠定了几何抽象的理论基础。他的代表作是《至高无上:白上加白》。他影响了俄罗斯建构主义、包豪斯设计教学和现代建筑的国际风格。

马列维奇至上主义作品

20世纪50年代,美国抽象表现主义兴起。作为一种艺术思潮,它没有统一的风格特征。他在艺术抽象性、直接目的性和潜意识自我表达方面继承了梵高到抽象现实主义的探索成果。他强调演员的目的自由和无目的性,并将创作行为提升到一个重要的位置。其中,有一些因素将创作者的行为作为艺术媒介。

抽象表现主义画家包括托比,他深受中国书法和印度印度艺术的影响。他用抽象的构图来用色彩表达深广的空间感。美国抽象表现主义艺术中最有影响力的画家是波洛克,他以动作画闻名。受印度沙画的启发,他用全身的动作来表达内心无法控制的意识和行动,这为后来的西方激进分子开创了先例。

抽象主义不仅表现在绘画中,也表现在雕塑中。罗马尼亚艺术家康斯坦丁·布朗库西和法国艺术家阿尔卑斯都擅长抽象雕塑。英国亨利·摩尔(Henry Moore)拓宽了雕塑的概念,以母性、人性和头像为主题,使他的雕塑具有人性的意义和抽象形式的审美意识,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和精神力量,他的雕刻技法具有原创执着、超越时空的特点,具有强烈的魅力。他的代表作有《三个倾斜的身体》,跨度变形很大,体积圆,线条流畅,魅力十足。

因此,抽象主义摆脱了原来物体和图像的相似外观,诉诸抽象的线条颜色符号来表达艺术家的情感。它可以直接影响观众的整体艺术感受,而不需要任何具体的形象。它具有西方现代主义社会鲜明的艺术特征,在艺术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抽象艺术的模糊性在于它缺乏明确的参照表达。每个读者对图片都有自己的理解,这大大提高了图片信息的容量。在抽象艺术领域,自由想象的空间是如此开放,这正是他的魅力所在。

通过梳理20世纪西方抽象艺术的发展历程,我们发现西方绘画抽象形式的演变是对古典绘画形式合理化的反映和变化。

我们都知道,古希腊人对平衡、对称和和谐等形式规则有着特殊的兴趣。文艺复兴时期,许多画家使用科学手段探索美丽的形式,并诉诸清晰的数学关系。皮耶罗·德拉·弗朗西斯卡(Piero Della Francesca)用精确的数据等数学专著撰写了《关于五个正确的人体》(On the Five Correct Human Bodies),并获得了文艺复兴时期大师们的梦想,即将科学的纯理性与艺术表现的诗意崇高结合起来。

当代后构成主义艺术家之一:赖智诚(Lai Zhicheng)作品

据此,古希腊和文艺复兴时期的画家们认为,为了获得理想的图像,必须使图像的构成比符合理想的数比关系,或者使图像的组成符合理想的几何顺序。这样,画家就必须主观地、有目的地总结、减少甚至改变特定的对象及其关系。因此,理性介入绘画,在一定程度上疏离和背离了现实。

当代后构成主义艺术家之一:赖智诚(Lai Zhicheng)作品

然而,现代绘画的抽象性大大偏离了这一理性原则。因此,自19世纪下半叶以来,西方画家用来调节图像和构图的不再是一种数量关系,而是一种形式特征的经验心理体验。在画家的笔下,“形式理性”逐渐被“感性”所渗透。在他的《塞尚夫人》中,塞尚故意错开背景墙,以便在相同位置平衡左倾的人体。

在这里,当抽象性和代表性发生冲突时,他显然保护了前者。在这一时期,西方绘画逐渐开始消除形式的冷理性,同时将情感渗透其中,使抽象形式的形式合理化得到丰富和发展,主要表现在情感色彩和情感线条上。

色彩的情感化是指色彩的配置和组合,用于表达一些直观的感觉和情感,而不是模仿西方绘画中特定对象的现实。色彩的情感化不是色彩本身,而是由色彩构成的表达情感的色调。印象派画家尽力捕捉瞬间的色彩变化,用色彩描绘出绚丽的色彩,营造出一种氛围,从内心深处表达画家对自然的热爱。从那时起,画家们通过在屏幕上构建颜色进一步表达了他们的内心感受。他们试图加强语气中的一些颜色,以表达强烈的感情和兴奋。因此,“加强色彩”是构成色调的基本手段。看看梵高的《向日葵》,我们可以看到他用了多么明亮和强烈的色彩来表达他对生命的热爱。

热抽象艺术家康定斯基作品

线条的情感化,是指在西方绘画中,线条不仅仅是简单地勾画自然物体的外形,而是主要用以表达主体的内心感受。康定斯基说:“线产生于运动,而且产生于点自身隐藏的绝对静止被破坏之后。”(康定斯基《论艺术的精神》)线是运动的,是有方向性的。线的方向不同能产生截然不同的感受,如水平线感觉宁静,上升线感觉欢乐,下降线感觉忧郁等,另外,线的不同外形也能给人不同感受,几何曲线有女性感、弹性感,波状线有情绪起伏的不稳定感等。从张力来看,线条更是含力欲发。如德库宁的《女人体》,粗壮而富有弹性的线,大有使其内在张力超越极点之势,使画面形成潜在的紧张感。

后现代构成主义抽象艺术家之一:赖智诚(Lai Zhicheng)作品

因此,我们可以说,抽象艺术的本质是什么?

那就是形式。在抽象艺术中,形式是主题,因为其形式体现了它最内在的本质,是永恒的艺术。抽象艺术不是一门简单的艺术。如果没有洞察艺术最内在的本质,没有艺术家与艺术之间那种排除了其他一切的联系,那么抽象艺术就是不可能的。抽象艺术不受任何既定方向的支配。因此,对于当代意识形态来说,抽象艺术就意味着艺术彻底的自由和最终的解放。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