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61岁英国男子,按装人工心脏后,没有脉搏和心跳,又多活了7年

 四季视野 2022-10-21 发布于北京

2000年,医生对61岁的彼得严肃道:“你的情况很糟,或许只有几周的时间了,不如试试人工心脏。”手术成功后,没有心跳和脉搏的他,能爬山,能演讲,但他却说,自己失去了重要的东西:感情。



彼得是一名金发碧眼的心理医生,工作也很有意义,主要服务于生命垂危的病患,使其在生命的最后一刻,能够寻求到心理上的慰藉。不过,他既是一名医生,也是一名被病痛折磨了多年的心脏病患者。

按理说,鉴于彼得的职业性质,在寻医问诊、健康保健方面,相较于普通人而言有很大的优势。可是,事实却恰恰相反,他跟普通人一样,饱受扩张型心肌病的折磨,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严重。

到了2000年的时候,已经六十多岁的彼得,心脏功能更是陡转直下,走几步路,甚至是说几句话都会气喘吁吁,挥汗如雨。更要命的是,他晚上睡觉的时候不能平躺,只能保持着坐姿,要多难受有多难受。

从彼得的情况来看,普通的医疗手段已经难以奏效,要想续命只能进行心脏移植手术。可是,心脏供体本身就异常稀缺,即便是有了合适的供体,也会优先给年轻人使用,这样一来,基本上就等于给彼得判了死刑。

不过,就在他的病情不断恶化时,外科医生韦斯塔带来了一个鼓舞人心的好消息,美国科学家罗伯特·贾维克研制的“贾维克2000”人工心脏进入测试阶段,正在寻找志愿者,这可是个难得机会。

“贾维克2000”是一款改进型人工心脏,说白了就是在心脏里安装一个供血泵,通过持续稳定地向动脉注入血液,来完成身体的供血循环。


供血泵依靠电力驱动,总共有两种供电方式:一种是在后脑勺上安装了插座,可以与电源直接连接,这种方式主要是在睡觉的时候使用;一种是蓄电池供电,这种方式主要适用于户外活动或工作。

只不过,这种人工心脏有一个特点,就是由于工作方式不同,所以移植之后,虽然能够维系病患的生命,但是却感觉不到心跳和脉搏,犹如一个活着的电子人一样。

彼得经常在朋友和同事面前调侃,称自己是一名看惯了生死的心理医生,曾经为几百位生命垂危的病患做过心理疏导。可是这一次轮到自己身上的时候,心理上的那道坎却过不去了,手术之前异常恐惧和焦虑,整晚失眠更是常事。

2000年6月,绰绰不安的彼得被推进了手术室,进行了长达十一个小时的人工心脏移植手术。手术进行得非常成功,术后恢复得也很快,大概过了两周,他就能够自由活动,后来更是一发不可收拾,徒步远行、结伴登山,简直跟一个正常人一样。

有一次,他参加一个慈善游行,连走了144公里。但他毕竟不是普通人了,成为“电子人”的他,一刻也不能离开电池。

人工心脏是靠电力驱动的,一旦离开了电力供应就会发生危险。有一次,彼得就遇到了一件始料不及的突发状况,被小偷撤掉了身上的挎包,连带着后脑勺上的电源也给撤掉了。

没有了电力供应,彼得一下子就瘫倒在了地上。小偷本以为挎包里有什么好东西,一看是个电池盒子,线头还连着彼得的后脑勺,吓得扔在地上撒腿就跑。

庆幸的是,不远处的好心人及时出手相助,捡回了彼得的挎包又把电源给连上了,要不然彼得或许命就没了。



经过这次遭遇之后,彼得出门的时候格外小心,但是很快就又发现了一个很严重的问题。由于换了人工心脏之后,没有心跳和脉搏,他总觉得自己的性情好像变了一个人一样,越来越冷漠,对身边的亲人都没有什么感觉了。

彼得遗憾地说,“我感觉自己好像真的成为了一个冷血的、没有心的人,我的情绪不会有很大的幅度了。”

得知了彼得的情况之后,相关领域的很多专家进行了大讨论,纷纷提出了不同的见解。有的认为,性情的变化跟人工心脏没有关系,应该是术后创伤引起的精神抑郁。持有这种观点的主要代表,就是“贾维克2000”的发明人,罗伯特·贾维克博士。

也有的认为,心脏是具有情绪记忆的重要人体器官,而人工心脏是一块冷冰冰的金属,不具备情绪记忆的功能,所以移植之后人会变得越来越冷漠。持有这一观点的主要代表,有心脏数理研究专家罗琳·麦奎帝。

罗琳的结论,来自几起典型的临床报告。她曾对几位心脏移植手术的病患,进行了长期的追踪调查,结果发现,病人术后的性情变化,越来越像提供心脏的主人了。

虽然这个问题,直到现在还处于讨论阶段,还没有形成统一的结论。但彼得是幸运的,他后来又正常活了7年,于2007年去世。彼得是目前使用人工心脏活得最久的人。

其实,人工心脏的历史非常短。1969年才出现了第一台人工心脏植入手术。不过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工心脏的科研水平也在不断推进,将会有更多人受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