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零点有数:呼吁加快出台《个人信息保护法》配套措施

 零点有数 2022-10-21 发布于广东


本文字数:1995,阅读时长大约10分钟

【编者按】
2021年11月1日《个人信息保护法》正式开始实施,标志着我国个人信息保护步入新阶段。日前,零点有数在全国29个主要城市随机抽取3211位18-60岁年龄段的居民,利用答对交互平台考察了该法实施后个人信息保护状况的最新状况,并提出了四个建议,进一步推动《个人信息保护法》落地显效。本文经中国新闻网等主流媒体刊载。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应用算法、人工智能等数字化技术发展,个人信息和数据安全成为社会关注热点。2021年11月1日《个人信息保护法》正式开始实施,标志着我国个人信息保护步入新阶段。日前,零点有数在全国29个主要城市随机抽取3211位18-60岁年龄段的居民,利用答对交互平台考察了该法实施后个人信息保护状况的最新状况。

发现一:《个人信息保护法》居民关注度高,但满意度尚存较大提升空间本次调查显示,67.2%的公众关注该法,在12项“近年推进的具体公共政策和相关服务举措”中居第2位;但对《个人信息保护法》满意度在12项政策中排在第8位,百分制下的加权满意度得分为80.24分。因素重要性推导模型推导显示,《个人信息保护法》处于关注度较高、满意度较低的亟待改进区,显示立法出台使得个人信息保护更加有法可依也初见成效,但相关保护机制的建设与依法保护的成效尚未充分显现。

发现二:经济发达地区城市居民、高学历群体对个人信息保护的满意度偏低。个人信息保护满意度,与居民互联网使用经验、对个人信息的敏感程度与识别能力、居民维权意识等方面有直接关联。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城乡互联网普及率和细分群体互联网使用率差距均在不断缩小;下沉市场短视频使用率已超过一二线市场,网络视频和即时通信使用率与一二线市场持平。本次零点有数调查结果显示,居民对个人信息保护的满意度与城市经济发展状况有一定关系,一线、二线城市居民的满意度得分低于三线城市, 满意度得分分别为78.04分、79.70分和83.10分。个人背景信息如年龄、职业、收入等对居民满意度影响不大,但硕士及以上学历群体的满意度低于总体水平(76.45分vs.80.24分)。显示在整体经济社会程度发展较高、受教育程度较高的背景下,民众对个人信息保护的敏感度和期待要求都会更高,而对实施成效的评价也会更苛刻。

发现三:日常生活中可感知的个人信息泄露问题依然突出。第5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我国网络安全形势持续好转,遭遇个人信息泄露的网民比例有所下降,但仍处于较高水平(21.8%)。零点有数本次评价收集的语音意见VOC自动分析表明,在118位表达了具体意见的不满意居民中,有44.07%的居民称线上服务和数据服务的渗透性不断加强,其中夹带的个人信息泄露和被违规使用现象普遍存在,有13.56%的居民表示曾因个人信息泄露而遭电话骚扰,更有18.64%的居民直言自己遇到各种个人信息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从而导致自己增加了对网络服务、医疗服务、防疫服务、政务服务、金融服务等方面的疑虑。一些媒体中传播的利用信息和数据进行的违规操作案例也敲响了个人信息保护领域的警钟。

《个人信息保护法》出台后,相关部门已在积极开展一些工作,比如国家网信办发布《关于做好个人信息保护利用大数据支撑联防联控工作的通知》,修订《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信息服务管理规定》;工业和信息化部持续纵深推进侵害用户权益行为APP专项整治工作等等。

为进一步推动《个人信息保护法》落地显效,零点有数研究人员建议着力开展以下四个方面工作。

一是建立专门的个人信息保护监管机构,督促各部门制定并公布与其职能相关的个人信息保护配套措施,督导管理需要统筹协同的相关工作。

二是建立各行业各领域个人信息保护标准和监督机制,尤其是广受关注的快递、直播、新零售、金融、疫情防控、互联网服务平台等领域。

三是确立个人信息保护领域的公益诉讼机制,比如明确相关公益诉讼的立案标准、适当扩大公益诉讼原告范围等。

四是建立个人信息保护工作的全国统一信息发布窗口,比如依托国家层面平台建立个人信息保护工作子平台,实时公布相关配套规章等动态信息、提供各类专项整治行动检查结果的综合查询窗口、及时发布社会公众关注的重大事件的处理结果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